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围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777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4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机动车车身技术领域的汽车后围板总成,汽车后围板总成包括后围内板(1),后围外板(2),所述的后围内板(1)和后围外板(2)均设置为截面呈“C”形的结构,所述的后围内板(1)和后围外板(2)焊接后形成“O”形的后围板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后围板总成,在保证备胎布置空间前提下,提高了车身刚度,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从而使乘员的乘坐舒适性有较大的提高,当发生低速碰撞时能更好的降低车辆损伤,减少维修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动车车身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后围板总成
技术介绍
后围板总成主要的功能就是创造空间,连接后地板和左右侧围从而围成一个储物空间,还要考虑在此空间内布置备胎和随车工具。现有技术的后围板总成,不能够满足整车车身刚度的要求,影响了整车的NVH性能,使乘员的乘坐舒适性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增加车身刚度,从而能够提高整车NVH性能的汽车后围板总成。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汽车后围板总成,包括后围内板,后围外板,所述的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均设置为截面呈“C”形的结构,所述的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焊接后形成“O”形的后围板总成。所述的后围内板的上端部和后围外板的上端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的后围内板的下端部和后围外板的下端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的后围外板的下端部设置延伸部,延伸部与后地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的延伸部与后地板之间设置为呈90度夹角的结构。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汽车后围板总成,在保证备胎布置空间前提下,提高了车身刚度,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从而使乘员的乘坐舒适性有较大的提高,当发生低速碰撞时,能更好的降低车辆损伤,减少维修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后围板总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后围内板;2、后围外板;3、延伸部;4、后地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汽车后围板总成,包括后围内板I,后围外板2,所述的后围内板I和后围外板2均设置为截面呈“C”形的结构,所述的后围内板I和后围外板2焊接后形成“O”形的后围板总成。所述的后围内板I的上端部和后围外板2的上端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的后围内板I的下端部和后围外板2的下端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的后围外板2的下端部设置延伸部3,延伸部3与后地板4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的延伸部3与后地板4之间设置为呈90度夹角的结构。本技术的汽车后围板总成,在保证备胎布置空间前提下,提高了车身刚度,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从而使乘员的乘坐舒适性有较大的提高,当发生低速碰撞时能更好的降低车辆损伤,减少维修成本。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围板总成,包括后围内板(1),后围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围内板(1)和后围外板(2)均设置为截面呈“C”形的结构,所述的后围内板(1)和后围外板(2)焊接后形成“O”形的后围板总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围板总成,包括后围内板(1),后围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围内板(I)和后围外板(2)均设置为截面呈“C”形的结构,所述的后围内板(I)和后围外板(2)焊接后形成“O”形的后围板总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围内板(I)的上端部和后围外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琴朱志祥田达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誉丰汽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