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8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具体包括选育广系和品种02428,及其利用02428作父本,通过化学杀雄法与其它籼稻种杂交,配制高产组合的方法。已配制出的杂种——亚优2号,经两年试种,表现出优势强、产量高、米质优、熟期适中等特点。采用该方法配组自由,配制杂种从鉴定出优势到应用所需年限比“三系”缩短3~4年。(*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技术利用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以广亲和品种作亲本之一,通过化学杀雄制取杂交种的方法及其相应的栽培技术。国际专利分类号A01H2/00。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近十几年来,国内外都十分重视。自1973年后我国解决了三系配套(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籼型品种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后,不少专家认为下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目前,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真正成功的用于生产而取得显著效益者国内外尚未见诸报导。籼稻和粳稻是水稻属的两个亚种,其杂种F1优势强大,但由于亚种间亲缘关系较远,存在一定的生殖阻碍,故籼粳杂种F1优势一直得不到利用。在本专利技术之前,籼粳杂交育种只是在杂交后代分离群体中不断选择最后得到稳定的后代材料,以籼稻(或粳稻)改良粳稻(或籼稻)的某些农艺性状。它的不足是杂种一代的优势得不到直接利用,而且由籼粳杂交后代疯狂分离,得到稳定后代一般需要8年以上。国际上许多学者也曾对籼粳亚种间杂交优势进行过研究,1966年国际水稻所学者指出采用籼质粳核或粳质籼核品种作亲本,其杂种一代结核率较正常,但其未对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起实质性作用。1984年,日本学者IKemashi提出了广亲和基因的概念,指出在一些中间型品种中存在广亲和基因(WideCompatibilitggene),它们与籼稻或粳稻杂交均表现较高的育性,他通过广泛的筛选,得到几个广亲和材料,但农艺性状欠佳,经配组得不到优势组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以广亲和品种作亲本,通过化学杀雄制种直接利用籼粳杂种F1优势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选育广亲和品种02428作亲本,采用化学杀雄法同其它籼稻杂交,配制高产组合。本专利技术特征还在于选育广亲和品种02428作父本,中籼3037为母本,采用化学杀雄法生产“亚优二号”杂交种。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1、选育广亲和品种02428(见附附图说明图1)。02428品种特征特性南京地区取正季播种,全生育期140天,株型挺拨,分蘖力中等,每穗颖花数在300个以上,结实率85%,千粒重24g,光合能力强(P 38.4mg CO2·dm-2/hr),广亲和力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但不抗白枯病和白瘟病。2、杂交组合的选育将02428广亲和品种或以02428转育而成的新广亲和品系进行亚种间配组,根据其产量性状、米质、生育期和抗逆性可筛选出优良组合。在交配的几百个组合中,发现以江苏农学院选育的中籼3037为母本,以02428为父本杂交,其杂种亚优2号,优势较强。亚优2号品种特征特性综合农艺性状好,株高120cm,茎杆弹性好,较抗倒伏,分蘖成穗率高,群体叶面积延续时间长,光合速率与净同化率高,株型受光姿态良好。以下以“亚优2号”为例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1、籼粳杂种亚优2号化学杀雄制种技术本专利技术采用化学杀雄剂杀雄途径制种,同以往的“三系法”制种有本质的不同。它是在母本幼穗减数分裂期至花粉母细胞充实期,施用化学杀雄剂,以适宜的浓度和药量喷在母本稻株上,杀死雄性花粉,而保持雌蕊的活力,使稻穗产生雄性不育,然后用父本花粉受粉,从而配制出杂交种。经1988、1989两年制种试验证明,使用化学杀雄法制取亚优2号杂种,其纯度可达83-96%,制种产量可突破100公斤。制种技术主要是采用安全隔离、适期播种,合理栽植、适宜行比、化学杀雄、调节花期、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措施,从而使杂种纯度好、产量高。(1)安全隔离在选择制种田时,除考虑选择中等地力、排灌方便的田块外,应充分考虑制种隔离条件,化学杀雄田隔离的要求和方法与“三系”法相同;空间隔离距离≥300米,时间隔离≥15天。