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登塔装备,包括导轨及登塔设备,导轨固定于输电线路铁塔上,为登塔设备提供运行的轨道;其中,导轨由支撑架及多个相互拼接的标准节组成;所述标准节与所述支撑架之间通过U型环相连接;所述登塔设备包括设备机体、蓄电池、驱动单元、机体固定件以及脚踏板;所述蓄电池、驱动单元、机体固定件以及脚踏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设备机体上;其中,所述脚踏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设备机体连接,为操作人员提供站立平台;所述蓄电池用于为所述驱动单元提供动力源,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登塔设备在所述导轨上运行,且所述机体固定件用于引导所述登塔设备沿着所述导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中的输电铁塔的电力检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检修的登塔装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越来越高,输电铁塔的高度也越来越高,给输电线路的登塔检修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为了解决高塔攀登作业所带来的难题,改善登塔检修作业手段和作业环境,近些年来,陆续在一些大型的跨江铁塔上尝试安装使用了载人升降设备,从结构和功能上主要分为井式电梯、施工升降机和铁塔攀爬机三种。井式电梯和施工升降机是将现有的设备经过简单改造后安装在铁塔上的,这类设备自重达到了广2吨,只能作为固定设施安装在铁塔下,铁塔周边需要建设围墙、房屋等设施,供工作人员看守保护设备。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运行,发现井式电梯和施工升降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最终仅在少量铁塔上试应用。其缺陷主要表现为①设备造价昂贵;井式电梯和施工升降机都需要沿铁塔高度安装一条导轨才能使用,安装此类设备的铁塔高度一般都在200米以上,导轨的长度也将超过200米。对于一基高度为200米的铁塔,安装井式电梯或施工升降机及其导轨的价格将超过300万元。②设备对铁塔安全性影响非常大;由于井式电梯和施工升降机的体型较大,设备导轨的结构尺寸也非常大,增加了铁塔整体的挡风面积,给铁塔安全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果要安装使用此类设备,必须对铁塔的结构进行加强,间接的增加了铁塔自身的造价。③现场需要配备电源;井式电梯和施工升降机需要使用独立的外接电源,由于输电铁塔基本上都建设在地理位置复杂偏僻的区域,如果单独为使用设备而架设一条输电线路,又将进一步推高工程的造价。④使用维护成本高昂。由于井式电梯和施工升降机是在野外使用,作为塔下的固定设备,需要驻守专人看护,增加了额外的人力成本。此外,作为露天放置的设备,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破坏,现场维护保养条件较差,检修维护工作异常频繁繁琐,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难以保证,造成维护成本闻昂。鉴于上述设备的使用缺陷,研制出一种载人升降设备一铁塔攀爬机。现有配合攀爬机的设备都使用了箱体式的吊笼结构,作业人员在吊笼内操作设备。这种结构形式有以下缺点①吊笼重量大带来了运输不便、安装不便、对铁塔影响大、对导轨架结构要求高等问题,降低了设备的整体性能。②吊笼结构复杂电梯和施工升降机作为民用设备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乘员的主观感受,因此,电梯和施工升降机都设计成了封闭式吊笼,以减少设备噪音、恐高等因素对乘员的影响。但是,对于电力行业的检修维护人员,都是受过专业的高空带电作业培训,高空作业对他们没有任何心理影响,封闭式的吊笼结构对于电力行业的使用需求来说有些画蛇添足,反而因为结构的复杂而增加重量,给作业人员带来各种不便。③吊笼结构设计呆板现有 设备的吊笼采用了固定式的框架结构,体积大,占用运输空间大,现有的运输车辆难以利用,需要使用大型的运输车辆,给日常的检修维护工作带来了难题。综上所述,井式电梯、施工升降机和铁塔攀爬机等设备,均无法满足电力行业中普通线路上输电铁塔对登塔装备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井式电梯、施工升降机和铁塔攀爬机等设备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登塔装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登塔装备,包括导轨及登塔设备,所述导轨固定于输电线路铁塔上,为所述登塔设备提供运行的轨道;其中,所述导轨由多个支撑架及多个相互拼接的标准节组成;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在同一结构面上布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支撑管和用于连接所述两个支撑管的连接角钢;所述多个支撑架之间的对接处通过法兰进行连接;所述标准节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一个外侧面上,通过U型环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所述登塔设备包括设备机体、蓄电池、驱动单元、机体固定件以及脚踏板;所述蓄电池、驱动单元、机体固定件以及脚踏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设备机体上;其中,所述脚踏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设备机体连接,为操作人员提供站立平台;所述蓄电池用于为所述驱动单元提供动力源,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登塔设备在所述导轨上运行,且所述机体固定件用于引导所述登塔设备沿着所述导轨运行。