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轧机架状态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主离合器调整为闭合状态,并调整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测量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左侧辊缝初始值X和右侧辊缝初始值Y;b,反向旋转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m圈,测量此时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第一左侧辊缝值X1和第一右侧辊缝值Y1;c,继续反向旋转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m圈,测量此时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第二左侧辊缝值X2和第二右侧辊缝值Y2;d,正向旋转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2m圈,测量此时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第三左侧辊缝值X3和第三右侧辊缝值Y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轧机架状态快速检测方法,简单、快速,检测精度高,判定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热轧的连轧机组检测,更具体地,是一种用于检测连轧机架状态的。
技术介绍
在钢铁生产领域的热轧过程中,连轧机组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连轧机组中,连轧机架是最重要的轧制器具。连轧机的状态,对连轧精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成品钢管的壁厚影响较大。具体地,当连轧机状态不好时,钢管壁厚精度较差,有时甚至出现管壁收缩现象,这给轧制质量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为提高轧制质量,需要采用状态较好的连轧机架。连轧机架的状态是否良好,主要是通过其内部传动系统传动同步性和反向间隙指标来进行评价的。传动同步性是指传动系统进行相同输入量的操作后(例如旋转同样的圈数),传动系统的各个传动部分在位置上变化量是否相同,该变化量越小,说明传动同步性越好;而反向间隙是指传动系统分别正向输入(例如正向旋转一定圈数)以及反向输入相同变化量(例如反向旋转一定圈数)后,传动系统的各个传动部分在位置上与其初始位置的距离变化,该变化量越小,说明反向间隙指标越好。具体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是连轧机架的结构示意图。连轧机机架包括机架本体10 (参见图1)、设置于机架本体10内的传动系统20以及分别与该传动系统20相连接的上轧辊30和下轧辊40 (参见图2)。机架本体10为中空的整体浇注结构,在使用时将上轧辊30和下轧辊40装入机架本体10内,并分别与传动系统20相连接,然后再调整至理想位置时,即可上线使用。传动系统20包括外部驱动装置(图未示)、与该驱动装置相连接的传动输入机构21以及与该传动输入机构21相连接的主离合器22,当主离合器22处于闭合状态时,驱动装置可通过该传动输入机构21驱动上轧辊32和下轧辊34同步相向运动,当主离合器22处于松脱状态时,上轧辊30与传动输入机构脱离,驱动装置可通过该传动输入机构21仅驱动下轧辊40运动。更具体地,传动系统从功能而言,可分为左侧传动系统部分和右侧传动系统部分,由于上述主离合器的存在,左侧传动系统又可更具体地分为左侧上部传动系统和左侧下部传动系统,右侧传动系统可更具体地分为右侧上部传动系统和右侧下部传动系统。左侧上部传动系统和右侧上部传动系统之间可通过次级离合器23相联动,同样地,左侧下部传动系统和右侧下部传动系统通过次级离合器24相联动。对于上述四个传动系统部分中的每一个而言,以左侧上部传动系统为例,还进一步包括涡轮蜗杆25、压下丝杆26、测压头27等。在传动输入机构21、主离合器22、锥齿轮28、次级离合器23、涡轮蜗杆25、压下丝杆26和测压头27等多个部件的作用下,才能够实现对上轧辊左侧的调整。类似地,对于上轧辊右侧和下轧辊的左右侧也是如此。如此多的部件,由于磨损、制作误差度等原因,容易造成传动系统传动同步性较差,以及反向间隙指标过大,从而对轧制精度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判断传动系统的传动同步性,以及考量反向间隙指标在轧制前显得至关重要。在现有的传动系统状态判断中,如要实现精确判断,则需对连轧机架内传动系统的各个环节分别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方法耗时长、成本高、操作困难。因此,在实际轧制中,通常是根据连轧机架投入应用时间的长短来对状态进行评估的,即投用时间较短的机架就认为其状态较好,反之则认为其状态较差。但是该方法并无确切依据,因此误判率很高。因此,需要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对连轧机架状态进行检测的方法,以解决现有轧制过程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连轧机架状态检测判断中的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该连轧机架包括机架本体以及设置于该机架本体内的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分别连接有上轧辊和下轧辊,其中,所述传动系统包括驱动装置、与该驱动装置相连接的传动输入机构以及与该传动输入机构相连接的主离合器,当所述主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时,驱动装置可通过该传动输入机构驱动上轧辊和下轧辊同步相向运动,当所述主离合器处于松脱状态时,驱动装置可通过该传动输入机构仅驱动下轧辊运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主离合器调整为闭合状态,并调整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使上轧辊和下轧辊的中心辊缝距离调整至中心辊缝初始值,并测量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左侧辊缝初始值X和右侧辊缝初始值Y,其中所述中心辊缝初始值的范围为6-12mm ;b,反向旋转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m圈,测量此时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第一左侧辊缝值Xl和第一右侧辊缝值Yl,其中所述m为2-5的整数;C,继续反向旋转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m圈,测量此时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第二左侧辊缝值X2和第二右侧辊缝值Y2 ;d,正向旋转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2m圈,测量此时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第三左侧辊缝值X3和第三右侧辊缝值Y3 ;e,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左侧传动同步性评价值S1、左侧反向间隙评价值Cl、右侧传动同步性评价值S2以及右侧反向间隙评价值C2:SI = (X2-X1)-(Xl-X);Cl = X-X3 ;S2 = (Y2-Y1)-(Yl-Y);C2 = Y-Y3 ;f,将计算得出的S1、S2以及Cl、C2分别与预定的同步性参考值SO以及反向间隙参考值CO进行比较,判断机架传动系统中的左侧传动系统和右侧传动系统的同步性指标和反向间隙指标是否良好,其中,SO为0.1mm, CO为0.3mm,当SI的绝对值不大于SO时,判断为左侧传动系统的同步性指标良好,当S2的绝对值不大于SO时,判断为右侧传动系统的同步性指标良好,当Cl的绝对值不大于CO时,判断为左侧传动系统的反向间隙指标良好,当C2的绝对值不大于CO时,判断为右侧传动系统的反向间隙指标良好。优选地,在所述步骤a中,调整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使上轧辊和下轧辊的中心辊缝距离调整至中心辊缝初始值,包括:正向旋转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使所述上轧辊和下轧辊的中心辊缝的距离大于中心辊缝初始值;以及反向旋转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使所述上轧辊和下轧辊的中心距离为中心辊缝初始值。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另一种,该连轧机架包括机架本体以及设置于该机架本体内的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分别连接有上轧辊和下轧辊,其中,所述传动系统包括驱动装置、与该驱动装置相连接的传动输入机构以及与该传动输入机构相连接的主离合器,当所述主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时,驱动装置可通过该传动输入机构驱动上轧辊和下轧辊同时运动,当所述主离合器处于松脱状态时,驱动装置可通过该传动输入机构仅驱动下轧辊运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主离合器调整为闭合状态,并调整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使上轧辊和下轧辊的中心辊缝距离调整至中心辊缝初始值,并测量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左侧辊缝初始值X和右侧辊缝初始值Y,其中所述中心辊缝初始值的范围为6-12mm ;b,反向旋转 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m圈,测量此时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第一左侧辊缝值Xl和第一右侧辊缝值Yl,其中所述m为2-5的整数;C,继续反向旋转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m圈,测量此时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第二左侧辊缝值X2和第二右侧辊缝值Y2 ;d,正向旋转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2m圈,测量此时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第三左侧辊缝值X3和第三右侧辊缝值Y3 ;e,将所述主离合器调整为松脱状态,并调整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轧机架状态快速检测方法,该连轧机架包括机架本体以及设置于该机架本体内的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分别连接有上轧辊和下轧辊,其中,所述传动系统包括驱动装置、与该驱动装置相连接的传动输入机构以及与该传动输入机构相连接的主离合器,当所述主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时,驱动装置可通过该传动输入机构驱动上轧辊和下轧辊同步相向运动,当所述主离合器处于松脱状态时,驱动装置可通过该传动输入机构仅驱动下轧辊运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主离合器调整为闭合状态,并调整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使上轧辊和下轧辊的中心辊缝距离调整至中心辊缝初始值,并测量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左侧辊缝初始值X和右侧辊缝初始值Y,其中所述中心辊缝初始值的范围为6?12mm;b,反向旋转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m圈,测量此时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第一左侧辊缝值X1和第一右侧辊缝值Y1,其中所述m为2?5的整数;c,继续反向旋转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m圈,测量此时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第二左侧辊缝值X2和第二右侧辊缝值Y2;d,正向旋转所述传动输入机构的输入轴2m圈,测量此时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第三左侧辊缝值X3和第三右侧辊缝值Y3;e,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左侧传动同步性评价值S1、左侧反向间隙评价值C1、右侧传动同步性评价值S2以及右侧反向间隙评价值C2:S1=(X2?X1)?(X1?X);C1=X?X3;S2=(Y2?Y1)?(Y1?Y);C2=Y?Y3;f,将计算得出的S1、S2以及C1、C2分别与预定的同步性参考值S0以及反向间隙参考值C0进行比较,判断机架传动系统中的左侧传动系统和右侧传动系统的同步性指标和反向间隙指标是否良好,其中,S0为0.1mm,C0为0.3mm,当S1的绝对值不大于S0时,判断为左侧传动系统的同步性指标良好,当S2的绝对值不大于S0时,判断为右侧传动系统的同步性指标良好,当C1的绝对值不大于C0时,判断为左侧传动系统的反向间隙指标良好,当C2的绝对值不大于C0时,判断为右侧传动系统的反向间隙指标良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华,薛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