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93553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包括油箱、双联举升泵、过滤器、液压控制举升系统及举升缸,双联举升泵将油箱内的液压油经过滤器合流形成合流点输送到液压控制举升系统,通过控制液压控制举升系统控制举升缸工作;在过滤器和回油箱之间设有第一插装阀,第一插装阀上连接有第一控制阀;在过滤器和合流点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提高了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的安全性能,更好的保护了液压举升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用自卸车,特别是矿用自卸车的液压举升系统。
技术介绍
矿用自卸车主要用于短距离的运输及装卸矿石,为了便于装卸,自卸车的货箱能够翻转,其翻转的动作通常是由液压系统来实现的。现有的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包括油箱、转向泵、举升泵、举升阀、多路阀、两个多级举升油缸以及管路。如在专利号为201020507564.1申请日为2010年8月18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3月16日披露了一种重型矿用自卸车举升控制系统,包括油箱、举升泵、转向泵,所述系统还包括多路阀、举升阀块,所述多路阀包括负荷传感油路,系统还包括带有负荷传感油口的负荷传感转向泵;多路阀负荷传感油路与负荷传感转向泵的负荷传感油口连接。上述系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能根据负载的需要来提供流量,总有部分的油液通过溢流的方式回到油箱,这些油液都是在一定的负载下溢流的,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溢流功率损失。但是,由于本系统的举升是通过举升泵和转向泵通过完成,当需要转向时,由于转型泵的油压提供给了转向动作,则不可以实现举升动作,同理,一旦转向泵失效,则但靠举升泵也无法实现举升。再有,当举升的负荷过大时,则此系统不具有安全保护措施,容易损坏本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提高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的安全性能,更好的保护液压举升系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包括油箱、双联举升泵、过滤器、液压控制举升系统及举升缸,双联举升泵将油箱内的液压油经过滤器合流形成合流点输送到液压控制举升系统,通过控制液压控制举升系统控制举升缸工作;在过滤器和回油箱之间设有第一插装阀,第一插装阀上连接有第一控制阀;在过滤器和合流点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作为具体化,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插装阀a、插装阀b、插装阀C、插装阀d、控制阀a、控制阀b、控制阀c及控制阀d ;插装阀a的进油口与合流点连接,插装阀a的出油口与举升缸进油口连接,插装阀a的出油口还与插装阀b的进油口连接,控制阀a控制插装阀a的工作;插装阀b的出油口与回油箱连接,控制阀b控制插装阀b工作;插装阀c的进油口与插装阀d的进油口连接,插装阀的出油口与回油箱连接,控制阀c控制插装阀c的工作;插装阀d的进油口与举升缸连接,插装阀d的出油口与回油箱连接,控制阀d控制插装阀d的工作。作为改进,在举升缸的输出端上设有平衡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第一控制阀和第一插装阀,此第一插装阀相当于溢流阀,当自卸车在实现举升动作时,一旦负荷过大,则控制第一控制阀动作,使第一插装阀打开,从而实现泄压的目的,以提高安全使用性能,有效的保护了本技术的液压举升系统。由于举升过程是通过双联举升泵单独实现,不需要转向泵的参与,举升动作和转向动作可单独同时进行,因此,举升和转向互不受干扰。所述的平衡阀能压缓冲平衡其自重和负载并提高液压缸或垂直运动工作部件的运动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液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包括油箱1、双联举升泵2、高压过滤器3、单向阀4、第一插装阀5、第一控制阀6、平衡阀7、液压控制举升系统及举升缸8。