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登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097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登塔设备,包括:机体本体(1)和踏板(2),其中,机体本体(1)与踏板(2)通过旋转轴连接,其中,机体本体(1)包括:第一固定孔(3)、第一旋转孔(4)、第二固定孔(5)、折叠固定孔(6),踏板(2)包括:第三固定孔(7)、第二旋转孔(8)、第四固定孔(9),当可折叠登塔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机体本体(1)与踏板(2)通过旋转轴成L型连接,踏板(2)供登塔人员站立,第一固定孔(3)与第三固定孔(7)固定,第一旋转孔(4)与第二旋转孔(8)固定,第二固定孔(5)与第四固定孔(9)固定;当可折叠登塔设备未处于工作状态时,踏板(2)通过旋转轴与机体本体(1)折叠放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折叠登塔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越来越高,输电铁塔的高度也越来越高,这给输电线路的登塔检修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为了解决高塔攀登作业所带来的难题,改善登塔检修作业手段和作业环境,近些年来,陆续在一些大型的跨江铁塔上尝试安装使用了载人升降设备,从结构和功能上主要分为井式电梯、施工升降机和铁塔攀爬机三种。井式电梯和施工升降机是将现有的设备经过简单改造后安装在铁塔上的,这类设备自重达到了 I 2吨,只能作为固定设施安装在铁塔下,铁塔周边需要建设围墙、房屋等设施,供工作人员看守保护设备。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运行,发现井式电梯和施工升降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例如,设备造价昂贵、设备对铁塔安全性影响较大、现场需要配备电源、使用维护成本高昂,最终仅在少量铁塔上试应用。而铁塔攀爬机具有小巧轻便、可拆卸、易运输等特点,降低了设备对铁塔安全性的影响,解决了造价高昂、维护保养不便等问题。铁塔攀爬机的出现基本上解决了 120米以上高度的输电铁塔的登塔检修作业需求,但是,除了这些大型的超高铁塔,更多铁塔的高度在120米以下。这些铁塔自身强度较低,无法承受上述设备给铁塔增加的载荷,同时,这类铁塔的数量庞大,上述设备的造价又相对较高,如果普及使用,成本太高。并且,现有的载人升降设备采用箱体式吊笼结构,作业人员在吊笼内操作设备,这种封闭式的吊笼结构对于电力行业的使用需求来说有些画蛇添足,反而因为结构的复杂而增加重量,给作业人员带来各种不便,且体积大、运输困难。综上所述,目前的载人升降设备均无法满足电力行业中普通线路上输电铁塔对登塔设备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登塔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载人升降设备无法满足电力行业中普通线路上输电铁塔对登塔设备的使用要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登塔设备,所述的可折叠登塔设备包括:机体本体I和踏板2,其中,所述机体本体I与所述踏板2通过旋转轴连接,其中,所述机体本体I包括:第一固定孔3、第一旋转孔4、第二固定孔5、折叠固定孔6,所述踏板2包括:第三固定孔7、第二旋转孔8、第四固定孔9,当所述可折叠登塔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机体本体I与所述踏板2通过旋转轴成L型连接,所述踏板2供登塔人员站立,所述第一固定孔3与所述第三固定孔7固定,所述第一旋转孔4与所述第二旋转孔8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孔5与所述第四固定孔9固定;当所述可折叠登塔设备未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踏板2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机体本体I折叠放置。优选地,当所述可折叠登塔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孔3与所述第三固定孔7通过销钉固定,所述第一旋转孔4与所述第二旋转孔8通过销钉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孔5与所述第四固定孔9通过销钉固定。当所述可折叠登塔设备未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踏板2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机体本体I折叠放置,所述第一旋转孔4与所述第二旋转孔8固定,所述折叠固定孔(6)与所述第四固定孔(9)同轴。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至少之一,通过可折叠登塔设备的成L型工作状态的机体本体与踏板,可以使得工作人员直接站立在踏板上就可以登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载人升降设备的造价高、体积大等缺点,通过本技术,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登塔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折叠登塔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折叠登塔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折叠登塔设备非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折叠登塔设备非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登塔设备。 图1、图2是可折叠登塔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示意图,图3、图4是可折叠登塔设备非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该可折叠登塔设备包括:机体本体I和踏板2,机体本体I与踏板2通过旋转轴连接,其中:机体本体I包括:第一固定孔3、第一旋转孔4、第二固定孔5、折叠固定孔6 ;踏板2包括:第三固定孔7、第二旋转孔8、第四固定孔9。当可折叠登塔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机体本体I与踏板2通过旋转轴成L型连接,机体本体I为设备的主要受力部件,所有的电气部件安装在它上面,踏板2供登塔人员站立。图2是可折叠登塔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孔3与第三固定孔7固定,第一旋转孔4与第二旋转孔8固定,第二固定孔5与第四固定孔9固定,由于固定重合的缘故,因此,图中同时标记了第一固定孔3与第三固定孔7、第一旋转孔4与第二旋转孔8、第二固定孔5与第四固定孔9。优选地,上述第一固定孔3与第三固定孔7通过销钉固定,第一旋转孔4与第二旋转孔8通过销钉固定,第二固定孔5与第四固定孔9通过销钉固定。当可折叠登塔设备未处于工作状态时,踏板2通过旋转轴与机体本体I折叠放置。如图3、4所示,当踏板2通过旋转轴与机体本体I折叠放置时,机体本体I上的第一旋转孔4和踏板2上的第二旋转孔8可以依然通过销钉进行固定,拔出机体本体I上的第一固定孔3、第二固定孔5和踏板2上的第三固定孔7、第四固定孔9处的固定销钉,以第一旋转孔4或第二旋转孔8处的固定销钉为旋转轴转动踏板2,使机体本体I上的折叠固定孔6与脚踏板2上的第四固定孔9同轴,并使用销钉固定,这样设备就完成了折叠。通过可折叠登塔设备的成L型工作状态的机体本体与踏板,可以使得工作人员直接站立在踏板上就可以登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载人升降设备的造价高、体积大等缺点,通过本技术,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登塔操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登塔设备机体结构具备以下优点:( I)该结构对铁塔安全性影响小;( 2 )该结构造价低,经济性好;(3)该结构重量轻,可以折叠,且体型较小,对运输空间要求小,在条件恶劣的地理环境中可以方便运输,比如高原地区、丘陵地区。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登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折叠登塔设备包括: 机体本体(I)和踏板(2 ),其中,所述机体本体(I)与所述踏板(2 )通过旋转轴连接,其中, 所述机体本体(I)包括:第一固定孔(3)、第一旋转孔(4)、第二固定孔(5)、折叠固定孔(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登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折叠登塔设备包括:机体本体(1)和踏板(2),其中,所述机体本体(1)与所述踏板(2)通过旋转轴连接,其中,所述机体本体(1)包括:第一固定孔(3)、第一旋转孔(4)、第二固定孔(5)、折叠固定孔(6),所述踏板(2)包括:第三固定孔(7)、第二旋转孔(8)、第四固定孔(9),当所述可折叠登塔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机体本体(1)与所述踏板(2)通过旋转轴成L型连接,所述踏板(2)供登塔人员站立,所述第一固定孔(3)与所述第三固定孔(7)固定,所述第一旋转孔(4)与所述第二旋转孔(8)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孔(5)与所述第四固定孔(9)固定;当所述可折叠登塔设备未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踏板(2)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机体本体(1)折叠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全拜建仁吴扬张鹏董捷梁亮郭瑞红周斌王志军李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