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氧化铝-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1760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氢氧化铝-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以氢氧化铝为填料、硅橡胶为载体,在直流电场下制备得到复合型导热硅橡胶。氢氧化铝与硅橡胶的共混比为为0∶100-40∶60。在外加直流电场条件下制备的复合导热硅橡胶,可提高有效导热率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新材料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微型电子技术向密集化、小型化的发展,其工作环境急剧向高温方向变化。导热硅橡胶的使用能有效地散除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工作效率。填充型导热橡胶由高分子基体和高导热填充物组成,其中导热填料是主要的导热载体。当填料的量比较小时,彼此能够均匀分散在基体中,填料之间不发生接触和相互作用;当填料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填料之间间距减小并发生相互作用,在基体中形成了类似链状和网状的结构,称为导热网链。填充型复合材料体系中的填料和基体可以分别看作为两个热阻,整个体系类似于一个电路,且由最小热阻法可知,热量会沿热阻力最小的通首传递。当填料在体系内部形成与热流方向平行的导热网链后,由于填料的热阻远远小于高分子基体,热流会通过形成的网链传递。因此整个体系的热阻变小,导热性能提高。相关文献中提到使连续碳纳米管在硅胶中定向排列,制备的复合材料导热率比随机排列的碳纳米管的有效导热率提高了一倍。因此如何使体系中的形成与热流方向平行的导热网链是提高导热性能的关键之一。经过检索,我们没有发现有关在直流电场下制备有关氢氧化铝-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其特征为:以氢氧化铝为填料、硅橡胶为载体,在直流电场下制备得到复合型导热硅橡胶。上述技术方案中,氢氧化铝与硅橡胶的共混比为为O: 100-40: 60,即填料的最大体积分为4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有效果体现在:通过施加外加电场可以提高整个体系的有效导热率。在外加直流电场条件下制备的复合导热硅橡胶,可提高有效导热率30%。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讲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原料及仪器设备包括: 氢氧化铝(H-WF——8SP); 双组份硅橡胶(R-657) 硅烷偶联剂(JH-N308) 材料导热率的测试选用稳态热传导法(ASTM5470),采用LW-9091IR导热仪(台湾瑞领)。样品一般准备3份,测量后取平均值。具体制备步骤: 偶联剂的处理:称取经120°C干燥的填料,加入偶联剂的无水乙醇溶液(5% )中,常温下超声振荡lOmin,然后120°C干燥以去除乙醇。 将一定量经偶联剂处理的填料分批加入硅橡胶中,充分真空搅拌后倒入自制不锈钢模具模具上下面由一定厚度的橡胶片绝缘隔离),将模具上下面分别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接,于8(TC固化20min。经过测试得到:在外加直流电场条件下制备的复合导热硅橡胶,可提高有效导热率30%,当填料体积分数增至40% -50%时电场效应逐渐消失。权利要求1.,其特征为:以氢氧化铝为填料、硅橡胶为载体,在直流电场下制备得到复合型导热硅橡胶。2.如权利 要求1所述的氢氧化铝-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氢氧化铝与硅橡胶的共混比为为O: 100-40: 6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特征为以氢氧化铝为填料、硅橡胶为载体,在直流电场下制备得到复合型导热硅橡胶。氢氧化铝与硅橡胶的共混比为为0∶100-40∶60。在外加直流电场条件下制备的复合导热硅橡胶,可提高有效导热率30%。文档编号C09K5/14GK103102686SQ20111036048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卢贤生 申请人:吴江朗科化纤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氢氧化铝‑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以氢氧化铝为填料、硅橡胶为载体,在直流电场下制备得到复合型导热硅橡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贤生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朗科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