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锈锥套注油孔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53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中型油膜轴承上防锈锥套注油孔的加工方法,将锥套法兰5的斜面用立铣刀铣一个平台,沿此平台的锥套法兰5的圆周方向等分成N组,与锥套6轴线成α角角度方向用麻花钻在平台上钻注油孔9,使注油孔9的穿孔处尽量靠近锥套法兰5的根部。将注油孔9扩大后装入小喷嘴并铆死。当油膜轴承高度旋转时,从压力油膜中射出的油液将以0.4MPa以上的压力射入注油孔9,在其惯性及锥套离心力作用下,油液沿注油孔9以不同角度呈放射状喷射到锥套法兰5背部空腔4或4′的不同部位,使空腔不生锈、不起泡、不掉渣,保证了油膜轴承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中型油膜轴承中防锈锥套上注油孔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工业生产线上的大中型油膜轴承(如CSP薄板坯连铸连孔机支撑辊的液压轴承)中的锥套,由于锥套法兰的作用,位于回油腔的锥套法兰的背部空腔一般处于无油状态,因液压油中无法避免的气穴和水份在其工作温度(如进口温度通常在40℃左右,而经过挤压的压力油膜温度可达50-60℃)中容易汽化,导致此空腔圆周锈蚀。对于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其零部件大多都经过防锈处理(如烤漆等),所以被锈蚀部位占少数,而国产设备的零部件大多数未作防锈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生锈、起泡及掉渣现象,即使再经防锈处理(如涂漆等)使用不了多久时间(如一个月)依然有生锈问题出现,其后果是因生锈引起的氧化物及含油漆的掉渣将严重影响液压油的油质,堵塞油路中的过滤器,甚至磨毛锥套的镜面,极大地影响油膜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油膜轴承锥套背部空腔生锈、掉渣而在锥套油兰上加工注油孔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锥套法兰背部往其根部沿圆周方向等分钻N组(N≥3)呈α角度(α=30-75°)小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锈锥套注油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锥套法兰(5)的圆周等分成N组2N等分,用φ10~14mm的立铣刀在锥套法兰(5)等分处的背面上铣出平台(F-F′),平台(F-F′)的垂线与锥套(6)轴线成α角,用φ6~10mm的麻花钻在平台(F-F′)上钻N组注油孔(9),穿孔处在锥套法兰(5)的根部,注油孔(9)的中心线朝向锥套(6)的轴线,用φ8~12mm的麻花钻将注油孔(9)护孔,扩孔深度在8~12mm之间;将(φ8~12)×(7~11)mm的小喷嘴(10)装入到注油孔(9)中并将其口子铆死;小喷嘴(10)的中心小孔(11)为φ1.5~2.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梦军
申请(专利权)人: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