在本技术中,双联举升泵2为两个出油口,形成双联泵,第一插装阀5为两个,第一控制阀6 —一对应控制一第一插装阀5。所述的第一控制阀6由二位二通换向阀和溢流阀组成,在本技术中,第一插装阀5为溢流阀。如图1所示,双联举升泵2将油箱I内的液压油通过高压过滤器3输送到单向阀4中,经单向阀4后,两路液压油合流并形成合流点。第一插装阀5的输入口与高压过滤器3输出口连接,第一插装阀5的输出端与回油箱连接,在本技术中,回油箱即是油箱1,所述的第一插装阀5通过第一控制阀6控制开闭。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插装阀a、插装阀b、插装阀C、插装阀d、控制阀a、控制阀b、控制阀c及控制阀d ;插装阀a的进油口与合流点连接,插装阀a的出油口与举升缸8进油口连接,插装阀a的出油口还与插装阀b的进油口连接,控制阀a控制插装阀a的工作;插装阀b的出油口与回油箱I连接,控制阀b控制插装阀b工作;插装阀c的进油口与插装阀d的进油口连接,插装阀的出油口与回油箱I连接,控制阀c控制插装阀c的工作;插装阀d的进油口与举升缸8连接,插装阀d的出油口与回油箱I连接,控制阀d控制插装阀d的工作。所述的控制阀a和控制阀d均由二位二通换向阀组成。所述的控制阀b和控制阀d由换向阀组成。在举升缸8的输出端上设有平衡阀7。本技术的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能实现油缸举升、油缸保持、油缸浮动和油缸下降动作。其过程分别是。在举升时,控制阀a和第一控制阀6通电,控制阀d、控制阀b和控制阀c关闭,SP举插装阀a接通,插装阀c接通,第一插装阀5通电关闭。举升油液的组成是:油箱I一双联举升泵2—高压过滤器3—单向阀4一插装阀a—举升缸无杆腔一举升有杆腔一平衡阀7—插装阀c一油箱I。当举升缸8举升到终点时,货箱触碰行程开关9,第一插装阀5打开,实现溢流,停止对举升的供油。液压油从举升缸有杆腔经过平衡阀7,通过插装阀c返回油箱I。油缸保持状态时,第一控制阀6、控制阀a、控制阀b、控制阀c和控制阀d均没有通电;插装阀a、b、c、d均未打开,第一控制阀6接通,液压泵压入的油通过第一插装阀5返回油箱I。油缸浮动状态时,控制阀b和c通电,插装阀b和c接通,油缸靠重力下降。液压油从插装阀b返回油箱I。 动力下降时,控制阀d和其中一第一控制阀6通电,其他控制阀断电,插装阀a断开,插装阀d接通,液压油由双联举升泵2—高压过滤器3—单向阀4一插装阀d—平衡阀7—举升缸有杆腔一插装阀b流回油箱I。双联举升泵2通过其中一第一插装阀5接通,直接回油箱1,减少能量损失,即下降过程只是双联举升泵2的其中一个供油,另一个直接回油箱I。在本技术中,由于设置了第一控制阀6和第一插装阀5,此第一插装阀5相当于溢流阀,当自卸车在实现举升动作时,一旦负荷过大,则控制第一控制阀6动作,使第一插装阀5打开,从而实现泄压的目的,以提高安全使用性能,有效的保护了本技术的液压举升系统。如图1所示,由于举升过程是通过双联举升泵2单独实现,转向泵10单独实现转向,不需要转向泵10的参与,举升动作和转向动作可单独同时进行,因此,举升和转向互不受干扰。所述的平衡阀7能压缓冲平衡其自重和负载并提高液压缸或垂直运动工作部件的运动稳定性。权利要求1.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包括油箱、双联举升泵、过滤器、液压控制举升系统及举升缸,双联举升泵将油箱内的液压油经过滤器合流形成合流点输送到液压控制举升系统,通过控制液压控制举升系统控制举升缸工作;其特征在于:在过滤器和回油箱之间设有第一插装阀,第一插装阀上连接有第一控制阀;在过滤器和合流点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插装阀a、插装阀b、插装阀C、插装阀d、控制阀a、控制阀b、控制阀c及控制阀d ;插装阀a的进油口与合流点连接,插装阀a的出油口与举升缸进油口连接,插装阀a的出油口还与插装阀b的进油口连接,控制阀a控制插装阀a的工作;插装阀b的出油口与回油箱连接,控制阀b控制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包括油箱、双联举升泵、过滤器、液压控制举升系统及举升缸,双联举升泵将油箱内的液压油经过滤器合流形成合流点输送到液压控制举升系统,通过控制液压控制举升系统控制举升缸工作;其特征在于:在过滤器和回油箱之间设有第一插装阀,第一插装阀上连接有第一控制阀;在过滤器和合流点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黄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