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内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和模内成形品技术

技术编号:797740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3:14
目的是提供无需成形后的去毛边处理,且无需多余的成形品的留量的模内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将第1模具(1)和第2模具(2)合模,夹住装饰膜(207),在模具内切断装饰膜(207)的转印层(302),在模具的型腔流入树脂(5),将树脂(5)冷却后开模,取出表面具有转印层(302)的模内成形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将装饰膜插入模具内,向上述模具注入树脂进行注射成形,藉此将设置于装饰膜的转印层的图案转印在成形品的表面进行装饰的模内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装饰树脂成形品的表面的方法有镶件成形方法(日文4 >寸一卜成形方法)和模内成形方法。镶件成形方法是指将切断分离成规定形状的装饰膜200如附图说明图12 (a)所示设置于模具100的型腔101,然后如图12(b)所示,从射出口 103a向型腔101射出树脂5,在树脂5 固化后打开模具100取出,藉此如图12(c)所示能够获得表面被装饰膜200装饰的成形品300。装饰膜200由UV硬涂层210和、结合层211和、印刷层210和、粘接层213层叠形成。通过该镶件成形方法,装饰膜200在模具100内的定位困难,装饰膜200在成形品300中的闻精度的定位困难。还有,被埋入制品的装饰I旲200的端部,如图13(a)所不树脂5完全包住,为装饰膜200的端部不露出的完成状态,装饰膜200看似与树脂5牢固地结合,但实际上装饰膜200易剥落。图13(b)为表示装饰膜200的端部的状态的图13(a)的A-A截面图。与此相对,现有的模内成形方法不是像镶件成形方法那样将切断的装饰膜200设置于模具100来进行成形,而是使用图9所示的结构的长尺寸的装饰膜207装饰膜易定位、生产性优于镶件成形方法的模内成形方法中,开模取出的模内成形品会出现所谓的“箔毛边”,该“箔毛边”是指在模内成形品的边缘附着有设置于上述膜的转印层。作为箔毛边的处理方法有在成形后取出成形品后,用人工实施去毛边处理或者成形后使用专用的工具进行处理。模内成形方法所使用的装饰膜207中形成有基膜208、剥离层209、UV硬涂层210、结合层211、印刷层212、粘接层213。该基膜208由PET构成,作用是连续地向模具内供给装饰膜207 ;该剥离层209形成于基膜208上;该UV硬涂层210在转印至成形品后,保护成形品的最表面不受损伤、不沾灰尘等;该结合层211形成于UV硬涂层210上;该印刷层212形成于结合层211上,赋予成形品图案、花样等图案设计;粘接层213形成于印刷层212上,作用是粘接树脂。该装饰膜207的由粘接层213、印刷层212、结合层211、UV硬涂层210构成的部分为转印至成形品的表面的转印层302,剥离层209和基膜208为不转印至成形品的载体层301。图10表示使用了装饰膜207的日本专利文献I的模内成形方法。模具由定模103和动模104构成。工序(a)中,在定模103和动模104之间通过装饰膜207。这时,按照向动模104的型腔104b侧配置基膜208的方式供给装饰膜207。工程(b)中,移动动模104,进行合模。工程(c)中,从定模103的型腔103a注入树脂111,向装饰膜207的粘接层213射出,使模具内的型腔部103a,104b填充树脂111。工程⑷中,树脂111的充填一旦完成,就将成形品121冷却至规定的温度。工程(e)中,移动动模104进行开模。该开模时,从成形品121剥离装饰膜207的载体层301,装饰膜207的转印层302被转印至成形品121,藉此,成形品121的最表面呈被UV硬涂层210覆盖的状态。然后,推出定模103侧的推杆7,将成形品121从模具取出。成形品121由成为最终制品121a的部分和、制品不需要的流道边料121b(日文卞—121b)构成。这样的模内成形方法与镶件成形方法相比,可以实现模具中的转印层302的高精度的定位,但另一方面,成形品121从装饰膜207剥离时,转印层302的一部分在成形品121的周围未完全剥离,不转印到成形品121的一部分转印层302随成形品剥离而粘附残留下来,因此有时产生箔毛边303 (参见图10 (e)的放大图)。 模内成形品的制造时,在不设置流道边料121b以外的多余的留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箔毛边303采取在成形后的后工序中由人工使用割刀等,从成形品121切离的方法。此外,如图11(a)所示,有时在成形品的必要尺寸的外侧设置多余的留量。这时,需要用于将成形品121切离成最终制品121a与不需要的流道边料121b的切断工序。在图11(b)所示的切断工序中,使用切断的专用工具11进行切断。该切断工具11由切断用的刀具I Ia和固定该刀具的台座I Ib构成,将刀具I Ia与成形品121的规定的倾斜面12c相接,从上下夹住,藉此将流道边料部121b从成形品121切除,得到最终制品121a。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開2001-260168号公报专利技术的内容该模内成形方法与镶件成形方法相比,可以实现在模具中的装饰膜的高精度的定位,但是如前所述,有时产生箔毛边303。