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离子显示装置中,防止在第2放电单元发生误放电,防止图像显示品质下降。为此,在驱动具有第1数据电极、在配置多个第1数据电极的区域的外侧的区域与第1数据电极平行配置的第2数据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时,将从初始化期间中对扫描电极施加向下倾斜波形电压时施加于第2数据电极的电压中减去施加于第1数据电极的电压之后的电压设为第1电压,将从写入期间中施加于第2数据电极的电压中减去施加于第1数据电极的写入脉冲的低压侧电压之后的电压设为第2电压时,在至少1个子场中将第1电压设定为高于第2电压的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流面放电型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等离子显示面板(以下,简记为“面板”)代表性的交流面放电型面板,在对置配置的前面基板和背面基板之间形成了多个放电単元。对于前面基板,在前面侧的玻璃基板上彼此平行地形成多对由I对的扫描电极和維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对。并且,以覆盖这些显示电极对的方式来形成电介质层及保护层。背面基板在背面侧的玻璃基板上形成多个平行的数据电极,以覆盖这些数据电极的方式形成电介质层,进而在其上与数据电极平行地形成多个隔壁。并且,在电介质层的表面与隔壁的侧面形成有荧光体层。然后,按照显示电 极对与数据电极立体交叉的方式,将前面基板和背面基板对置配置并密封。在被密封的内部的放电空间中,例如封入包含分压比为5%的氙的放电气体,在显示电极对与数据电极对置的部分形成放电单元。在这种构成的面板中,在各放电单元内通过气体放电而产生紫外线,由该紫外线激励红色(R)、緑色(G)及蓝色(B)的各色荧光体进行发光从而进行彩色的图像显示。作为驱动面板的方法一般采用子场法。在子场法中,将I场分割为多个子场,在各个子场中使各放电单元处于发光或者不发光由此进行灰度显示。各子场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及维持期间。在初始化期间中,对各扫描电极施加初始化波形,在各放电单元进行初始化放电。在写入期间中,对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沖,并且对数据电极基于要显示的图像信号而选择地施加写入脉冲,从而在应进行发光的放电单元中发生写入放电。在維持期间中,将与针对每个子场所规定的亮度权重相应的个数的維持脉冲交替施加于由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对。由此,使发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以与亮度权重相应的亮度进行发光。这样,使面板的各放电单元以与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相应的亮度进行发光,从而在面板的图像显示区域显示图像。此外,在这种构成的面板中,在制造面板时,在对面板进行烧成时,隔壁会由少许的縮小。因此,在面板的周边部,在面板的烧成时会产生向面板的内侧的张力,在面板的周边部的放电单元的隔壁中容易发生变形。并且,在相对于数据电极的排列方向而处于两端的区域中,在产生了放电单元的变形时,容易在放电特性中发生偏差,其结果容易产生亮度不均、误放电。因此,一般情况下,面板的周边部、特别是在相对于数据电极的排列方向而处于两端的区域所形成的放电单元不用于图像显示。以下,将在图像的显示中不使用的面板周边部的区域称为“非显示区域”,将图像的显示中使用的面板的区域称为“显示区域”。此外,将用于图像显示的放电单元称为“第I放电单元”或者仅称为“放电单元”,将处于“非显示区域”的放电单元称为“第2放电单元”。此外,将形成第I放电单元的数据电极称为“第I数据电扱”或者仅称为“数据电扱”,将形成第2放电单元的数据电极称为“第2数据电扱”。因此,“非显示区域”形成在“显示区域”的外侧、即面板10的周边区域,“第2放电单元”的个数比“第I放电单元”的个数少。并且,从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品质方面考虑,希望处于“非显示区域”的第2放电单元不发光。因此,公开了ー种等离子显示装置,按照第2放电单元不发光的方式,将几个第2数据电极彼此电连接,经由电容器接地,并且与电容器并联连接电阻(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近年来,随着面板的高清晰化及大画面化,放电开始电压有上升的趋势。在这种的高清晰化及大画面化的面板中,将比现有的驱动电压高的电压施加于各电极来控制放电。此外,为了面板的高亮度化及显示图像的高对比度化,使得驱动电压波形高速化且复杂化。另ー方面,作为面板的制造上的问题,存在使得面板周边部的电介质层的膜厚变薄的趋势。因此,在面板周边部,电介质层的电压降容易变小,第2放电单元容易被施加大的电压。此外,多数情况下在第2放电单元中不形成荧光体层。这是为了在第2放电单元发生了误放电时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发光。但是,对于荧光体层而言,存在阻碍放电的作用。因此,在没有荧光体层的第2放电单元中,较之有荧光体层的第I放电单元,放电开始电压降低。 再有,如上述,在面板的周边部的放电单元的隔壁中容易发生变形。并且,在面板周边部的隔壁发生间隙时,相邻单元的放电容易受到影响。因此,第2放电单元比第I放电单元容易发生放电,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技术中,难以抑制在第2放电单元产生的放电。