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1419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首先制备被检测物的DNA模板并置于反应管中;将三种弧菌引物放入a步骤的反应管中进行多重PCR反应,引物浓度依次为1~20pmol/μl、1~20pmol/μl、1~30pmol/μl;副溶血弧菌的引物序列为:5’-GCAGCTGATCAAAACGTTGAGT-3’、5’-ATTATCGATCGTGCCACTCAC-3’,创伤弧菌的引物序列为:5’-TTCCAACTTCAAACCGAACTATGAC-3’、5’-ATTCCAGTCGATGCGAATACCGAATACGTTG-3’、溶藻弧菌的引物序列为:5’-CGAGTACAGTCACTTGAAAGCC-3’、5’-CACAACAGAACTCGCGTTACC-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重PCR检测方法,尤其是一种耗时短、效率高、灵敏度高,可直接应用于临床的可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弧菌广泛分布于近岸、河口海区,大多是存在于海水和海洋生物体表及肠道的优势菌群,同时也是引起海水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大量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弧菌病就是由弧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类细菌性疾病,流行广、发病率高,主要的病原弧菌有: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创伤弧菌 iVibrio vulnificus)等 10 多种弧菌。溶藻弧菌可导致对虾败血症;导致黑鲷表皮溃疡、出血、有黑斑,眼球突出、充血,腹部肿胀,肝脏充血,肾脏苍白,脾脏肿大等;导致点带石斑鱼体表有溃疡,鳃、鳍等充血,腹腔积液,肝严重肿大,肾、脾等脏器毛细血管充血等。溶藻弧菌感染的宿主范围还十分广泛,可以通过生食被感染的贝类、鱼类等传染给人类,是沿海地区食物中毒和腹泻的重要病原菌,食物中毒患者可出现腹泻、腹部痉挛、恶心、呕吐、发热,甚至脱水、昏迷等症状。创伤弧菌可感染黄姑鱼、青石斑、鲑点石斑、红鳍笛鲷、鳗鲡等养殖动物,主要症状为患病鱼体表有出血点甚至溃烂,各鳍基部充血、出血、发炎。创伤弧菌也是引起人畜共患病的重要病原菌,该病主要引起原发性败血症和严重的创伤口感染,也可以导致坏死性肠胃炎、脑膜炎、肺炎、角膜炎等病,死亡率超过50%。副溶血弧菌可引起凡纳滨对虾幼虾(体长2 3cm)发生毁灭性死亡,主要症状为运动能力差,摄食能力下降,身体弯曲,体表和附肢上常有大量污物附着,肌肉浑浊、鳃部呈黑色等症状;感染红鳍笛鲷引起的溃疡病、传染性强,患病红鳍笛鲷的症状表现为:体色变浅,胸鳍、尾鳍、腹鳍溃烂,体表溃疡且黏液增多,溃疡周围的鳞片大面积脱落。目前,多重PCR主要应用于可引起人类疾病的弧菌检测,如食品检测等,而在水产动物弧菌病基本上都是沿用普通PCR方法,一次只能检测一种弧菌,检测所需时间长且常常造成漏检或误检。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 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PCR方法检测水产动物弧菌病致病菌,一次只能检测一种弧菌,检测所需时间长,且常常造成漏检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弧菌病致病菌检测的多重PCR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 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耗时短、效率高、灵敏度高,可直接应用于临床的可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如下步骤进行: a.制备被检测物的DNA模板并置于反应管中; b.将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和创伤弧菌引物放入a步骤的反应管中进行多重PCR反应,所述副溶血弧菌引物浓度为1~20 pmol/yl,所述创伤弧菌引物浓度为1~20 pmol/ul,所述溶藻弧菌引物浓度为1~30 pmol/ul ; 所述副溶血弧菌的引物序列为: flaE-F:5’ - GCAGCTGATCAAAACGTTGAGT-3’ fIaE-R: 5’ -ATTATCGATCGTGCCACTCAC-3’ 所述创伤弧菌的引物序列为: vvh-F: 5’ -TTCCAACTTCAAACCGAACTATGAC-3’ vvh-R: 5’ -ATTCCAGTCGATGCGAATACGTTG-3’ 所述溶藻弧菌的引物序列为: col-F:5,-CGAGTACAGTCACTTGAAAGCC-3’ col-R:5,-CACAACAGAACTCGCGTTACC-3’所述多重 PCR 反应条件为:94°C预变性 3min ;94°C 30s, 52.0-61°C 30s, 72°C lmin,共32个循环;72°C终延伸7min ; 所述多重PCR反应体系为25 ill:liUDNA模板,2.5iil不含Mg2+的IOXPCR buffer,0.5m 的 IOmM 的 dNTP,2W 的 25mM 的 Mg2+,0.15W 的 Taq 酶(50U),引物各 I y 