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纳米药物颗粒与纳米药物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4174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纳米药物颗粒与纳米药物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为聚乙二醇与改性葡聚糖连接形成的两嵌段聚合物,所述改性葡聚糖由葡聚糖通过二硫键与氨基连接形成。这种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带正电,带负电药物通过静电作用络合于该载体上,在还原环境下,带正电的氨基与葡聚糖分离,从而使得带负电药物在靶点快速释放,发挥药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纳米药物载体通常是指可以负载一种或多种药物的具有纳米级尺寸的体系。由于其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兼有比表面积大、易于表面修饰等优点,因此在药物传输、控释方面具有诸多优越性。通常纳米药物载体有脂质体、聚合物胶束、树枝状聚合物、碳纳米管、量子点等多种形式。其中聚合物胶束由于其制备简单、结构稳定、所用材料易于降解等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纳米药物载体除了对药物具有良好包载性能的同时,还需要在靶点实现对药物的良好控制释放。传统的释放一般是通过被动扩散来实现的,但是,为了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有时需要药物到达靶点后迅速释放,从而提高药物在靶点部位的局部浓度。因而,刺激响应释放体系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包括还原响应、pH响应、酶响应和温度响应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使药物在靶点迅速释放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进一步,提供一种使用该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还提供一种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种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为聚乙二醇与改性葡聚糖连接形成的两嵌段聚合物,所述改性葡聚糖由葡聚糖通过二硫键与氨基连接形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乙二醇与所述改性葡聚糖的质量比为1:广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T5000,所述改性葡聚糖的分子量为6000。一种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包括带负电药物及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其中,所述改性葡聚糖与所述带负电药物形成内核,所述聚乙二醇位于所述内核的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负电药物选自吲哚菁绿及改性顺钼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的粒径为100纳米 200纳米。在其中一个实 施例中,所述带负电药物与所述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的质量比为 0.05 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改性葡聚糖形成交联网络的戊二醛。一种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制剂,包括超纯水及分散于所述超纯水中的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所述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的浓度为0.5 4mg/mLo一种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端甲氧基聚乙二醇、三乙胺及对硝基苯基氯甲酸酯溶于四氢呋喃中,反应12小时 24小时,沉淀、收集,真空干燥,得到活化聚乙二醇;将葡聚糖与氰基硼氢化钠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反应I天后加入乙二胺,反应I天,沉淀、收集,真空干燥,得到端氨基葡聚糖;将所述活化聚乙二醇与所述端氨基葡聚糖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反应I天,透析,冻干后得到聚乙二醇-葡聚糖嵌段聚合物;将所述聚乙二醇-葡聚糖嵌段聚合物、丁二酸酐与三乙胺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反应12小时 24小时,透析,冻干后得到聚乙二醇-葡聚糖-羧基嵌段聚合物;将所述聚乙二醇-葡聚糖-羧基嵌段聚合物、N-羟基琥珀酰亚胺及1-(3- 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溶于二甲基亚砜中活化I小时,将活化后的聚乙二醇-葡聚糖-羧基嵌段聚合物、N-羟基琥珀酰亚胺及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及溶剂的混合物滴至胱胺二盐酸盐溶液中,反应24小时,透析,冻干后得到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所述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为聚乙二醇与改性葡聚糖连接形成的两嵌段聚合物,所述改性葡聚糖由葡聚糖通过二硫键与氨基连接形成;将所述还原响应的纳米 药物载体溶于水中,加入带负电药物,搅拌20分钟后,用滤头过滤,得到浓度为0.5 4mg/mL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制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20分钟后,用滤头过滤之前还包括交联的步骤,所述交联的步骤具体为:所述搅拌20分钟后,向搅拌后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水与带负电药物的混合物中加入戊二醛,搅拌3小时。上述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为聚乙二醇与改性葡聚糖连接形成的两嵌段聚合物,改性葡聚糖由葡聚糖通过二硫键与氨基连接形成。这种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带正电,带负电药物通过静电作用络合于该载体上,在还原环境下,带正电的氨基与葡聚糖分离,从而使得带负电药物在靶点快速释放,发挥药效。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在细胞内释放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5为图4所示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60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制剂中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的粒径分布图;图7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制剂在还原环境和非还原环境下的荧光曲线及吲哚菁绿的荧光曲线;图8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制剂分别在MCF-7细胞与非还原性的培养基中的荧光淬灭与恢复实验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一实施方式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为聚乙二醇(PEG)与改性葡聚糖连接形成的两嵌段聚合物。聚乙二醇与改性葡聚糖通过酰胺键连接,改性葡聚糖由葡聚糖(dextran)通过二硫键与氨基连接形成。该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表示为PEG-dextran (-SS-NH2)。聚乙二醇与改性葡聚糖的质量比为1:广4。还原响应是指在还原剂存在的环境下,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发生断键而解离;在没有还原剂存在的环境下,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保持稳定,不发生变化。聚乙二醇是一种经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可用于临床的高聚物。PEG具有生物安全性好、无毒,并且纳米药物载体用其改性后可提高稳定性、降低非特异性吸附、延长纳米药物载体的血液循环时间的优点。优选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T5000,为了便于合成的时候材料的分离纯化。葡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安全可靠、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生物降解、易于修饰等众多优点。优选地,改性葡聚糖的分子量为6000。上述还原响应的纳 米药物载体综合了聚乙二醇和葡聚糖优点,具有低毒、生物安全性好、生物可降解的特性,使用安全。改性葡聚糖的氨基带正电,聚乙二醇与改性葡聚糖通过酰胺键连接形成带正电的两嵌段聚合物,使得该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能够与带负电药物通过静电作用络合,形成分散均匀、结构稳定的纳米药物颗粒。在还原环境下,改性葡聚糖的带正电的氨基与葡聚糖迅速分离,使得络合的药物迅速释放于靶向部位,提高药物在靶向部位的局部浓度,有利于发挥药效。—实施方式的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颗粒,包括带负电药物及上述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请参阅图1,标号10表示改性葡聚糖,标号20表示交联的带负电药物,标号30表示聚乙二醇。改性葡聚糖与带负电药物形成内核,聚乙二醇位于在内核的表面。PEG作为外壳,具有稳定该纳米颗粒,降低非特异吸附的作用;带正电的改性葡聚糖段与带负电的药物形成稳定的核层。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还原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为聚乙二醇与改性葡聚糖连接形成的两嵌段聚合物,所述改性葡聚糖由葡聚糖通过二硫键与氨基连接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林涛刘朋岳彩霞石碧华王碧易虎强刘斌魏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