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ried potato starch coated bean processing technology,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ried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election, soaking, draining, frying, preparation of coating liquid, a breaded, fried, once two times two times breaded, fried, oil removing, slag and preparation seasoning and mixing, finished products; using the prepared starch coated bean good taste, less oil, coated powder is not easy to fall off, and high nutritional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炸薯类淀粉裹衣豆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炸食品加工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油炸薯类淀粉裹衣豆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它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储藏形式。淀粉在餐饮业中又称芡粉,淀粉不仅在烹调、调味中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而且营养价位也很丰富。人类膳食中最为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就是淀粉。淀粉是以葡萄糖为单位构成的多糖。常见的豆类有豌豆、蚕豆、红豆、绿豆等等,豆子的种类多,营养丰富,常吃豆子对身体大有好处。我国传统饮食讲究“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可以减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几率等。豆类的吃法很多,可以煎、煮、炒、炸,最受大众欢迎的吃法非炸莫属,采用这种做法制成的豆类已经占据了坚果市场的一半。对于油炸类的豆制品中,裹衣(也叫做裹衣)系列的油炸豆深受欢迎。糖稀是裹衣豆生产过程中增强其粘着度的主要环节,存在含糖量高,裹衣层易脱落的问题。由于裹衣层是未经膨化的淀粉,因而口感较硬。现有技术中油炸或烘烤时间长,能源消耗大,且裹衣后的油炸豆往往只采用沥油冷却的方式进行干燥,使得裹衣豆的口感油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炸薯类淀粉裹衣豆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精选:选用颗粒大、饱满、无虫蛀、无霉烂的优质当年豆子作为原料;(2)浸泡、沥水:将豆子的浸泡液升温至40‑60℃,对步骤(1)中挑选的豆子浸泡30—60min,整个浸泡过程中,浸泡液的温度一直保持在40‑60℃;然后将水沥干至豆子表面的水只剩10‑15%;(3)炒制:对炒锅进行加热,将步骤(2)中沥水后的豆子在干净的锅中进行翻炒,炒锅的温度保持在90‑110℃,翻炒过程中一直对豆子进行搅拌,一直炒制到豆子表面的水分蒸发掉90%以上为止;(4)配制裹衣液:按照豆子质量百分比6%制备裹衣液,裹衣液中各成分的质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炸薯类淀粉裹衣豆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精选:选用颗粒大、饱满、无虫蛀、无霉烂的优质当年豆子作为原料;(2)浸泡、沥水:将豆子的浸泡液升温至40-60℃,对步骤(1)中挑选的豆子浸泡30—60min,整个浸泡过程中,浸泡液的温度一直保持在40-60℃;然后将水沥干至豆子表面的水只剩10-15%;(3)炒制:对炒锅进行加热,将步骤(2)中沥水后的豆子在干净的锅中进行翻炒,炒锅的温度保持在90-110℃,翻炒过程中一直对豆子进行搅拌,一直炒制到豆子表面的水分蒸发掉90%以上为止;(4)配制裹衣液:按照豆子质量百分比6%制备裹衣液,裹衣液中各成分的质量组分为:纯净水60-70%,山梨糖醇5-7%、白砂糖15-20%、饴糖5-10%,蜂蜜2-4%;(5)一次裹粉:将步骤(3)中得到的豆子放置到涂层筒内,将步骤(4)中的第一份裹衣液均匀喷洒到豆子表面,喷洒过程中,涂层筒一直处于转动状态,喷洒完成后,涂层筒在转动30s然后停止转动,按照豆子质量百分比为5-8%糖粉、3-5%淀粉配制一次前粉后,将一次前粉均匀喷洒到豆子表面,整个喷洒过程涂层筒处于转动状态,喷洒完成后,再使涂层筒转动一分钟然后停止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武猛,
申请(专利权)人:叙永县鸿艺粉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