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特定金属物品的组合加工机床,特别是一种连杆杆盖六工位专机,包括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倒角加工主轴系统、钻孔加工主轴系统、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和连杆定位夹具,其结构要点为:还包括回转工作台,回转工作台为一种具有六工位的回转工作台,回转工作台的各个工位上均安装有夹具,其中一个工位为装夹工位,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倒角加工主轴系统、钻孔加工主轴系统和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安装在回转工作台的其余五个对应的加工工位上。一次装夹就能够完成五道加工工序,减少因工件多次装夹带来的误差,能够提高连杆加工精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特定金属物品的组合加工机床,特别是一种连杆杆盖六工位专机。技术背景现有连杆杆盖加工的粗铣结合面、铣外侧台阶面、倒角、钻孔、精铣结合面的工序分别在五台专用机台上完成,加工各道工序时连杆均要分别在各自的机台上进行装夹,因此,每进行一道工序的加工连杆就需要装夹一次,从而使得每次装夹都会产生定位误差,导致工件加工精度降低,影响工件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连杆加工精度的连杆杆盖六工位专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连杆杆盖六工位专机,包括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倒角加工主轴系统、钻孔加工主轴系统、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和连杆定位夹具,其结构要点为还包括回转工作台,回转工作台为一种具有六工位的回转工作台,回转工作台的各个工位上均安装有夹具,其中一个工位为装夹工位,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倒角加工主轴系统、钻孔加工主轴系统和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安装在回转工作台的其余五个对应的加工工位上。将连杆杆盖的粗铣结合面、铣外侧台阶面、倒角、钻孔、精铣结合面的五道加工工序的加工机床的主轴系统安装在一具有六工位的回转工作台的各个工位上,回转工作台的每个工位上均安装连杆加工的定位夹具,这样,在回转工作台的装夹工位上进行连杆的装夹定位,回转工作台转动,将该装夹的工件转至第一道加工工序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的工位上进行加工,同时在装夹工位上又进行工件装夹,待第一道加工工序完成,回转工作台转动,加工完第一道工序的工件则在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的工位上进行加工,如此,工件在回转工作台的装夹工位上装夹一次就能够完成连杆杆盖的粗铣结合面、铣外侧台阶面、倒角、钻孔、精铣结合面的五道加工工序,减少因工件多次装夹带来的误差,提高连杆的加工精度,而且,一次装夹就能能完成五道加工工序,从而也能够减少工人操作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倒角加工主轴系统、钻孔加工主轴系统、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可以以任意次序安装在回转工作台的各个对应加工工位上,也可以依序安装,而依序安装的加工工序为最佳加工工序。本技术的结构可以具体为回转工作台为一种油压分度盘,该油压分度盘为台湾芳嘉的型号为CH3-470-6的油压分度盘。本技术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具体为本技术的倒角加工主轴系统和钻孔加工主轴系统的控制机构或者采用油压控制机构,或者采用数控机构。倒角加工主轴系统包括传动机构和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或者为油压控制机构,油压控制机构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或者为包括伺服电机的数控机构,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钻孔加工主轴系统包括传动机构和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或者为油压控制机构,油压控制机构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或者为包括伺服电机的数控机构,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连杆杆盖加工的倒角加工和钻孔加工属于精加工的加工工序,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因此,控制机构采用数控机构从而能够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将连杆杆盖的粗铣结合面、铣外侧台阶面、倒角、钻孔、精铣结合面的五道加工工序的主轴系统安装在一个回转工作台对应的加工工位上,从而一次装夹就能够完成连杆杆盖的五道加工工序,减少因工件多次装夹带来的误差,能够提高连杆加工精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夹具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连杆杆盖各工位加工面示意图。其中,1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 2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 3倒角加工主轴系统 4钻孔加工主轴系统 5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 6夹具 7回转工作台 8工件。具体实施方式最佳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图4,连杆杆盖六工位专机,包括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1、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2、倒角加工主轴系统3、钻孔加工主轴系统4、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5和连杆定位夹具6,该连杆杆盖六工位专机还包括回转工作台7,回转工作台7为一种具有六工位的回转工作台,回转工作台7的各个工位上均安装有夹具6,其中一个工位为装夹工位,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1、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2、倒角加工主轴系统3、钻孔加工主轴系统4和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5安装在回转工作台7的其余五个对应的加工工位上。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1、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2、倒角加工主轴系统3、钻孔加工主轴系统4、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5依序安装为最佳加工工序,回转工作台7具体为油压分度盘,该油压分度盘为台湾芳嘉的型号CH3-470-6。本技术的倒角加工主轴系统3和钻孔加工主轴系统4的控制机构采用数控机构。倒角加工主轴系统3包括传动机构和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为包括伺服电机的数控机构,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钻孔加工主轴系统4包括传动机构和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为包括伺服电机的数控机构,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连杆杆盖在回转工作台7的装夹工位上进行装夹定位,回转工作台7转动,连杆杆盖就依序进行粗铣结合面、铣外侧台阶面、倒角、钻孔、精铣结合面的加工,一次装夹就能够完成上述五个加工工序,且回转工作台7的每个加工工位同时进行加工。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权利要求1.连杆杆盖六工位专机,包括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1),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2),倒角加工主轴系统(3),钻孔加工主轴系统(4),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5)和连杆定位夹具(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转工作台(7),回转工作台(7)为一种具有六工位的回转工作台,回转工作台(7)的各个工位上均安装有夹具(6),其中一个工位为装夹工位,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1),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2),倒角加工主轴系统(3),钻孔加工主轴系统(4)和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5)安装在回转工作台(7)的其余五个对应的加工工位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杆盖六工位专机,其特征在于,回转工作台(7)为一种油压分度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杆盖六工位专机,其特征在于,倒角加工主轴系统(3)包括传动机构和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或者为油压控制机构,油压控制机构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或者为包括伺服电机的数控机构,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杆盖六工位专机,其特征在于,钻孔加工主轴系统(4)包括传动机构和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或者为油压控制机构,油压控制机构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或者为包括伺服电机的数控机构,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特定金属物品的组合加工机床,特别是一种连杆杆盖六工位专机,包括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倒角加工主轴系统、钻孔加工主轴系统、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和连杆定位夹具,其结构要点为还包括回转工作台,回转工作台为一种具有六工位的回转工作台,回转工作台的各个工位上均安装有夹具,其中一个工位为装夹工位,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倒角加工主轴系统、钻孔加工主轴系统和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安装在回转工作台的其余五个对应的加工工位上。一次装夹就能够完成五道加工工序,减少因工件多次装夹带来的误差,能够提高连杆加工精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杆杆盖六工位专机,包括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1),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2),倒角加工主轴系统(3),钻孔加工主轴系统(4),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5)和连杆定位夹具(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转工作台(7),回转工作台(7)为一种具有六工位的回转工作台,回转工作台(7)的各个工位上均安装有夹具(6),其中一个工位为装夹工位,粗铣结合面主轴系统(1),铣外侧台阶面主轴系统(2),倒角加工主轴系统(3),钻孔加工主轴系统(4)和精铣结合面主轴系统(5)安装在回转工作台(7)的其余五个对应的加工工位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玉田,
申请(专利权)人:薛玉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