在模内成形品的制造时,在不设置流道边料121b以外的多余的留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箔毛边303采取在成形后的后工序中由人工使用割刀等,从成形品121切离的方法。此外,如图11(a)所示,有时在成形品的必要尺寸的外侧设置多余的留量。这时,需要用于将成形品121切离成最终制品121a与不需要的流道边料121b的切断工序。图11(b)所示的切断工序中,使用切断的专用工具11进行切断。该切断工具11由切断用的刀具Ila和固定该刀具的台座Ilb构成,将刀具Ila与成形品121的规定的倾斜面12c相接,从上下夹住,藉此将流道边料部121b从成形品121切除,得到最终制品121a。这样,现有的模内成形方法中为了处理箔毛边303,必须有用于在成形后进行成形品的箔毛边处理的后工序,此外难以仅处理箔毛边303时,采取通过对成形品的尺寸取余量来进行成形,切去成形品的周围以进行去毛边处理的方法等,由此,造成后处理成本、材料损耗所引起的制造成本,成本增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无需成形后的去毛边处理,且无需多余的成形品的留量的模内成形品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模内成形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在第I模具和第2模具之间配置具有载体层和转印层的装饰膜,将所述第I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合模,夹住所述装饰膜,以由所述第I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夹住所述装饰膜的状态,切断所述装饰膜的所述转印层,在所述第I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合模所形成的型腔流入树脂,将所述树脂冷却后,将所述第I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开模,从所述装饰膜的所述载体层剥离所述转印层,取出在所述树脂表面具有所述转印层的模内成形品。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特征还在于,相对于所述第I模具,使所述第2模具的嵌套滑块移动,切断所述装饰膜的所述转印层。其特征还在于,在将所述第I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合模,流入所述树脂后的所述第2模具的所述嵌套滑块的移动时,在所述第I模具的内壁面滑动所述转印层的切断面。 其特征还在于,在将所述第I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合模,流入所述树脂后的所述第2模具的所述嵌套滑块的移动时,利用形成于所述第I模具的内壁面的镜面部滑动上述转印层的切断面。其特征还在于,将接所述装饰膜的面的所述嵌套滑块的角部与接所述装饰膜的面的所述第I模具的内侧的角部的关系设定为仅将所述嵌套滑块的角部取倒角,或者将所述嵌套滑块的角部与所述第I模具的内侧的角部两者都取倒角,同时将所述嵌套滑块的角部的倒角的半径设为R、将所述第I模具的内侧的角部的倒角的半径设为r时,R>r。其特征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15 JP 2010-0568461.模内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I模具和第2模具之间配置具有载体层和转印层的装饰膜, 将所述第I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合模,夹住所述装饰膜,以由所述第I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夹住所述装饰膜的状态,切断所述装饰膜的所述转印层, 在所述第I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合模所形成的型腔内流入树脂,将所述树脂冷却后,将所述第I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开模,从所述装饰膜的所述载体层剥离所述转印层, 取出在所述树脂表面具有所述转印层的模内成形品。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内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第I模具,使所述第2模具的嵌套滑块移动,切断所述装饰膜的所述转印层。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内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I模具和所述 第2模具合摸,流入所述树脂后的所述第2模具的所述嵌套滑块的移动时,在所述第I模具的内壁面滑动所述转印层的切断面。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内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内和彦芝田岳永角陆晋二井芹充博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