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角成形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14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负角成形模,具有:下半模和上半模,滑动靠模包括侵入成形部并可滑动地与旋转靠模相对,在下半模设置自动拉回机构,工件放置在下半模的支承部,在旋转靠模的侵入成形部和滑动靠模的侵入成形部,滑动靠模通过滑动成形该工件,自动拉回机构在成形操作后将旋转靠模旋回以允许从下半模取出工件;其中,该旋转靠模具有2个端部,每个端部包括从其凸出的支承轴,该支承轴由下半模支承以可旋转地支承该旋转靠模,在下半模和旋转靠模设置用于固定旋转靠模的轴向位置的定位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金属板进行成形加工的负角成形模。在这里,负角成形模用于在比上半模的直线向下行程线更进入到下半模的位置进行的成形。假设工件为金属板,如要对该工件进行负角成形,将其形成为具有比上半模的直线向下行程线更进入到下半模的部分的形状,通常通过使用滑动靠模来进行。按照现有金属板工件的侵入成形工艺,将工件放置在下半模,并使上半模垂直下降。此时,上半模的主动靠模(Cam)驱动下半模的从动靠模,从侧面对该工件进行成形。在完成成形并使上半模上升后,由弹簧拉回主动靠模。在上述配置中,从侧面滑动到工件上的从动靠模具有一体形成的成形部,该成形部具有与成形后的工件相同的形状。然而,下半模必须允许工件在成形后从下半模取出,出于这一原因,用于进行该侵入成形的下半模的部分必须可分离以进行拉回动作,或者其尾部必须被切掉,以便工件可被朝前移动并取出。如果侵入程度小,则这并不带来严重问题。然而,如果侵入程度大,或者例如从金属板形成汽车前立柱外壳那样,将工件成形为具有槽形断面的长架,则问题变严重。具体地说,由于工件的槽宽小,如果与该槽相应的下半模的部分分开或切掉,则不能光滑地形成该从动靠模的成形部。此外,下半模的强度下降。因此,不能进行光滑形状的侵入成形。另外,成形后的产品具有必须修正的扭曲或变形。然而,例如许多汽车部件用于形成汽车外壳,如侧板、翼子板、车顶、发动机罩、车尾行李箱盖、门板、前立柱外壳等,这些部件具有三维面或线,因此实际上不能在成形后进行修正。在安装这些汽车金属板部件的过程中,如果这些部件产生扭曲或变形,则难以将其安装在一起。不解决该问题,就不能使成形的金属板产品保持要求水平的产品精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有这样的配置,即,将上半模的直线向下行程转换成旋转靠模的旋转运动,以进行旋转从而形成比上半模的直线向下行程线更进入到下半模中的部分。在该配置中,进行该成形操作后,该旋转靠模被旋回到可将完成的工件从下模取出的状态。该配置将在下面详细说明。具体地说,如图9-附图说明图12所示,负角成形模包括下半模102和上半模103,该下半模102包括用于放置工件W的支承部101,该上半模103直线下降到下半模102以进行压力加工成形工件W。下半模102可旋转地设置有支承于朝上开口的轴向槽104的旋转靠模106。该轴向槽104具有接近支承部101的部分,形成有位于比上半模103的行程线更往里的位置的侵入成形部105。该下半模102可回转地支承旋转靠模106。上半模103设置有与旋转靠模106相向的滑动靠模108,并设置有侵入成形部107。下半模还设置有自动拉回机构109,该自动拉回机构109用于将旋转靠模106移回到在成形后允许将工件W从下半模102取出的状态。放置于下半模102的支承部101的工件W由旋转靠模106的侵入成形部105和滑动靠模108的侵入成形部107成形。该工件W通过旋转靠模106的旋转运动和滑动靠模108的滑动运动形成。在成形后,自动拉回机构109将旋转靠模106旋回,允许工件W从下半模102中取出。下面说明该负角成形模的操作。首选,如图9所示,上半模103位于其上死中心。在这一阶段,工件W放置在下半模102的支承部101。旋转靠模106由自动拉回机构109保持在其拉回位置。然后,上半模103开始下降,先如图10所示那样,由滑动靠模108的一表面接触旋转板111,并不导致滑动靠模108与旋转靠模106的侵入成形部105干涉,如图10所示那样使旋转靠模106顺时针旋转,从而将旋转靠模106转到成形位置。然后,垫块110压在工件W上。当上半模103继续下降时,朝半模外受到弹性力作用的滑动靠模108沿左侧方向反抗螺旋弹簧112的弹性力开始滑动。该状态示于图11中。如图11所示,受到旋转的旋转靠模106的侵入成形部105和滑动靠模108的侵入成形部107进行工件W的成形。侵入成形后,上半模103开始上升。由螺旋弹簧112朝该半模外侧施加弹性力的滑动靠模108如图12所示那样朝右侧方向移动,并继续上升而不与进行侵入成形后的工件W干涉。