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箱形柱纵向焊接生产线,属建材机械设备的制造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用箱形柱纵向生产线的输送辊道分别置于基座的两边,存在生产线运行流通不畅、各加工点加工能力不均衡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保障生产线流转通畅,各加工点加工能力均衡的箱形柱纵向焊接生产线。本技术为箱形柱纵向焊接生产线,包括基座,分别置于基座两边依次排列的两套带组立机的组立机辊道,4套暂置辊道,8套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基座的中部同时设有9套带移钢机的中间辊道。所述的8套工作平台上可分别设有两套CO2气体保护焊接机,两套埋弧焊接机,两套钻孔机,两套电渣焊接机。所述的中间辊道上还可设有翻转机。所述的中间辊道上还可设有端面铣床。本技术通过在箱形柱纵向焊接生产线的中部设置9套中间辊道,且各加工点均未占用中间辊道,保障了整条生产线的流转通畅,同时各加工点加工能力均衡。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主要由基座43,分别置于基座43两边依次排列的两套带组立机2、41的组立机辊道1、42,4套暂置辊道3、40、6、39,8套工作平台11、37、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形柱纵向焊接生产线,包括基座(43),分别置于基座(43)两边依次排列的两套带组立机(2)、(41)的组立机辊道(1)、(42),4套暂置辊道(3)、(40)、(6)、(39),8套工作平台(11)、(37)、(14)、(34)、(19)、(31)、(24)、(28),其特征在于基座(43)的中部同时设有9套带移钢机(5)、(36)、(33)、(30)、(27)的中间辊道(4)、(8)、(9)、(12)、(16)、(17)、(20)、(22)、(2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陈慧萍,倪文军,蔡雷军,王阿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