1,双蒸水17.85^0所述a步骤的制备被检测物的DNA模板是取水产动物的组织匀浆液置于1.5ml的离心管中,800g离心5min,除去组织碎片取上清置于1.5ml灭菌离心管中;10,OOOg离心IOmin,除去上清液,加入IOOu I 0.1 M的TE缓冲溶液,100°C沸水浴IOmin ; 10,OOOg离心lOmin,上清液即水产动物DNA模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普通PCR检测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技术相比,方法简单、耗时短、成本低廉,引物检测灵敏度高,适于基层检验检疫机构及养殖场操作,对由这三种弧菌引起的弧菌病的监测与预防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可有效减少经济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PCR扩增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PCR扩增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PCR扩增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PCR扩增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a.以标准的三株自1J溶血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 cus KCTC2471、Vibrioparahaemolyti cus L一0603121^ Vibrio parahaemolyti cus H040823-1 为被检测物,用现有DNA提取方法制备其DNA模板并置于反应管中; b.将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和创伤弧菌引物放入a步骤的反应管中进行多重PCR反应,所述副溶血弧菌引物浓度为f 20 pmol/yl,所述创伤弧菌引物浓度为广20 pmol/ul,所述溶藻弧菌引物浓度为广30 pmol/ul ; 根据副溶血弧菌flaE基因设计合成的副溶血弧菌引物序列为: flaE-F:5’ - GCAGCTGATCAAAACGTTGAGT-3’ fIaE-R: 5’ -ATTATCGATCGTGCCACTCAC-3’ 根据创伤弧菌vvh基因设计合成的创伤弧菌引物序列为: vvh-F: 5’ -TTCCAACTTCAAACCGAACTATGAC-3’ vvh-R: 5’ -ATTCCAGTCGATGCGAATACGTTG-3’ 根据溶藻弧菌collagenase基因设计合成的溶藻弧菌引物序列为: col-F:5,-CGAGTACAGTCACTTGAAAGCC-3’ col-R:5,-CACAACAGAACTCGCGTTACC-3’所述多重 PCR 反应条件为:94°C预变性 3min ;94°C 30s, 52.0-61°C 30s, 72°C lmin,共32个循环;72°C终延伸7min ; 所述多重PCR反应体系为25 ill:1i IDNA模板,2.5 ill不含Mg2+的IOXPCR buffer,0.5m 的 IOmM 的 dNTP,2W 的 25mM 的 Mg2+,0.15W 的 Taq 酶(50U),引物各 I y 1,双蒸水17.85^0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M: DNA marker ;1:阴性对照;2_4:副溶血弧菌扩增产物。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方法可扩增出目的条带。实施例2: 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如下步骤进行:a. 制备被检测物的DNA模板并置于反应管中;b. 将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和创伤弧菌引物放入a步骤的反应管中进行多重PCR 反应,所述副溶血弧菌引物浓度为1~20 pmol/μl,所述创伤弧菌引物浓度为1~20 pmol/μl,所述溶藻弧菌引物浓度为1~30 pmol/μl;所述副溶血弧菌的引物序列为:flaE‑F:5’‑ GCAGCTGATCAAAACGTTGAGT‑3’flaE‑R: 5’‑ATTATCGATCGTGCCACTCAC‑3’所述创伤弧菌的引物序列为: vvh‑F: 5’‑TTCCAACTTCAAACCGAACTATGAC‑3’ vvh‑R: 5’‑ATTCCAGTCGATGCGAATACGTTG‑3’所述溶藻弧菌的引物序列为: col‑F:5’‑CGAGTACAGTCACTTGAAAGCC‑3’col‑R:5’‑CACAACAGAACTCGCGTTACC‑3’所述多重PCR 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3min;94℃ 30s,52.0‑61℃ 30s,72℃ 1min,共32个循环;72℃终延伸7min; 所述多重PCR反应体系为25μl:1μlDNA模板,2.5μl不含Mg2+的10×PCR buffer,0.5µl的10mM的dNTP,2µl的25mM的Mg2+,0.15µl的Taq酶(50U),引物各1μl,双蒸水17.85µ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李强冯春明叶仕根王轶南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