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燃比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基于设在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的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以及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来控制空燃比的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6 — 31720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 - 31433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 — 18358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 — 12086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 - 273524号公报等)。上述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与用于对来自气缸的排气进行净化的排气净化催化剂(在设有两个以上的情况下是最上游的排气净化催化剂)相比,被设在排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另外,上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与上述排气净化催化剂相比,被设在上述排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作为上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广泛使用了在理论空燃比前后展现阶跃状的响应(Z特性:输出以在比理论空燃比浓的空燃比侧与稀的空燃比侧之间输出急变的状态阶跃性变化的特性)的所谓氧传感器(也被称为O2传感器)。另一方面,作为上述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广泛使用了上述的氧传感器、或者输出相对于空燃比成正比变化的所谓A / F传感器(也被称为线性O2传感器)。在这种装置中,基于来自上述上游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空燃比控制装置,是基于内燃机系统中的至少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来控制内燃机的空燃比的空燃比控制装置,所述内燃机系统具备:在内部具有气缸的所述内燃机;为了对从所述气缸排出的排气进行净化而被安装在排气通路的排气净化催化剂;和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在比所述排气净化催化剂靠排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部位安装于所述排气通路,产生与该部位处的排气的空燃比对应的输出;所述空燃比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反方向突发性变化导入单元,该反方向突发性变化导入单元在根据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而被要求的空燃比修正的实施过程中,导入与控制目标空燃比相比使所述排气的空燃比暂时向与该空燃比修正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变化的空燃比突发性变化、亦即反方向突发性变化; 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设定单元,该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设定单元基于所述内燃机系统的运转状态,来设定在时间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反方向突发性变化彼此的间隔、亦即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偏差取得单元,该偏差取得单元取得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与规定的目标值的偏差, 所述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设定单元基于所述偏差来设定所述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燃比 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设定单元基于所述内燃机的负载来设定所述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设定单元基于所述气缸的进气量来设定所述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设定单元基于所述排气净化催化剂的劣化状态来设定所述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反方向突发性变化时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上亮太,铃木纯一,藤原孝彦,富松亮,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