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于车辆的加速度变化来改变车辆的行驶特征的车辆控制装置中,当行驶特征将因为加速度已经变化而发生改变时,基于紧当加速度变化之前所呈现的变化前行驶特征,来调整将被改变的行驶特征的改变量(步骤S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被构造为使得车辆行动特征或加速/减速特征(以下称为行驶特征),诸如,车辆的动力特征、转向特征、悬挂特征等将与车辆的行驶环境、驾驶员的偏好和驾驶员的驾驶意图等一致。
技术介绍
诸如车辆速度、行驶方向等的车辆行动随着车辆的驾驶员执行加速/减速操作或者转向操作而改变。这样的操作的量与车辆行动的改变量之间的关系不仅由诸如燃料经济性等的能源效率决定,而且由车辆所要求的乘坐舒适性、安静以及动力性能等来决定。另一方面,车辆行驶的环境多样,包括市区、高速公路、盘山公路、上坡路、下坡路等,并且车辆驾驶员从车辆接收的感觉也取决于驾驶员的喜好(倾向)和车辆的类型而改变。因此,如果车辆的行驶环境或车辆的驾驶员改变,那么不能总获得期望的行驶特征,从而所谓的驾驶性能有时会下降。因此,已经开发了这样的车辆,即,允许通过模式切换操作,来手动选择关于车辆行动的行驶特征中期望的行驶特征,包括动力特征(或加速特征)、悬挂特征等。例如,这种车辆中的一种允许通过切换模式来选择运动模式、普通模式和经济模式等中期望的一个,在运动模式中,加速特征优异且在一定程度上使悬挂设置到硬侧,在普通模式中,呈现相对慢的加速特征且使悬挂特征比较软,在经济模式中,对燃料经济性给予优先。此外,已经提出在车辆行动控制中反应驾驶员的驾驶倾向的各种装置。根据这种装置,切换操作没有必要,车辆特征的微小或细微改变是可行的。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06-249007 (JP-A-06-249007)中描述了这种装置的示例。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06-249007 (JP-A-06-249007)中描述的装置是驱动力控制装置,其学习车辆的加速度与加速器行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车 辆速度作为需要的加速模型,并且基于该模型与反映驾驶员关于驾驶的倾向的第二参考加速模型之间的偏差以及第二参考加速模型与作为标准模型的第一参考加速模型之间的偏差,来计算节气门开度。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06-249007 (JP-A-06-249007)中描述的上述装置基于车辆的纵向加速度或者基于驾驶员的加速器踏板操作,来改变对于驾驶员关于驾驶的倾向或者车辆的行驶特征的设置。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或估计车辆的加速行动来估计驾驶员关于驾驶的倾向,然后可以在车辆行动的控制中进行反映。然而,仍然存在改善的空间,以便在车辆行动控制中更加准确地反映车辆的行驶环境和驾驶员的偏好以及驾驶意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其能够在车辆行动特征的控制中通过更加精确地反映车辆的行驶环境、驾驶员的偏好以及驾驶员在驾驶中的意图,来改善车辆驾驶员的满意度以及车辆的驾驶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车辆控制装置,该车辆控制装置基于车辆加速度的变化来改变车辆的行驶特征。该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如果行驶特征将由于加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则控制器基于紧当加速度的变化之前所呈现的变化前行驶特征,来调整行驶特征的改变量。例如,如果在驾驶员不想要运动型行驶特征的情况下,驾驶员执行紧急制动的驾驶操纵,那么控制器可以抑制或阻止改变到更加运动型的行驶特征。利用该构造,包括例如动力特征、转向特征、悬挂特征等的车辆行驶特征基于已经发生在车辆上的加速或者预测发生在车辆上的加速而改变。例如,根据与加速器操作相关联的车辆的纵向加速度的变化,与制动操作相关联的车辆的纵向减速度的变化,与转向操作相关联的车辆的横向加速度的变化等,改变和设置车辆的行驶特征。具体地,在车辆的行驶特征的设置中反映了在车辆上引起加速的、由驾驶员执行的操作内容,诸如加速器操作、制动操作、转向操作等,即,驾驶员在驾驶中的意图。因此,可以使车辆的行驶特征精确地反映车辆的实际行动、驾驶员的意图、习惯等。然后,当如上所述车辆的行驶特征将因为加速度变化而改变时,根据紧当加速度变化之前车辆的行驶特征,即,紧当加速度变化之前呈现的变化前行驶特征,来调整新设置的变化后行驶特征的改变量。例如,在变化前行驶特征被设置为适合于允许快速操作响应的所谓的运动型行驶的情况下,在改变行驶特征时调整车辆的行驶特征的改变量,从而使得将设置更加适合运动型行驶的行驶特征。另一方面,在对于除了所谓运动型行驶之外的普通行驶设置变化前行驶特征的情况下,在改变车辆的行驶特征时调整改变量,从而使得不会将车辆的行驶特征设置为适合于驾驶员不期望的运动型行驶水平,或者可选地,阻止该改变。因此,在行驶期间车辆的加速度发生改变且执行了车辆的行驶特征改变控制的情况下,能够遵循驾驶员在驾驶中的意图来执行适当的控制,从而可以改善驾驶员的满意度和车辆的驾驶性能。在上述控制装置中,如果行驶特征将因为由驾驶员执行的制动操作引起的加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则控制器可以基于紧当制动操作开始之前所呈现的变化前行驶特征,来抑制行驶特征的改变量。利用该构造,当在车辆行驶期间执行制动操作且车辆的加速度(减速度)变化从而车辆的行驶特征将被改变时,根据紧当制动操作开始之前所呈现的变化前行驶特征来抑制新设置的变化后行驶特征的改变量。