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真空荧光显示的升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9029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驱动真空荧光显示的升压电路,包括:振荡电路,用于产生具有预设频率的方波;升压模块,与所述振荡电路电连接,对输入的直流低压进行升压处理;调整模块,与所述升压模块电连接,对进行升压处理后的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得到所需要的驱动电压。上述驱动真空荧光显示的升压电路简单,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空荧光显示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真空荧光显示的升压电路
技术介绍
真空突光显示(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 VFD)是从真空电子管发展而来的显示器件,由发射电子的阴极(直热式,统称灯丝)、加速控制电子流的栅极、玻璃基板上印上电极和荧光粉的阳极、栅网以及玻璃盖构成。它利用电子撞击荧光粉,使荧光粉发光,是一种自身发光显示器件。由于可以用低电压来驱动,易与集成电路配套,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工业仪器仪表及汽车等各种领域中。由于VFD显示器越来越多地使用集成芯片进行驱动控制,因此驱动芯片一般都需要外部提供一个32V左右的直流电压,传统一般采用以下方式提供该32V电压。现有的直流电压由变压器的一个次级绕组产生。这种方式需要采用分立的电源模组和显示模组分别用于电源的供给和显示,分立的电源模组和显示模组处于不同的PCB板上,这样就需要使用排线将两块PCB板连接起来。此外,使用额外的变压器绕组、外围元件以及插座等都会导致制造工序繁多以及成本居高。此外,该现有的直流电压还可以采用直流转换(DC-DC)集成芯片提供,采用这种方式虽然不需要较多的制造工序,但是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又低的驱动真空荧光显示的升压电路。—种驱动真空荧光显示的升压电路,包括:用于产生具有预设频率方波的振荡电路;用于对输入的直流低压进行升压处理的升压模块,与所述振荡电路电连接;用于对进行升压处理后的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得到所需要的驱动电压的调整模块,与所述升压模块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荡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均为NPN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集电极后再一起连接至输入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后一起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还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后再一起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振荡电路通过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输出所述具有预设频率的方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电感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感和第五电阻连接至直流低压源、基极通过相互并联的第二电容和第六电阻连接至所述振荡电路、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将所述直流低电压升压后的电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二极管和滤波电容,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阴极与所述滤波电容连接;所述升压模块通过所述二极管输出所述升压后的电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包括第七电阻和稳压管,所述第七电阻连接在所述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稳压管的阴极之间,所述稳压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稳压管的阴极输出所述所需要的驱动电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荡电路与所述升压模块共用同一电源输入,所述电源输入作为振荡电路起振电压的同时,也作为所述输入的直流低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输入的电压值为12V。上述驱动真空荧光显示的升压电路的振荡电路和采用方波升压的驱动电压变换电路可以采用较少的元器件分别实现各自的功能,不仅电路简单,成本也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驱动真空突光显不的升压电路模块图;图2为图1实施例的驱动真空荧光显示的升压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一实施例的驱动真空荧光显示的升压电路。该升压电路10包括振荡电路100和驱动电压变换电路200,所述驱动电压变换电路200与振荡电路100电连接。所述振荡电路100用于产生具有预设频率的方波,以控制所述驱动电压变化电路200将输入的直流低压进行升压,转换为所需要的驱动电压。本实施例中,驱动电压变换电路200包括升压模块220和调整模块240。升压模块220与振荡电路100电连接,并根据所述振荡电路100输出的方波的占空比对应调节该升压模块220进行升压处理后输出的电压。调整模块240与升压模块220电连接,对所述升压模块220进行升压处理后的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得到所述所需要的驱动电压。具体地,请参考图2,振荡电路100包括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l以及第二三极管Q2均为一 NPN管。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一第一电阻Rl连接至集电极后再一起连接至输入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还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通过一第二电阻R2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后一起通过一第三电阻R3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还通过一第四电阻R4连接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之后再一起通过一第一电容Cl接地。所述振荡电路100通过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输出所述具有预设频率的方波。升压模块220包括电感L和第三三极管Q3。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三极管Q3为一 NPN管,且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感L和一第五电阻R5连接至直流低压源、基极通过相互并联的一第二电容C2和一第六电阻R6连接至所述振荡电路、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输出将所述直流低电压升压后的电压。进一步地,升压模块220还包括二极管Dl和滤波电容C3,所述二极管Dl的阳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阴极与所述滤波电容C3连接,该升压模块220即可通过该二极管Dl输出所述升压后的电压。本实施例中,加入滤波电容C3对得到的电压进行滤波,二极管Dl用于防止在第三三极管Q3导通时,滤波电容C3从第三三极管Q3处进行放电。调整模块240包括第七电阻R7和稳压管D2,所述第七电阻R7连接在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和所述稳压管D2的阴极之间,所述稳压管D2的阳极接地;所述稳压管D2的阴极输出所述所需要的驱动电压。本实施例中,振荡电路100与所述驱动电压变换电路200共用同一电源输入,即所述电源输入作为振荡电路100起振电压的同时,也作为所述输入的直流低压。所述电源输入的电压值为12V。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电压输入源。以下说明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12V电源提供给振荡电路100后,通过第一电阻Rl使第一三极管Ql导通,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输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Ql导通后经过第四电阻R4对第一电容Cl充电,当充电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超过发射极电压0.7V时,第二三极管Q2导通,从而第一三极管Ql因为基极电压下降而截止,此时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输出低电平。此后,第一电容Cl通过第四电阻R4放电到第二三极管Q2的基射极间电压Vbe〈0.7V时,第二三极管Q2截止,从而第一三极管Ql因为基极电压升高而导通,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又输出高电平,如此循环,这样就在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输出具有一定频率的方波。同时,通过调节第一电容Cl和第四电阻R4的值可改变该方波的频率。12V电源还通过限流第五电阻R5供给升压模块220。由振荡电路100产生的方波通过并联的第六电阻R6和第二电容C2输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当该方波为正半周时,第三三极管Q3导通,12V电源一第五电阻R5 —电感L —第三三极管Q3 — GND形成回路,实现对电感L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真空荧光显示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产生具有预设频率方波的振荡电路;?用于对输入的直流低压进行升压处理的升压模块,与所述振荡电路电连接;?用于对进行升压处理后的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得到所需要的驱动电压的调整模块,与所述升压模块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真空荧光显示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产生具有预设频率方波的振荡电路; 用于对输入的直流低压进行升压处理的升压模块,与所述振荡电路电连接; 用于对进行升压处理后的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得到所需要的驱动电压的调整模块,与所述升压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真空荧光显示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均为NPN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集电极后再一起连接至输入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后一起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还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后再一起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振荡电路通过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输出所述具有预设频率的方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真空荧光显示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电感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常绚
申请(专利权)人: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