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驱动接力领域,具体涉及燃料转运装置中的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接力装置。
技术介绍
在压水堆核电站运行期间,反应堆停堆换料操作过程需要将新/乏燃料组件在反应堆厂房和燃料厂房之间往复运输,运输的路径中需要携带燃料组件穿过燃料转运通道,从一个厂房运输到另一个厂房。三代核电站由于双层安全壳的设计,燃料转运通道的长度与二代以及二代改进型核电站相比有了很大的增加,运输路径的加长对燃料转运装置的传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现上述运输核燃料组件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选择双齿轮单齿条式接力驱动,需要解决齿轮齿条进入啮合瞬间的刚性冲击问题,否则会发生撞齿使设备受损。选择双齿轮单齿条式接力驱动,还需要解决齿轮齿条进入双驱动状态之后,由于双驱动不同步造成的追齿问题以及尾齿脱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接力装置,保证双驱动接力过程的平稳进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接力装置,包括驱动轴,驱动轴上由内向外依次设有星轮、中圈、外圈和齿轮,星轮包括星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接力装置,包括驱动轴(4),其特征在于:驱动轴(4)上由内向外依次设有星轮(2)、中圈(5)、外圈(3)和齿轮(1),星轮(2)包括星轮盘和星轮轴,中圈(5)包括中圈盘和中圈轴,星轮(2)套设在驱动轴(4)上,中圈(5)套设在星轮轴上,外圈(3)套设在中圈轴上,齿轮(1)设置在外圈(3)上,中圈轴上设有若干空隙,空隙中设有滚柱(9),星轮(2)通过滚柱(9)与外圈(3)配合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接力装置,包括驱动轴(4),其特征在于:驱动轴(4)上由内向外依次设有星轮(2)、中圈(5)、外圈(3)和齿轮(1),星轮(2)包括星轮盘和星轮轴,中圈(5)包括中圈盘和中圈轴,星轮(2)套设在驱动轴(4)上,中圈(5)套设在星轮轴上,外圈(3)套设在中圈轴上,齿轮(I)设置在外圈(3)上,中圈轴上设有若干空隙,空隙中设有滚柱(9),星轮(2)通过滚柱(9)与外圈(3)配合传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接力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圈盘的外缘上设有凸出的拨盘(8)。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接力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轴(4)设置于轴支座上,轴支座的侧面设有与拨盘(8)相适配的能够弹性伸缩的拨爪(7)。4.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接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盘(8)的个数为2个,2个拨盘以中圈盘的圆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奇,杨仲元,吴明,金青,谢亮,唐兴贵,张鑫,李钧,王燕,刘慧芳,孙福江,缪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