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片抛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0822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片抛光系统,包括:掩膜台、烘干箱、抛光槽、第一漂洗槽、去掩膜槽、第二漂洗槽、碱洗槽、第三漂洗槽、吹干槽及用于传输硅片的传送机构;所述掩膜台、烘干箱、抛光槽、第一漂洗槽、去掩膜槽、第二漂洗槽、碱洗槽、第三漂洗槽及吹干槽依次相连。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保证不损害硅片前表面绒面的情况下,对硅片后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增加了后表面对未吸收太阳光谱中的长波反射,减小硅片与后表面的接触面积,达到减少后表面电子、空穴复合量,提高了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结构简单,满足用户的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晶硅太阳电池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片抛光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光生伏打效应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在光电转换过程中,损耗主要为:光损耗和电损耗。而对于晶硅太阳电池,光损耗主要来自前表面的反射损失和后表面的长波反射损耗,电损耗主要来自光子激发的电子、空穴对复合及电阻功率损耗。目前,在晶硅太阳电池的制绒工序中,整个硅片被完全浸没在碱或酸的制绒槽中,使硅片前、后表面都被制绒,这对晶硅太阳电池非常不利,限制了晶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其原因是:1、后表面因绒面而导致起伏不平,减弱了后表面与铝浆所形成的反射面对长波的反射作用,使部分长波穿过铝背场而损耗;2、增加了后表面的接触面积,由于后表面是采用铝背场结构,其表面复合速率一般高达500cm/s,增加后表面接触面积将增大电子、空穴的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的硅片抛光系统,可有效地实现对娃片的局部抛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片抛光系统,包括:掩膜台、烘干箱、抛光槽、第一漂洗槽、去掩膜槽、第二漂洗槽、碱洗槽、第三漂洗槽、吹干槽及用于传输硅片的传送机构;所述掩膜台、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片抛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掩膜台、烘干箱、抛光槽、第一漂洗槽、去掩膜槽、第二漂洗槽、碱洗槽、第三漂洗槽、吹干槽及用于传输硅片的传送机构;所述掩膜台、烘干箱、抛光槽、第一漂洗槽、去掩膜槽、第二漂洗槽、碱洗槽、第三漂洗槽及吹干槽依次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平班群方结彬何达能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