(2)适期播种母本3037一次播种,父本02428分三次播种,淮北、淮南具体播种时间见表1,其它地区父、母本播种时间基本遵循比大面积籼优63播种时间提早10天左右的原则。 播量父母本每亩均为15公斤。(3)、合理栽植、适宜行比。行比父∶母=2∶6,行向与当地主要风向垂直,株行距母本为4×4寸,父本为4×5寸。秧龄35天(以第一期父本计)。(4)、化学杀雄a、选择适宜的化学杀雄剂通过几年的试验表明,甲基砷酸锌-水稻采用化学杀雄剂一号(简称Ⅰ号杀雄剂)和甲基砷酸钠(简称Ⅱ号杀雄剂)这两种杀雄效果比较稳定,是我们选定的杀雄剂,它在花粉内容物充实期的单核期,用适宜的浓度,杀雄效果可达100%。b、适时杀雄杀雄药剂浓度为130-140ppm,适时偏早用下限,适时偏迟用上限,一次施用,杀雄的形态指标为群体叶枕距平均为3-7cm,其中以+5cm为最好。在适时的情况下,抓紧晴好天气以早不宜迟。化学杀雄剂稀释后要存放48小时,充分搅拌溶解后方可使用,为增加药液的粘着力,施用前可在药水中加入中性肥皂粉12-15克。(5)调节花期、人工辅助授粉在花期相遇良好的情况下,父本抽穗前一天,喷“920”,用量3-4克/亩,以提高父本花位15-20cm;母本齐穗后喷“920”,每亩1克。喷过“920”以后,割去母本冠层叶1/3,盛花期拉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6)去杂去劣。杀雄前普遍进行一次,凡在用药前已经露顶的全部拔除,用药后1-2天内抽穗也一律拔除。收割前再进行严格的去杂,拔除抽穗迟的小分蘖穗,和可能是漏喷的成片结实区。2、籼粳亚种间杂种亚优2号栽培技术籼粳亚种间杂种F1有其许多不同于常规品种和杂交籼稻之处,其穗大粒多,灌浆期特长,有明显的两段灌浆现象,分蘖成穗率高,适于稀播稀栽。抽穗灌浆对高温不甚敏感,而对22度以下低温较敏感等。因此,栽培技术也不同其它类型的品种。通过研究,我们专利技术了籼粳亚种间杂种亚优2号的栽培技术体系。要点如下(1)、适宜播栽期播期要求早,江苏淮北稻区5月初播种,6月中旬移栽,秧龄40-45天。淮南稻区5月10-15日播,6月中旬移栽,秧龄30-35天,实行单本栽插,秧田插量比杂交籼稻要稀,一般10公斤/亩,不超过12公斤。(2)移栽密度与群体要求移栽密度要求比常规品种和杂交籼稻稀得多,淮北行株距以8×4寸,基本苗8-10万,栽后15-16天茎蘖达预定成穗数,栽后30天达高峰苗30万。最后要求成穗18-20万,每亩总颖花3500万个,结实率80%,千粒重27克。淮南稻区以3.5-4×7.5-8.0寸,基本苗7-8万,栽后20天达20万以上,30天达最高苗25-26万,最后成穗17-18万,每穗颖花200个,结实率80%,千粒重26克。(4)肥料运筹总用氮量为20-25个纯氮。原则是基面肥要足,分蘖肥要早施。前期施肥量占总用量的80-85%,比重比常规品种要重。中后期施肥要轻,一般不施促花肥。根据苗情适施粒肥。(5)水浆管理,插秧后实行浅水灌溉,当茎蘖数达预定稻数后则进行多次轻搁并把田烤实,灌浆期以水为主,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和割青。一般要求保证50-56天灌浆期,在齐穗45天后才能始脱水。(6)亚优2号需防治稻曲病,可在破口期和齐穗后用多菌灵和粉锈宁每亩1两兑水150斤,喷施。(7)亚优2号在华南地区可作连作早稻和晚稻栽培,在长江流域双季稻作区,早茬口可作晚稻栽培。亚优2号再生能力达120%,在四川东南可作再生稻栽培。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其杂种亚优二号及制种技术较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选育广亲和品种02428或02428选系作亲本,采用化学杀雄方法,同籼稻杂交,采取安全隔离、适期播种、合理栽植、适宜行比、调节花期、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措施,配制杂交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选育广亲和品种02428或02428选系作亲本,采用化学杀雄方法,同籼稻杂交,采取安全隔离、适期播种、合理栽植、适宜行比、调节花期、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措施,配制杂交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广亲和品种02428作父本,中籼品系3037作母本,采用化学杀雄方法配制杂种“亚优二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育广亲和品种02428时采用螃蟹谷干种子(云南)和汲滨稻(上海)经Co6o诱变育成三叶期幼苗再置于C3-C4植物同化室分别突变成突变体729(♀)和突变体729(♀)进行杂交,经后代多代选育而育成广亲和品种0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江石谷福林王才林潘启民吕川根李传国许恒道王子明李和标王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