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态双组份聚氨酯一次塑化成型装置及工艺,主要用于液态双组份聚氨酯注塑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液态双组份聚氨酯一次塑化成型装置及工艺,即将两种组份的聚氨酯经过混合搅拌、一次挤出、二次挤出,再将混合后的聚氨酯注射到成型模具中,固化成型得到所需要的制品,这种工艺类似塑料的注塑工艺,但是常规的聚氨酯注塑工艺,需要将聚氨酯颗粒加热到熔融温度200-260°C,再通过螺杆挤出注射,将熔融聚氨酯注入到模具中,通过冷却模具,将制品冷却定型,这种工艺需要加热、冷却才能实现,能源消耗大,目前缺乏一种液态双组份聚氨酯一次塑化成型装置及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聚氨酯注塑工艺需要将聚氨酯颗粒加热到熔融温度,再通过螺杆挤出注射到模具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态双组份聚氨酯一次塑化成型装置及工艺,该装置将两种组份的聚氨酯原料经过混合搅拌、一次挤出、二次挤出,再将混合后的聚氨酯注射到成型模具中,固化成型得到所需要的制品。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分别将A、B两种组份的聚氨酯经过A组份聚氨酯进口、阀针A和B组份聚氨酯进口、阀针B送入到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态双组份聚氨酯一次塑化成型装置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双组份聚氨酯混合头、一次反应输送装置、二次加压注塑装置和成型模具,他们之间垂直布置,双组份聚氨酯混合头的出胶管(25)中心对准料斗(7)的中心,螺筒A(6)右端、通道A(28)和二次加压注塑装置的螺筒B(30)的进料口相通并且连接,料道(29)上端和法兰(27)右侧连接,下端和螺筒B(30)的进料口连接,注塑喷嘴(32)和成型模具的注塑通道(34)同心并且接触,成型模具可以左右整体移动,并可以将阴模(33)和阳模(35)分开,双组份聚氨酯混合头、一次反应输送装置和二次加压注塑装置之间的位置是固定的;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双组份聚氨酯一次塑化成型装置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双组份聚氨酯混合头、一次反应输送装置、二次加压注塑装置和成型模具,他们之间垂直布置,双组份聚氨酯混合头的出胶管(25)中心对准料斗(7)的中心,螺筒A(6)右端、通道A(28)和二次加压注塑装置的螺筒B(30)的进料口相通并且连接,料道(29)上端和法兰(27)右侧连接,下端和螺筒B(30)的进料口连接,注塑喷嘴(32)和成型模具的注塑通道(34)同心并且接触,成型模具可以左右整体移动,并可以将阴模(33)和阳模(35)分开,双组份聚氨酯混合头、一次反应输送装置和二次加压注塑装置之间的位置是固定的; 所述的液态双组份聚氨酯一次塑化成型装置及工艺包括搅拌电机(8)、联轴器(9)、轴承A(IO)、电机座(11)、轴承B(12)、密封圈A(13)、轴承座(14)、密封圈B(15)、密封圈C (16)、进胶嘴B (17)、针阀B (18)、活塞B (19)、进胶座B (20)、搅拌叶(21)、连接件B (22)、搅拌杯(23)、出胶体(24)、出胶管(25)、A组份聚氨酯进口(37)、活塞(38)、阀针A(39)、减速箱B(40) 3组份聚氨酯进口(41)、进胶嘴A(42)、搅拌杯座(43)、过渡轴(44)、螺母(45)、进胶座A(46)等组成,搅拌电机(8)、轴承座(14)同心固定在电机座(11)上,搅拌杯座(43)同心固定在轴承座(14)上,螺母(45)用螺纹和搅拌杯座(43)下端连接,搅拌杯(23)同心安装在螺母(45)内孔里,出胶体(24)的外螺纹和搅拌杯(23)的下端内螺纹连接,出胶管(25)同心固定在出胶体(24)的内孔里;轴承六(10)安装在电机座(11)的孔里,轴承B(12)和密封圈A(13)安装在轴承座(14)的孔里,密封圈C(16)安装在搅拌杯座(43)内孔里,过渡轴(4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装有轴承A(IO)和轴承B(12),搅拌叶(21)和过渡轴(44)用螺纹连接,联轴器(9)的上端和搅拌电机(8)连接,下端和过渡轴(44)连接;进胶座A(46)安装在双组份聚氨酯混合头的左侧,进胶嘴A(42)用螺纹固定在进胶座A(46)上,阀针A(39)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毅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