另一方面,释放滑动靠模108对旋转靠模106的保持,从而由自动拉回机构109如图12所示那样使旋转靠模106朝左方向旋转。这样,当完成侵入成形后从下半模取出工件W时,可移走工件W而不与旋转靠模106的侵入成形部105干涉。按照上述负角成形工艺,由螺旋弹簧112施加弹性力的滑动靠模108的下表面接触由自动拉回机构109的螺旋弹簧113施加弹性力的旋转板111,沿顺时针方向将旋转靠模106旋转到成形位置,然后,将垫块110压在工件W。由该配置,从垫块110作用于工件W的弹性力很强,可使成形的工件W按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稍旋转。在另一场合,滑动靠模108的螺旋弹簧112的弹性力没有很好地与自动拉回机构109的螺旋弹簧113的弹性力平衡,导致旋转靠模106稍从预定成形位置转出。这些场合有时使得不能形成精确的曲线。例如,有时不能获得1/100mm级别的精度的产品,有时不能获得高质量的负角成形。另外,如图9-图12所示,旋转靠模106由下半模102通过在除轴向槽104之外的部位与该靠模外周直接接触而加以支承。按照该结构,必须对旋转靠模106和支承该旋转靠模106的下半模102的支承部(具有大体圆形断面的孔)进行精确和困难的机加工。另外,由于旋转靠模106的大部分外壁用于由下半模102支承,负角成形模变得大而昂贵。考虑到上述背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这些问题轻微转动导致旋转靠模移出预定成形位置,在工件的曲面形成不希望的台阶,或使得不能形成精确的曲线;难以提供1/100mm级别的精度的产品;不能获得高质量的成形金属板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旋转靠模保持在预定成形位置,从而提供高精度的金属板产品。为了达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角成形模,该负角成形模包括下半模和上半模,该下半模包括用于放置金属板工件的支承部,该上半模直线下降到下半模以成形该工件,在下半模的与进入上半模向下行程线的支承部接近的边缘部形成侵入成形部,在下半模可旋转地设置旋转靠模,滑动靠模具有侵入成形部并可滑动地与旋转靠模相对(opposed),在下半模设置自动拉回机构以将旋转靠模旋回到可在成形操作后允许将工件从下半模取出的位置,工件放置在下半模的支承部,在旋转靠模的侵入成形部和滑动靠模的侵入成形部,滑动靠模通过滑动成形该工件,自动拉回机构在成形操作后将旋转靠模旋回以允许从下半模取出工件;其中,该旋转靠模具有2个端部,每个端部包括从其凸出的支承轴,该支承轴由下半模支承以可旋转地支承该旋转靠模,在下半模和旋转靠模设置用于固定旋转靠模的轴向位置的定位装置。另外,考虑到上述背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这些问题轻微转动导致旋转靠模移出预定成形位置,在工件的曲面形成不希望的台阶,或使得不能形成精确的曲线;难以提供1/100mm级别的精度的产品;不能提高质量的成形金属板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减小侵入成形时旋转靠模的不希望有的运动,将旋转靠模保持在预定成形位置,从而提供高质量的金属板成形产品。为了达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角成形模,该负角成形模包括下半模和上半模,该下半模具有用于放置金属板工件的支承部,该上半模直线下降到下半模以成形该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角成形模,包括下半模和上半模,该下半模包括用于放置金属板工件的支承部,该上半模直线下降到下半模以成形该工件,在下半模的与进入上半模向下行程线的支承部接近的边缘部形成侵入成形部,在下半模可旋转地设置旋转靠模,滑动靠模具有侵入成形部并可滑动地与旋转靠模相对,在下半模设置自动拉回机构以将旋转靠模旋回到可在成形操作后允许将工件从下半模取出的位置,工件放置在下半模的支承部,在旋转靠模的侵入成形部和滑动靠模的侵入成形部处,滑动靠模通过滑动成形该工件,自动拉回机构在成形操作后将旋转靠模旋回以允许从下半模取出工件;其特征在于,该旋转靠模具有2个端部,每个端部包括从其凸出的支承轴,该支承轴由下半模支承以可旋转地支承该旋转靠模,在下半模和旋转靠模设置用于固定旋转靠模的轴向位置的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冈光男
申请(专利权)人:优美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