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确保曲柄轴的可靠性(刚性)、并且实现高输出化、高效率化的旋转压缩机。在双气缸旋转压缩机(100)中,借助(A1)面和(A2)面,中间轴(4e),在与曲柄轴(4)(更具体地说是中间轴(4e)的轴垂直的截面中,在与主轴侧偏心部(4c)及副轴侧偏心部(4d)的偏心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是凸状的形状。另外,成为该凸状的端部的(B)面,形成在比(A1)面的假想延长线和(A2)面的假想延长线的交点(C)的位置更靠近轴中心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空调机、电冰箱等冷冻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中使用的进行制冷剂气体的压缩的旋转压缩机。
技术介绍
在双气缸旋转压缩机中,分别在2个压缩室把低压制冷剂气体压缩成为高压制冷剂气体,在2级旋转压缩机中,在低级侧的压缩室把低压制冷剂气体压缩成中压制冷剂气体,在高级侧压缩室把中压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压制冷剂气体,其中,在曲柄轴上,具有配置在气缸内的2个偏心部和设在这些偏心部之间的中间轴。已往,提出实现了将中间轴的刚性提高的双气缸旋转压缩机、2级旋转压缩机。作为实现了这样的中间轴的刚性提高的、已往的双气缸旋转压缩机,例如,提出了把中间轴的外周面,沿着2个偏心部的反偏心侧外周面,形成在比该偏心侧外周面更靠近轴中心侧,与轴方向成直角的截面中的中间轴的形状,形成为大致橄榄球状(在与偏心部的偏心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呈凸状的形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09/028633号(图2A、图2B)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双气缸旋转压缩机、2级旋转压缩机,为了把与各偏心部对应形成的2个压缩室分隔,在各压缩室间设置了分隔板。由此,在分隔板上形成了圆筒状的贯通孔,中间轴配置在该贯通孔内部。因此,上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双气缸旋转压缩机,由于中间轴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橄榄球状,所以,在内部配置中间轴的分隔板的贯通孔的内径(下面,也简称为分隔板的内径),需要大于中间轴的大致橄榄球状截面的最大长度(尖端部间的长度)。但是,若增大分隔板的内径,则与曲柄轴的偏心部嵌合的、将压缩室的低压侧空间和内径侧的高压空间密封的活塞的密封长度不足。为此,上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双气缸旋转压缩机,存在以下问题,S卩,活塞内周侧的成为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泄漏到压缩室内的低压空间侧,吸入到压缩室的制冷剂气体的重量流量减少,导致冷冻能力降低、压缩效率恶化等。因此,为了解除这样的问题,也考虑过将中间轴形成为细圆柱状的结构。但是,在将中间轴形成为细圆柱状的情况下,曲柄轴的刚性降低,所以会产生以下问题,即,在来自压缩中的制冷剂气体的负载作用下,曲柄轴产生挠曲,给曲柄轴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轴承内的油膜产生带来妨碍,导致由润滑不足引起的轴承损伤。顺便提及,用一体部件构成分隔板的情况下,需要将曲柄轴从一方端部侧穿过分隔板的贯通孔,把分隔板配置在中间轴的位置。即,在用一体部件构成分隔板的情况下,需要将一个偏心部穿过分隔板的贯通孔,分隔板的内径需要形成为比该偏心部的外径大。因此,在用一体部件构成分隔板的情况下,如果增大偏心部的偏心量,则分隔板的内径也增大,活塞的密封长度不足。因此,不能增大偏心部的偏心量。为此,已往也提出了一种旋转压缩机,在该旋转压缩机中,通过将分隔板分割形成,夹入中间轴地组装分隔板,使分隔板的内径形成为比偏心部小。这样,通过将分隔板分割,可以解除活塞的密封长度不足的问题,可以增大偏心部的偏心量。因此,可以扩大压缩室的容积,提高压缩机的冷冻能力。另夕卜,在不变更压缩室容积的情况下,可以与压缩室的轴方向高度成为扁平的量相应地,增大气缸内径(配置有偏心部和活塞的气缸的贯通孔的内径)和活塞外径,所以,可以确保气缸内径和活塞的接近部位、即密封部的长度,可以改善压缩效率。但是,如专利文献I那样,在将中间轴形成为截面橄榄球状的情况下,即使将分隔板分割形成,分隔板的内径,也不能小于中间轴的大致橄榄球状截面的最大长度(尖端部间的长度)。因此,如专利文献I那样,将中间轴形成为截面橄榄球状时,即使将分隔板分割地形成,也不能解除活塞的密封长度不足、活塞内周侧的成为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泄漏到压缩室内的低压空间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能确保曲柄轴的可靠性(刚性)、能实现高输出化、高效率化的旋转压缩机。