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及其灯丝供电电路。该灯丝供电电路包括光耦合元件、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二开关管。光耦合元件的第一端接收控制信号,第二端连接参考电压,第三端、第四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供电线路并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选择性导通。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连接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以使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在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导通时关闭或关闭时导通。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第二端与第三端分别连接第一、第三供电线路,并在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导通时导通或关闭时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灯丝供电电路适用于交流驱动及直流驱动,并且生产成本降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及其灯丝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真空突光显示屏(Vaccum Fluorescent Display, VFD)是从真空电子管发展而来的显示器件,由发射电子的灯丝(直热式,即阴极)、加速控制电子流的栅极、玻璃基板上印上电极和荧光粉的阳极及栅网和玻盖构成。它利用电子撞击荧光粉,使荧光粉发光,是一种自身发光显示器件。与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级管)、IXD (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相比,真空突光显示屏具有高亮度、多色彩、长寿命以及抗干扰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家电、衡器、电子仪器仪表等领域。为延长真空荧光显示屏的寿命,在不需要进行显示时,会断开灯丝电压,从而关闭显示屏。例如,当真空荧光显示屏用于电视机顶盒时,图1是现有技术中真空荧光显示屏的灯丝供电电路的示意图。参阅图1,由于机顶盒上的真空荧光显示屏根据显示内容可大体分为字符型和点阵型,因此当真空荧光显示屏的字段较少时,灯丝电流小于100mA,可以直接采用双向光耦合元件110控制灯丝供电电路的断开或闭合。当真空荧光显示屏的字段较多时,灯丝电流会大于100mA,此时需要利用双向光耦合元件110和双向可控硅元件120的配合来控制灯丝供电电路的断开或闭合。然而,图1所示的灯丝供电电路由于采用了双向光耦合元件110和双向可控硅元件120这些高成本元件,使得真空荧光显示屏的成本大大增加。并且,在该灯丝供电电路接入直流电源时,由于双向可控硅元件120的电气特性,使得双向可控硅元件120触发导通时,即使改变其控制极的电位,也无法断开真空荧光显示屏的灯丝电压。综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及其灯丝供电电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及其灯丝供电电路,使得VFD不仅适用于交流驱动,而且适用于直流驱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的灯丝供电电路,包括光耦合元件、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二开关管。光耦合元件的第一端接收控制信号,光耦合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参考电压,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连接第一供电线路,光耦合元件的第四端连接第二供电线路,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选择性导通。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光耦合元件的第四端,以使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在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导通时关闭,且在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关闭时导通。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供电线路,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三供电线路,以使得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在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导通时导通,且在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关闭时关闭。其中,第一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为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第二开关管为PNP三极管,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为PNP型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其中,灯丝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经第一电阻连接第一供电线路。其中,灯丝供电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经第二电阻连接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其中,灯丝供电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经第三电阻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其中,光耦合元件包括发光元件和感光元件,发光元件连接于光耦合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并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选择性发光,感光元件连接于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间,并在发光元件发光时导通。其中,感光元件在发光元件发光时从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向第四端单向导通。其中,灯丝供电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第四电阻与发光元件串联。其中,第二供电线路和第三供电线路用于连接真空荧光显示屏的灯丝的两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所述真空荧光显示屏包括上述灯丝供电电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采用普通单向光耦合元件和三极管作为灯丝供电电路中的组成元件,通过控制灯丝的供电电压的关断,实现真空荧光显示屏的待机或不显示操作,从而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设备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进而延长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使用寿命。并且,本技术的灯丝供电电路的驱动电压可以为交流电压,也可以为直流电压,大大扩展了真空荧光显示屏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真空荧光显示屏的灯丝供电电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真空荧光显示屏的灯丝供电电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本技术的真空荧光显示屏的灯丝供电电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灯丝供电电路200包括第一开关管210、第二开关管220、光耦合元件230、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供电线路F1、第二供电线路F2以及第三供电线路F3。其中,光耦合元件230是单向光耦,包括发光元件231、感光元件232、第一端1、第二端2、第三端3以及第四端4。发光元件231连接于光耦合元件230的第一端I和第二端2之间,并在光耦合元件230的第一端I接收控制电平产生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选择性发光。感光元件232连接于光耦合元件230的第三端3和第四端4之间,并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根据发光元件231的发光情况选择性导通。光耦合元件230的第一端I与第四电阻R4连接,第四电阻R4与光耦合元件230的发光元件231串联。光耦合元件230的第二端2连接参考电压或接地。光耦合元件230的第三端3经第一电阻Rl与第一供电线路Fl连接。光耦合元件230的第四端4与第二供电线路F2连接。第一开关管210为NPN型三极管,包括第一端B1、第二端El和第三端Cl。其中,第一端BI为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第二端El为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端Cl为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开关管220为PNP三极管,包括第一端B2、第二端E2和第三端C2。其中,第一端B2为PNP型三极管的基极,第二端E2为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端C2为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开关管210的第一端BI经第二电阻R2与光耦合元件230的第三端3连接。第一开关管210的第二端El与光耦合元件230的第四端4连接。第二开关管220的第一端B2经第三电阻R3与第一开关管210的第三端Cl连接。第二开关管220的第二端E2与第一供电线路Fl连接。第二开关管220的第三端C2与第三供电线路F3连接。第一供电线路Fl与第二供电线路F2提供真空荧光显示屏的灯丝的供电电压,第二供电线路F2与第三供电线路F3分别与真空荧光显示屏的灯丝(未图示)的两端连接。当第一供电线路Fl与第三供电线路F3导通时,由第二供电线路F2与第三供电线路F3为灯丝提供电压。本技术实施例的灯丝供电电路200的工作原理具体为光耦合元件230的第一端I接收控制电平产生的控制信号。例如,当该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光稱合兀件230内置的发光兀件231发光,并照射在感光兀件232上。感光兀件232在发光元件231发光时从光耦合元件230的第三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的灯丝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丝供电电路包括:光耦合元件,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一端接收控制信号,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参考电压,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连接第一供电线路,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四端连接第二供电线路,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选择性导通;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四端,以使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在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导通时关闭,且在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关闭时导通;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线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三供电线路,以使得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导通时导通,且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关闭时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的灯丝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丝供电电路包括 光耦合元件,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一端接收控制信号,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参考电压,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连接第一供电线路,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四端连接第二供电线路,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选择性导通; 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四端,以使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在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导通时关闭,且在所述光耦合元件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关闭时导通; 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线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三供电线路,以使得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导通时导通,且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关闭时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丝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为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NP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为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