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干涉光刻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面积光栅制造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
技术介绍
激光干涉光刻技术是一种利用两束或者多束激光干涉产生的周期性图形曝光感光基底制造微纳阵列器件的重要技术,主要应用于特征尺寸低于亚波长的孔阵、点阵、柱阵、光栅、微透镜阵列等器件的制造,这些微阵列器件在国防、民生、科研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惯性约束核聚变激光点火系统、光刻系统等重大工程系统中的关键光栅器件对尺寸、栅线密度、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光栅制造正在向米级尺寸、纳米级精度、亚万级栅线密度的量级迈进,大面积高精度密栅线光栅的制造成为了光栅制造领域的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传统光栅制造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刻划、激光直写、机械拼接等,机械刻划存在大面积制造精度低、加工周期长、制造的光栅存在鬼线等缺点,激光直写也存在大面积制造精度低、加工周期长等缺点,机械拼接则存在拼接精度差、拼接过程复杂、成本昂贵等缺点,因此传统制造技术难以实现上述量级光栅的制造。激光干涉光刻技术或全息光刻技术则在上述量级光栅制造方面具有大面积制造栅线密精度高、加工周期短等优势,因此激光干涉光刻技术逐步成为大面积高精度光栅制造技术的主流技术。适用于大面积高精度光栅制造的干涉光刻技术的难点在于干涉光刻系统的研发,而高精度干涉光刻系统具有很大的研发难度。针对高精度干涉光刻系统的研发,世界上著名的光栅制造系统公司及研究机构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精度干涉光刻系统,研究成果在诸多专利中均有揭露。麻省理工学院美国专利US5,142,385公开了一种激光干涉光刻系统,该光刻系统利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包括激光器(1)、反射镜、分束器(2)、基底台(3)和基底(4);激光器(1)出射的激光经反射镜、分束器(2)后分为两束干涉光束,两束干涉光束经反射镜在基底台(3)承载的基底(4)上实现合光干涉,干涉图形通过基底曝光实现图形记录转移;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一个图形锁定系统,该图形锁定系统包括两个光束采样器(5)、零差相位计(6)、电子信号处理部件(7)、控制器(8)、驱动器(9)和相位调制执行器(10);所述的两个光束采样器(5)分别位于靠近基底处的两束干涉光路上,两个光束采样器(5)分别采取两束干涉光路上的一部分光,其中一束为参考光,另一束为测量光,参考光与测量光分别从两个入口入射至零差相位计(6)中,光信号经零差相位计(6)处理后,输出包含干涉条纹相位信息的电信号,电信号经电子信号处理部件(7)后输入至控制器(8),控制器(8)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器(9),驱动器(9)驱动相位调制执行器(10);当干涉光刻系统的图形发生漂移时,利用该图形锁定系统控制图形漂移实现图形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包括激光器(I)、反射镜、分束器(2)、基底台(3)和基底(4);激光器(I)出射的激光经反射镜、分束器(2)后分为两束干渉光束,两束干渉光束经反射镜在基底台(3)承载的基底(4)上实现合光干渉,干涉图形通过基底曝光实现图形记录转移;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ー个图形锁定系统,该图形锁定系统包括两个光束采样器(5)、零差相位计(6)、电子信号处理部件(7)、控制器(8)、驱动器(9)和相位调制执行器(10);所述的两个光束采样器(5)分别位于靠近基底处的两束干渉光路上,两个光束采样器(5)分别米取两束干涉光路上的一部分光,其中一束为參考光,另一束为测量光,參考光与測量光分别从两个入口入射至零差相位计(6)中,光信号经零差相位计(6)处理后,输出包含干涉条纹相位信息的电信号,电信号经电子信号处理部件(7)后输入至控制器(8),控制器(8)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器(9),驱动器(9)驱动相位调制执行器(10);当干渉光刻系统的图形发生漂移时,利用该图形锁定系统控制图形漂移实现图形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激光干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台(3)相对于干涉图形运动,由设置在基底台(3)上的位移測量装置(31)检测基底台(3)的运动位移并反馈至控制器(8 ),控制器(8 )对零差相位计(6 )与位移測量装置(31)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同时控制相位调制执行器(10)和基底台(3)实现干涉图形相对于运动的基底台(3)锁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ー种激光干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光和參考光分别从零差相位计(6)的两个入口入射,传播光路为:測量光经第一四分之一波片(62a)、分光镜(61)后一束透射,另一束反射;參考光经第二四分之一波片(62b)、第一分光镜(61)后一束透射,另一束反射;测量光的反射光和參考光的透射光形成第一束合光,测量光的透射光和參考光的反射光形成 第二束合光;第一束合光经第一偏振分光镜(63a)后,透射的P光入射至第一光电探测器(65a),反射的s光入射至第二光电探测器(65b);第二束合光经半波片(64)、第二偏振分光镜(63b)后,透射的p光入射至第三光电探测器(65c),反射的s光入射至第四光电探测器(65d);经四个光电探测器转换后形成四路相位相差90°的余弦电信号,输入至电子信号处理部件(7)。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ー种激光干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光和參考光分别从零差相位计(6)的两个入口入射,传播光路为:測量光经分光镜(61)后一束透射,另一束反射;參考光经分光镜(61)后一束透射,另一束反射;测量光的反射光和參考光的透射光形成第一束合光,测量光的透射光和參考光的反射光形成第二束合光;第一束合光经第一四分之一波片(62a)、第一偏振分光镜(63a)后,透射的p光入射至第一光电探測器(65a),反射的s光入射至第二光电探测器(65b);第二束合光经第二四分之一波片(62b)、第三四分之一波片(62c)、第二偏振分光镜(63b)后,透射的p光入射至第三光电探测器(65c),反射的s光入射至第四光电探测器(65d);经四个光电探测器转换后形成四路相位相差90°的余弦电信号,输入至电子信号处理部件(7)。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ー种激光干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光和參考光分别从零差相位计(6)的两个入口入射,传播光路为:測量光经第一半波片(64a)、分光镜(61)后一束透射,另一束反射;參考光经第二半波片(64b)、分光镜(61)后一束透射,另一束反射;测量光的反射光和參考光的透射光形成第一束合光,测量光的透射光和參考光的反射光形成第二束合光;第一束合光经第一偏振分光镜(63a)后,透射的p光入射至第一光电探测器(65a),反射的s光入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煜,王磊杰,张鸣,刘召,杨开明,胡金春,尹文生,穆海华,胡楚雄,徐登峰,成荣,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