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722567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2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粘结剂、增塑剂和溶剂混合,得到添加剂乳浊液;将造孔剂加入到添加剂乳浊液混合,得到造孔剂粘稠液;再将生物活性粉末加入到造孔剂粘稠液中混炼,并经过陈腐,得到高可塑性泥团;接着将泥团用于挤出成型,经干燥、烧结后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并通过用生物活性粉末悬浮液灌浆,调节孔道尺寸和形貌,再次进行干燥、烧成,最终得到具有多级孔径结构且孔形非锐角的生物活性陶瓷。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简单、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可制得具有孔隙率高、机械性能好、连通性较好等优点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是较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缺损修复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多孔生物活性陶瓷是理想的骨组织替代和修复材料,可直接用于骨缺损的填充修复,也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对于适合骨组织长入的孔隙直径,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200 400 μ m的孔径分布适合骨组织长入的需要,能够为成骨细胞的粘附和组织的长入提供合适的力学环境。对于骨组织的长入来说,孔径大于100 μ m是必要的,但300 μ m以上则更有利于新骨的生长及血管的生成(Porosity of3D biomaterialscaffoldsand osteogenesis, Karageorgiou V,Kaplan D.Biomaterials, 2005, 26:5474 - 5491.)。当孔隙率超过一定值后,孔隙之间能形成相互连通,新生骨组织就可以从人工骨表面长入内部相互连通的孔隙中。高孔隙率有利于新骨长入。目前多孔生物活性陶瓷的成型制备方法有多种,如有机泡沫复型法、添加造孔剂法、气体发泡法、快速成型法、可溶粒子浙滤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如有机泡沫复型法(Permeabi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粘结剂、增塑剂和溶剂混合,于25~95℃下,搅拌混合10~60min,直至粘结剂和增塑剂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2)将造孔剂添加到步骤(1)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搅拌混合10~60min,直至造孔剂均匀分散,得到造孔剂粘稠液;(3)将生物活性粉末添加到步骤(2)制得的造孔剂粘稠液中,搅拌混炼10~60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所述生物活性粉末为磷酸钙粉末或偏硅酸钙粉末;(4)将步骤(3)所得可塑性泥团密封好,放于‑18~95℃环境中陈腐6h~30d,得到高可塑性泥团;(5)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将步骤(4)所得高可...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粘结剂、增塑剂和溶剂混合,于25 95°C下,搅拌混合10 60min,直至粘结剂和增塑剂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 (2)将造孔剂添加到步骤(I)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搅拌混合10 60min,直至造孔剂均匀分散,得到造孔剂粘稠液; (3)将生物活性粉末添加到步骤(2)制得的造孔剂粘稠液中,搅拌混炼10 60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所述生物活性粉末为磷酸钙粉末或偏硅酸钙粉末; (4)将步骤(3)所得可塑性泥团密封好,放于-18 95°C环境中陈腐6h 30d,得到高可塑性泥团; (5)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将步骤(4)所得高可塑性泥团以0.5 IOt的压力加压挤出成型,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挤出孔道的孔径一致; (6)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干燥、烧结,在烧结过程中挤出孔壁中的造孔剂被烧掉而产生孔隙,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 (7)将分散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溶解后,用氨水调节pH值至8 12,得到分散剂溶液; (8)将生物活性粉末加入到步骤(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1-12h,得到生物活性粉末悬浮液; (9)将步骤(6)所制得的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步骤(8)所得到的生物活性粉末悬浮液的容器中,将容器放于真空装置中,真空灌浆1-6h,然后干燥、烧结,得到最终产物,即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钙粉末为α-磷酸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东刘高梅刘艳春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