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风电塔筒的检修装置,具体为一种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廉的风电塔筒外用升降机。其包括升降轨道(1),支撑框架(2),上行走平台(3)和驱动装置;升降轨道(1)由若干一侧设置有齿条的齿轨头尾依次连接组成,通过连接件(4)与塔筒固定连接;支撑框架(2)上方设置有上行走平台(3);驱动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支撑框架(2)上的电动机(5)、减速机(6)、制动轮(7)和导向轮(8);制动轮(7)与齿条啮合,导向轮(8)与制动轮(7)相对设置于齿轨的另一侧;电动机(5)通过减速机(6)与制动轮(7)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轻巧,操作快捷,工作空间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风电塔筒的检修装置,具体为一种风电塔筒外用升降机。
技术介绍
风电是风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的简称,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形式。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风电技术装备是风电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风电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激励措施推动本国风电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目前,我国风电技术装备行业已经取得较大成绩,据统计2010年末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预计2012年年底风电并网装机将超过6000万千瓦,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电源。风力发电设备中,所用的风电塔筒就是风力发电的塔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同时吸收机组产生的震动,在风力发电设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现有的对风力发电塔架塔外检修检测是在大型机械、重型机械顶端悬挂吊篮,工作人员乘坐吊篮接近风力发电塔身及翼片进行维修保养。由于吊篮内施工空间狭小,施工高度较高,当风力增强时吊篮摇晃,增加了施工危险和施工难度,对工作人员在体力和精神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直接导致了危险性的上升和施工质量的下降。此外,现有的采用吊篮的施工方法,所需的维修保养时间长,维护成本高昂,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严重阻碍了风力发电设备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所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廉的风电塔筒外用升降机。本技术风电塔筒外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包括升降轨道1,支撑框架2,上行走平台3和驱动装置;所述的升降轨道I由若干一侧设置有齿条的齿轨头尾依次连接组成,通过连接件4与塔筒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2上方设置有上行走平台3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支撑框架2上的电动机5、减速机6、制动轮7和导向轮8 ;制动轮7与齿条啮合,导向轮8与制动轮7相对设置于齿轨的另一侧;电动机5通过减速机6与制动轮7连接。进一步,所述的齿条采用圆弧齿条,齿条两侧的齿轨侧面设置有连接在支撑框架2上的导轮组9。进一步,所述的减速机6采用涡轮蜗杆减速机。进一步,所述的制动轮7上设置有电磁失电制动器。进一步,所述的上行走平台3四周设置有护栏10,在塔筒的轴向投影上,与支撑框架2呈T字型对称设置;在塔筒的径向投影上呈弧形设置,弧形的圆心位于塔筒的内侧。进一步,所述的升降机还包括上行走平台3上设置的包括依次连接的高速球摄像机、硬盘刻录机和显示器的安全监控装置。进一步,所述的升降机还包括下行走平台11;下行走平台11通过连接在支撑框架2下方的安装架12与齿轨垂直设置,一端通过能够上下运动的铰链与安装架12上的垂直轴销连接,上方通过拉杆13与支撑框架2铰接;下行走平台11,连接为一体的支撑框架2和安装架12,以及拉杆13相互连接后形成三角形结构。更进一步,所述的下行走平台11上还设置有铰接的辅助拉杆14,连接上行走平台3的爬梯15以及固定设置的拉筋16 ;辅助拉杆14与拉杆13铰接;拉筋16 —端设置在下行走平台11的自由端,另一端通过卷扬机17设置在上行走平台上3。本技术风电塔筒外用升降机,对比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如下所述。I)通过能够由齿轨进行分解和组装的升降轨道1,使升降机能够稳定的利用连接件4附加在塔筒上;支撑框架2结构简单,携带轻便,不但便于运输,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而且安装设置也不影响塔筒的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轻巧和快捷。2)利用驱动装置和轨道架I之间的啮合,使检修、检测平台能够平稳的上下运动,同时通过制动轮7保证上行走平台3静止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通过涡轮蜗杆减速机能够实现高传动效率的同时起到自锁作用,保证了其使用的安全性;结构紧凑,承载能力高,工作平稳。