优选地,所述标准节包括导向架和齿条,所述导向架对应于所述支撑架,包含同一结构面上布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向圆管,所述两个导向圆管之间通过角钢进行连接;其中,所述齿条包括销齿、夹板、铆钉和齿条固定件;所述销齿铆装在所述夹板上预留的通孔内,所述齿条固定件与所述夹板通过所述铆钉进行铆装连接;所述导向架和所述齿条之间通过所述齿条固定件上的通孔用螺栓进行连接。优选地,所述导向圆管为无缝钢管,每一无缝钢管两端的内径不同;当两个标准节进行连接时,可将一标准节的导向圆管的内径较小的一端套入到另一标准节的导向圆管的内径较大的一端,实现无缝连接。优选地,所述登塔设备还包括电气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机体上,用于控制所述登塔设备的运行。优选地,所述登塔设备还包括制动单元和行程开关;所述制动单元固定在所述设备机体上,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接,用于当所述登塔设备需要停止或者动力故障时自动制动,防止所述登塔设备坠落;所述行程开关固定在所述设备机体的上端部,当所述登塔设备运行到设定位置时,自动停止。优选地,所述登塔设备还包括扣环,设置在距离所述脚踏板一定距离的位置,所述操作人员在工作时将所述扣环与安全带扣紧连接。优选地,所述登塔设备还包括防坠安全器,设置在所述设备机体上,当所述登塔设备发生坠落时,所述防坠安全器自动动作,将所述登塔设备停在所述导轨上。优选地,所述登塔设备还包括动力轮,设置在所述设备机体的底部,用于方便拖动所述登塔设备。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齿轮、齿轮端盖、套筒、连接法兰、减速器和电机;其中,所述套筒与所述减速器通过平键连接,所述套筒上的开键槽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并通过螺栓将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器、所述制动单元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法兰将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设备机体使用螺栓紧固连接。优选地,所述机体固定件包括上端固定件和下端固定件;所述上端固定件包括一上端导向轮支撑件和上端后导向轮;所述下端固定件包括一下端导向轮支撑件、下端前导向轮和下端后导向轮;所述上端后导向轮固定在对应的上端导向轮支撑架上,所述下端前·导向轮和下端后导向轮固定在对应的下端导向轮支撑架上;其中,所述上端固定件设置在与所述扣环水平的位置处,所述下端固定件设置在与所述脚踏板水平的位置处。优选地,所述脚踏板为可折叠结构,不使用时,可将登塔设备的的脚踏板向上45°折叠。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登塔装备,与现有的登塔装备相比,其机体结构简单,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且模块化的设备结构便于组装、安装和拆卸,适用于不同地区应用。并且,可折叠的机体结构便于存放和运输,更有利于设备的防腐和维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登塔装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轨的一个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标准节中的齿条的局部放大图;图5和图6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登塔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及登塔设备,所述导轨固定于输电线路铁塔上,为所述登塔设备提供运行的轨道;其中,所述导轨由多个支撑架及多个相互拼接的标准节组成;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在同一结构面上布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支撑管和用于连接所述两个支撑管的连接角钢;所述多个支撑架之间的对接处通过法兰进行连接;所述标准节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一个外侧面上,通过U型环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所述登塔设备包括设备机体、蓄电池、驱动单元、机体固定件以及脚踏板;所述蓄电池、驱动单元、机体固定件以及脚踏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设备机体上;其中,所述脚踏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设备机体连接,为操作人员提供站立平台;所述蓄电池用于为所述驱动单元提供动力源,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登塔设备在所述导轨上运行,且所述机体固定件用于引导所述登塔设备沿着所述导轨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骏,徐德录,李学斌,王志军,杨军宁,傅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