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法进行交联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3281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步法进行交联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考虑到交联和醚化反应均在高温、碱性条件下进行,将醚化反应和交联反应同步进行,其步骤包括:去离子水中加入一定质量比的膨胀抑制剂、交联剂、氢氧化钠,搅拌溶解后加入淀粉调成淀粉乳,碱化一段时间;升温,再加入一定质量比的淀粉醚化剂,醚化反应结束后中和、洗涤、离心脱水、干燥、过筛后即得交联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醚化和交联反应同步进行,减少了单独交联反应时间,延长了交联反应时间,交联剂的用量减小,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性淀粉
,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将醚化反应和交联反应同步进行,减少单独反应时间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羟丙基淀粉是环氧丙烷在碱性条件下与淀粉中的醇羟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在淀粉中引入羟丙基基团而生成的一种醚类化合物。羟丙基淀粉作为变性淀粉代表产品之一,具有糊化温度低、糊透明度高、流动性好、凝沉性弱、稳定性高、糊液受电解质的影响小,能在较宽的酸碱PH值范围内使用等优良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在食品、造纸、纺织、医药等工业领域。尤其是羟丙基淀粉具有良好的冻融稳定性,因而在食品行业中作为增稠剂、稳定剂独占鳌头。交联淀粉是淀粉的醇羟基与交联剂的多元官能团形成的二醚键或二脂键,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淀粉分子“架桥”在一起,形成多维空间网络结构的淀粉衍生物。交联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是淀粉经羟丙基化和交联反应双重变性后的产物,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最为广泛的复合变性淀粉之一。交联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制备中所使用的交联剂主要有三氯氧磷和三偏磷酸钠,主要生产工艺有先交联后醚化(羟丙基化)和先醚化(羟丙基化)后交联反应。①、先交联后醚化反应:此工艺路线的优点是淀粉经交联后,糊化温度升高,交联度越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步法进行交联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去离子水中加入相对于淀粉质量比13%~15%的膨胀抑制剂,相对于淀粉质量比0.03%~0.10%的交联剂,相对于淀粉质量比1.0%~1.2%的氢氧化钠,混合搅拌至溶解,加入淀粉调成35%~38%的淀粉乳,搅拌碱化40~60min;B、升温至40~42℃,加入相对于淀粉质量比5%~10%的醚化剂,醚化反应14~18h,加入10%的盐酸进行中和,调节pH至6.5?7.0;C、将中和后的淀粉乳通过洗涤去除杂质及反应副产物,离心脱水、干燥、过筛后即得交联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步法进行交联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去离子水中加入相对于淀粉质量比13% 15%的膨胀抑制剂,相对于淀粉质量比0.03% 0.10%的交联剂,相对于淀粉质量比1.0% 1.2%的氢氧化钠,混合搅拌至溶解,加入淀粉调成35% 38%的淀粉乳,搅拌碱化40 60min ; B、升温至40 42V’加入相对于淀粉质量比5% 10%的醚化剂,醚化反应14 18h,加入10%的盐酸进行中和,调节pH至6.5-7.0 ; C、将中和后的淀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余田映良何绍凯崔芸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