并且,当在第2放电单元中发生误放电从而第2放电单元发光时,图像显示品质会下降。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JP特开2005-915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面板的驱动方法,利用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的多个子场来构成I场,对等离子显示面板进行驱动,该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彼此平行配置的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在与扫描电极立体交叉的方向上配置的第I数据电极、在配置多个第I数据电极的区域的外侧的区域与第I数据电极平行地配置的第2数据电扱。在该驱动方法中,将从初始化期间中在对扫描电极施加向下倾斜波形电压时施加于第2数据电极的电压中减去施加于第I数据电极的电压之后的电压设为第I电压,将从写入期间中施加于第2数据电极的电压中减去施加于第I数据电极的写入脉冲的低压侧电压之后的电压设为第2电压时,至少在I个子场中将第I电压设定为高于第2电压的电压。由此,在等离子显示装置中,能够防止在第2放电单元发生误放电,可防止因第2放电单元的发光引起的图像显示品质的下降。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面板的驱动方法中,可以在至少I个子场的初始化期间,对扫描电极施加向下倾斜波形电压时,对第2数据电极施加正极性的电压,并且对第I数据电极施加与写入脉冲的低压侧电压相等的电压,在其他子场的初始化期间,对扫描电极施加向下倾斜波形电压时,对第2数据电极施加正极性的电压,并且对第I数据电极施加正极性的电压。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具备: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具有彼此平行配置的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在与扫描电极立体交叉的方向上配置的第I数据电极、和在配置多个第I数据电极的区域的外侧的区域与第I数据电极平行地配置的第2数据电极;和驱动电路,其利用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的多个子场来构成I场并且产生驱动电压波形施加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各电极。在该等离子显示装置中,驱动电路在将从初始化期间中对扫描电极施加向下倾斜波形电压时施加于第2数据电极的电压中减去施加于第I数据电极的电压之后的电压设为第I电压,将从写入期间中施加于第2数据电极的电压中减去施加于第I数据电极的写入脉冲的低压侧电压之后的电压设为第2电压时,至少在I个子场中将第I电压设定为高于第2电压的电压。通过该构成,在等离子显示装置中能够防止在第2放电单元发生误放电,可防止因第2放电单元的发光引起的图像显示品质的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使用的面板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使用的面板的电极排列图。图3是示意地表示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使用的面板的各电极施加的驱动电压波形的图。图4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第I放电单元的壁电压的变化的图。图4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第2放电单元的壁电压的变化的图。图5是示意地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0.12 JP 2010-2294231.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利用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的多个子场来构成I场,对等离子显示面板进行驱动,该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彼此平行配置的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在与所述扫描电极立体交叉的方向上配置的第I数据电极、在配置多个所述第I数据电极的区域的外侧的区域与所述第I数据电极平行地配置的第2数据电极,其中, 将从所述初始化期间中在对所述扫描电极施加向下倾斜波形电压时施加于所述第2数据电极的电压中减去施加于所述第I数据电极的电压之后的电压设为第I电压,将从所述写入期间中施加于所述第2数据电极的电压中减去施加于所述第I数据电极的写入脉冲的低压侧电压之后的电压设为第2电压吋, 至少在I个子场中将所述第I电压设定为高于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中, 在至少I个子场的所述初始化期间,对所述扫描电极施加向下倾斜波形电压时,对所述第2数据电极施加正极性的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折口贵彦,盐崎裕也,斋藤鲇彦,庄司秀彦,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