3)经设置的安全监控装置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和录像,对施工进度的实时控制,并对施工过程中的超载警报事件进行录像、查询和回放,也保证了对突发事件过程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4)采用对称设置的上行走平台3和设置在支撑框架2下方的下行走平台11扩展了升降机能够提供的工作空间和范围,能够通过将垂直轴销拆卸后进行折叠,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劳动强度小,在进行作业时也无需大型设备和机械的辅助,还能够实现对翼片的清洁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例中所述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结构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升降轨道I,支撑框架2,上行走平台3,连接件4,电动机5,减速机6,制动轮7,导向轮8,导轮组9,护栏10,下行走平台11,安装架12,拉杆13,辅助拉杆14,爬梯15,拉筋16,卷扬机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和描述。本技术风电塔筒外用升降机,如图1所示,其包括升降轨道1,支撑框架2,上行走平台3和驱动装置;升降轨道I由若干一侧设置有齿条的齿轨头尾依次连接组成,通过连接件4与塔筒固定连接;支撑框架2上方设置有上行走平台3 ;驱动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支撑框架2上的电动机5、减速机6、制动轮7和导向轮8 ;如图4所示,制动轮7与齿条啮合,如图2所示,导向轮8与制动轮7相对设置于齿轨的另一侧,通过对齿轨的压紧来调整制动轮7与齿轨间的间隙,使制动轮7与齿轨能够稳定的啮合;电动机5通过减速机6与制动轮7连接,为其提供动力上升和下降的动力,通过制动轮7和齿条之间的啮合,本优选实施例中同时设置有两个制动轮7,如图1所示,减速机6与下方的制动轮7连接,起到主动轮的作用,上方的制动轮7起到从动轮的作用;实现机械传动,稳定快速,安全可靠。其中,如图2所不,齿条米用圆弧齿条,如图1、图3和图5所不,齿条两侧的齿轨侧面设置有连接在支撑框架2上的导轮组9,用于对支撑框架2以及安装架12的上驶和下行时进行引导。减速机6采用涡轮蜗杆减速机,能够保证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或机械问题,升降机也会停止在这个位置上,从而避免坠落事故的发生。制动轮7上设置有电磁失电制动器,当电源切断时,电磁失电制动器开始运转,制动轮7实现制动,通电时又恢复运动,为升降机提供动力;即使电源线被切断或停电时,因有此制动器也能够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其中,如图1所示,上行走平台3四周设置有护栏10,如图2所示,上行走平台3在塔筒的轴向投影上,与支撑框架2呈T字型对称设置;如图3所示,上行走平台3在塔筒的径向投影上呈弧形设置,弧形的圆心位于塔筒的内侧,不仅保证了工作空间,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贴近塔筒外侧,从而完成清洁、检测和维护工作。其中,检修、检测平台还包括上行走平台3上设置的包括依次连接的高速球摄像机、硬盘刻录机和显示器的安全监控装置;能够通过安全监控装置,实现对突发性事件,及超载报警事件进行录像、查询和回放;方便定位浏览各监控点视频,还能够实现实时日期和时钟视频叠加功能,保证突发事件过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其中,如图1和图3所示,升降机还包括下行走平台11 ;下行走平台11通过连接在支撑框架2下方的安装架12与齿轨垂直设置,一端通过能够上下运动的铰链与安装架12上的垂直轴销连接,上方通过拉杆13与支撑框架2铰接;下行走平台11,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风电塔筒外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包括升降轨道(1),支撑框架(2),上行走平台(3)和驱动装置;所述的升降轨道(1)由若干一侧设置有齿条的齿轨头尾依次连接组成,通过连接件(4)与塔筒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2)上方设置有上行走平台(3);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支撑框架(2)上的电动机(5)、减速机(6)、制动轮(7)和导向轮(8);制动轮(7)与齿条啮合,导向轮(8)与制动轮(7)相对设置于齿轨的另一侧;电动机(5)通过减速机(6)与制动轮(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塔筒外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包括升降轨道(1),支撑框架(2),上行走平台(3)和驱动装置;所述的升降轨道(I)由若干一侧设置有齿条的齿轨头尾依次连接组成,通过连接件(4)与塔筒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2)上方设置有上行走平台(3);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支撑框架(2)上的电动机(5)、减速机(6)、制动轮(7)和导向轮(8);制动轮(7)与齿条啮合,导向轮(8)与制动轮(7)相对设置于齿轨的另一侧;电动机(5)通过减速机(6)与制动轮(7)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外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采用圆弧齿条,齿条两侧的齿轨侧面设置有连接在支撑框架(2 )上的导轮组(9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外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机(6)采用涡轮蜗杆减速机。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外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轮(7)上设置有电磁失电制动器。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外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行走平台(3)四周设置有护栏(10),在塔筒的轴向投影上,与支撑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向辉,黄军威,张晓春,高建林,陈绍娟,李建斌,王耀辉,张青,郭云霞,张新春,蒋双仙,刘小荣,马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建投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