作为改变车辆加速度的因素的制动操作包括在所谓运动型行驶期间执行的快速制动操作以及为了避免危险的紧急制动操作。例如,在变化前行驶特征不是所谓的运动型行驶的普通行驶期间执行如上所述的紧急制动的情况,抑制新设置的变化后行驶特征的改变量,从而避免发生这样的事件:不顾驾驶员在驾驶中的意图,变化后行驶特征被设置为驾驶员不想要的运动型特征水平。因此,可以在车辆的行驶特征设置时精确地反映车辆的实际行动和驾驶员的偏好以及驾驶员在驾驶中的意图等。在控制装置中,如果行驶特征将因为由驾驶员执行的制动操作所引起的加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则控制器可以基于紧当制动操作开始之前驾驶员执行的加速操作的内容,来抑制行驶特征的改变量。在此配置下,当在车辆行驶期间执行制动操作且车辆的加速(减速)改变从而车辆的行驶特征将被改变时,根据制动操作开始之前驾驶员执行的加速操作的内容约束新设置的变化后行驶特征的改变量。例如,驾驶员执行的加速操作的内容包括加速器踏板的下压量或加速器操作量、加速器踏板释放(返回)时的速度、从加速器踏板切换到制动踏板花费的踏板切换时间。因此,当在行驶期间执行制动操作时,基于加速操作的内容,确定或估计紧当制动操作开始之前车辆的行驶特征。然后,基于确定的或估计的行驶特征,适当地抑制新设置的变化后行驶特征的改变量,并且相应地设置变化后行驶特征。因此,可以在车辆的行驶特征设置时精确地反映车辆的实际行动和驾驶员的偏好以及驾驶员在驾驶中的意图坐寸O在车辆控制装置中,如果行驶特征将因为由驾驶员执行的制动操作所引起的加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则控制器可以基于紧当制动操作开始之前所存在的车辆驱动力源的输出转速,来抑制行驶特征的改变量。利用该构造,当在车辆行驶期间执行制动操作且车辆的加速度(减速度)变化从而车辆的行驶特征将被改变时,根据紧当制动操作开始之前所存在的车辆驱动力源的输出转速,来抑制新设置的变化后行驶特征的改变量。因此,在车辆行驶期间执行制动操作的情况下,基于驱动力源的输出转速确定或估计紧当制动操作开始之前所呈现的行驶特征。然后,基于确定的或估计的行驶特征,适当地抑制新设置的变化后行驶特征的改变量,并且相应地设置变化后行驶特征。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3 JP 2010-2046701.一种车辆控制装置,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基于车辆加速度的变化来改变所述车辆的行驶特征,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器,如果所述行驶特征将由于所述加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则所述控制器基于紧当所述加速度的变化之前所呈现的变化前行驶特征,来调整所述行驶特征的改变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如果所述行驶特征将因为由驾驶员执行的制动操作所引起的所述加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则所述控制器基于紧当所述制动操作开始之前所呈现的所述变化前行驶特征,来抑制所述行驶特征的所述改变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如果所述行驶特征将因为由所述驾驶员执行的所述制动操作所引起的所述加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则所述控制器基于紧当所述制动操作开始之前所述驾驶员执行的加速操作的内容,来抑制所述行驶特征的所述改变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加速操作的内容包括:加速器踏板的下压量、加速器操作量、加速器踏板被释放的速度、以及从加速器踏板切换到制动踏板所花费的切换踏板时间中的至少一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如果所述行驶特征将因为由所述驾驶员执行的所述制动操作所引起的所述加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则所述控制器基于紧当所述制动操作开始之前所存在的所述车辆的驱动力源的输出转速,来抑制所述行驶特征的所述改变量。6.根据权利要求2所 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如果所述行驶特征将因为由所述驾驶员执行的所述制动操作所引起的所述加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则所述控制器基于紧当所述制动操作开始之前所述车辆的变速器中呈现的变速比,来抑制所述行驶特征的所述改变量。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得出基于所述加速度的指标;并且 所述控制器通过改变所述指标来改变所述行驶特征,并且通过调整或者抑制所述指标的改变量来调整或者抑制所述行驶特征的所述改变量。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基于由在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上的纵向加速度分量和在所述车辆的车轴方向上的横向加速度分量所组成的合成加速度,来得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能村真,鲤渕健,板桥界儿,棚桥敏雄,竹内启祐,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