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籼粳亚种广亲和育性位点片段聚合的分子标记引物组合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508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籼粳亚种广亲和育性位点片段聚合的分子标记引物组合及其应用。该引物组合由分别对育性位点S5-n位点、S7-n位点和S17-n位点的分子标记引物W5、W7和W17组成,其中,W5的左端引物序列为SEQ IDNO.1,右端引物序列为SEQ ID NO.2;W7的左端引物序列为SEQ ID NO.3,右端引物序列为SEQ ID NO.4;W17的左端引物序列为SEQ ID NO.5,右端引物序列为SEQ ID NO.6。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分子标记引物组合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适合于水稻籼粳交后代广亲和育性位点片段聚合系的选育,可解决籼粳交亚种间杂种不育的问题,促进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籼粳亚种广亲和育性位点片段聚合的分子标记引物组合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水稻单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籼粳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途径。但籼粳亚种间杂种Fl通常表现部分不育,从而限制其强大杂种优势在生产上的有效利用。广亲和基因S5-n的发现为克服籼粳亚种间育性障碍提供了途径(Japan.J.Breed., 1984, 34:304-312) 0目前,广亲和基因S5_n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中(Sci Agric Sinl992,23:l-6)。随着育种亲本范围的扩大,研究者们发现,某些杂交组合尽管亲本之一为携带S5-n的广亲和品种,但其杂种Fl仍出现半不育现象(Japan J Breedl993,43:507 - 516),因此仅靠广亲和基因S5_n并不能完全解决籼粳亚种间的杂种半不育性问题。在育种实践中,随着杂种育性鉴定范围的扩大,鉴定出了 S7 (Japan J Breedl992, 42:793 - 801)、S8 (Japan J Breedl993, 43:507 - 516)、S9 (Theor Appl Genet, 1996,92:183-190)、S15 (Theor Appl Genet, 1996,92:183-190)、S16 (Breeding Sciencel995, 45:161-170)、S17 (Breeding Sciencel995, 45(2):191-195)、S29 (Plant Breeding, 2005,124:440-445)、S30(Breed Science, 2005,55:409-414)、S31 (Euphytica, 2006, 151:331-337)和 S32 (Theor Appl Genet, 2007, 114:515 - 524)等杂种雌配子不育位点。目前,怎样利用已经发现的育性位点,特别是广亲和育性位点应用于水稻籼粳交分子标记育种还是一片空白。基于水稻籼粳交杂种不育的机理主要是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式(IRRIRice genetics.1RRI, Manila, 1984, ppll9 - 130),及在某一个育性位点上,籼稻和粳稻和广亲和品种中的等位基因分别为SX-1、SX-j和SX-n。基因型为SX-1/SX-j的杂合体由于携带SX-j的雌配子部分败育而产生半不育小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籼粳杂种育性位点广亲和片段聚合的分子标记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籼粳亚种广亲和育性位点片段聚合的分子标记引物组合。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的分子标记引物组合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籼粳杂种育性位点广亲和位点片段聚合的分子标记方法,用分子标记引物W5、W7和W17分别对育性位点S5-n位点、S7-n位点和S17_n位点的广亲和育性片段通过分子标记选择来聚合,其中用标记引物W5左端引物序列5’ -AATGGAGTCGACCGTGTGTTCGTCG-3’ (SEQ ID N0.1)右端引物序列5’-CCCCAAACCTGAAATCACCAGTGTT-3’ (SEQ ID N0.2)扩增广亲和水稻品种DNA,获得S5位点标记片段大小为105bp ;扩增籼稻品种DNA,获得弱位点标记片段大小为145bp ;扩增粳稻品种DNA,获得S5位点标记片段大小为131bp ;标记引物W7左端引物序列5’ -TTCAGCCTCGTATCGCTCCTA-3’ (SEQ ID N0.3)右端引物序列5’ -TGCTATCCTGGTTGCTCTGCT-3’ (SEQ ID N0.4)扩增广亲和品种DNA,获得S7位点标记片段有2条带,大小分别为140bp和175bp ;扩增籼稻品种DNA,获得S7位点标记片段大小为150bp ;扩增粳稻品种DNA,获得S7位点标记片段有2条带,大小分别为140bp和150bp ;标记引物W17左端引物序列5’ -GGTATCCATAATCTCCACAAC-3’ (SEQ ID N0.5)右端引物序列5’ -CTTTCTACATGACGATGAACA-3’ (SEQ ID N0.6)扩增广亲和品种DNA,获得S17位点标记片段大小为200bp ;扩增籼稻品种DNA,获得S17位点标记片段大小为180bp ;扩增粳稻品种DNA,获得S17位点标记片段有2条带,大小分别为180bp和190bp。一种用于籼粳亚种广亲和育性位点片段聚合的分子标记引物组合,该引物组合由分子标记引物W5、W7和Wl7组成,其中,分子标记引物W5、W7和Wl7分别对育性位点S5_n位点、S7-n位点和S17-n位点,分子标记引物W5的左端引物序列为SEQ ID N0.1,右端引物序列为SEQ ID N0.2 ;分子标记引物W7的左端引物序列为SEQ ID N0.3,右端引物序列为SEQ IDN0.4 ;分子标记引物W17的左端引物序列为SEQ ID N0.5,右端引物序列为SEQ IDN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子标记引物组合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子标记引物组合优选在聚合多个广亲和基因的水稻品种的选育中的应用。所述分子标记方法的应用,进一步包括如下方法:(I)以高产籼稻恢复系镇恢129 (杂交水稻,2000,15(4):8_9)为母本,和高抗白叶枯病的抗 63 (杂交水稻,2005,20(1):11-14,专利号 ZL92103511X,证书号 30184, http://www.uast.com.cn/njnd/pzzs/pzzsdetail.asp Varid=108)杂交得 Fl 种子,冬季把 Fl 种子带海南加代,再与带有粳稻广亲和品种02428血缘的R437 (中国水稻信息网C.NRRI>保护新品种 R6547http://www.chinariceinf0.com/variety/baohu/20041008)复交,在分离三交群体中,分别用S5位点的标记W5 ;S7位点的标记W7 ;S17位点的标记Wl7进行检测。在分离群体中只要带有这3个位点的片段,同时包含杂合片段,都在当季收种。在随后的每一个世代中,都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测,一直到复交CF8世代得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籼稻恢复系材料 W8733,即镇恢 129/ 抗 63//R437 (CF8)。 (2)以籼稻恢复系材料W8733作育种材料进一步自交,发现株系W107表现稳定整齐一致,株型好,同时分别用S5-n位点的标记W5 ;S7-n位点的标记W7 ;S17位点的标记Wl7进行检测,都带有S5-n位点、S7-n位点和S17_n位点的片段。将该株系暂定名为恢复系W107。用W107作父本与不育系I1-32A和协青早A等成对测交,其对应的杂交种也稳定一致,优势强,丰产性好。以W107为父本制的II优107和协优107杂交种,在杂交籼稻区试中,比对照汕优63增产6.98%,增产极显著。协优107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杂交籼稻优质组区试,比对照汕优63增产7.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籼粳亚种广亲和育性位点片段聚合的分子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分子标记引物W5、W7和W17分别对育性位点S5‑n位点、S7‑n位点和S17‑n位点的广亲和育性片段通过分子标记选择来聚合,其中用分子标记引物W5:左端引物序列SEQ ID NO.1,右端引物序列SEQ IDNO.2扩增广亲和水稻品种DNA,获得S5‑n位点标记片段大小为105bp;扩增籼稻品种DNA,获得S5‑i位点标记片段大小为145bp;扩增粳稻品种DNA,获得S5‑位点标记片段大小为13;用分子标记引物W7:左引物序列SEQ ID NO.3,右引物序列SEQ IDNO.4扩增广亲和品种DNA,获得S7‑n位点标记片段有2条带,大小分别为140bp和175bp;籼稻品种DNA,获得S7‑i位点标记片段大小为150bp;扩增粳稻品种DNA,获得S7‑j位点标记片段有2条带,大小分别为140bp和150bp;用分子标记引物W17:左端引物序列SEQ ID NO.5,右端引物序列SEQ IDNO.6扩增广亲和品种DNA,获得S17‑n位点标记片段大小为200bp;扩增籼稻品种DNA,获得S17‑i位点标记片段大小为180bp;扩增粳稻品种DNA,获得S17‑j位点标记片段有2条带,大小分别为180bp和190bp。...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建民赵志刚江玲王益华刘裕强陈亮明刘世家刘喜陈赛华张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