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压缩机,具有电动机、曲柄轴、第I活塞、第2活塞、第I气缸、第2气缸、和分隔板;上述电动机具有定子和转子;上述曲柄轴由上述电动机驱动,具有固定在上述转子上的主轴、设在上述主轴的轴方向的相反侧的副轴、在上述主轴与上述副轴之间设有大致180°相位差地形成的主轴侧偏心部及副轴侧偏心部、以及设在上述主轴侧偏心部与上述副轴侧偏心部之间的中间轴;上述第I活塞与上述主轴侧偏心部嵌合;上述第2活塞与上述副轴侧偏心部嵌合;上述第I气缸形成有圆筒状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内配置有上述主轴侧偏心部及上述第I活塞,形成压缩室;上述第2气缸形成有圆筒状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内配置有上述副轴侧偏心部及上述第2活塞,形成压缩室;上述分隔板形成有在内部配置有上述中间轴的圆筒状贯通孔,将上述第I气缸的压缩室与上述第2气缸的压缩室分隔。上述中间轴,借助形成在与上述主轴侧偏心部的反偏心侧外周面同一位置、或者沿着该外周面形成在比该外周面靠近轴中心侧的第I面Al、和形成在与上述副轴侧偏心部的反偏心侧的外周面同一位置、或者沿着该外周面形成在比该外周面更靠近轴中心侧的第2面A2,与轴方向成直角的截面形成为在与上述主轴侧偏心部及上述副轴侧偏心部的偏心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呈凸状的形状。上述中间轴由第3面B形成,在该第3面B中,上述凸状的前端部配置在与轴方向成直角的截面中的比上述第I面Al和上述第2面A2的假想延长线的交点C更靠近轴中心侧,并且上述凸状的前端部由曲面和平坦面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压缩机中,中间轴借助形成在与主轴侧偏心部的反偏心侧的外周面同一位置、或者沿着该外周面形成在比该外周面更靠近轴中心侧的第I面Al、和形成在与副轴侧偏心部的反偏心侧的外周面同一位置、或者沿着该外周面形成在比该外周面更靠近轴中心侧的第2面A2,与轴方向成直角的截面形成为在与主轴侧偏心部及副轴侧偏心部的偏心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呈凸状的形状。另外,凸状的前端部由第3面B形成,该第3面B由曲面和平坦面中的至少一个构成,在与轴方向成直角的截面中,该第3面B配置在比上述第I面Al和上述第2面A2的假想延长线的交点C更靠近轴中心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压缩机可提高中间轴的强度,减小分隔板的内径,可确保曲柄轴的可靠性,实现高输出化、高效率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图,是双气缸旋转压缩机100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图,是曲柄轴4的中间轴4e的剖视图((a)是将曲柄轴4的一部分省略的俯视图,(b)是(a)的A-A剖视图,(c)是(a)的B-B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通过螺栓连接将第I气缸8和主轴承6固定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将曲柄轴4的主轴4a插入主轴承6,接着使第I活塞Ila依次通过副轴4b、副轴侧偏心部4d、中间轴4e,组装在主轴侧偏心部4c上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将分隔板10通过副轴4b、副轴侧偏心部4d,临时组装在中间轴4e上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将分隔板10组装在中间轴4e上的状态的图,表不了使分隔板10朝着轴成直角的方向移动,与第I气缸8对准中心的状态。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将第2活塞Ilb通过副轴4b后插入副轴侧偏心部4d,用螺栓13将第2气缸9和副轴承7固定并插入曲柄轴4的副轴4b的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压缩机,具有电动机、曲柄轴、第1活塞、第2活塞、第1气缸、第2气缸和分隔板;上述电动机具有定子和转子;上述曲柄轴由上述电动机驱动,具有固定在上述转子上的主轴、设在上述主轴的轴方向的相反侧的副轴、在上述主轴与上述副轴之间设有大致180°相位差地形成的主轴侧偏心部及副轴侧偏心部、以及设在上述主轴侧偏心部与上述副轴侧偏心部之间的中间轴;上述第1活塞与上述主轴侧偏心部嵌合;上述第2活塞与上述副轴侧偏心部嵌合;上述第1气缸形成有圆筒状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内配置上述主轴侧偏心部及上述第1活塞,形成压缩室;上述第2气缸形成有圆筒状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内配置上述副轴侧偏心部及上述第2活塞,形成压缩室;上述分隔板形成有在内部配置上述中间轴的圆筒状贯通孔,将上述第1气缸的压缩室与上述第2气缸的压缩室分隔;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轴,借助形成在与上述主轴侧偏心部的反偏心侧的外周面同一位置或者、沿着该外周面形成在比该外周面更靠近轴中心侧的第1面(A1),和形成在与上述副轴侧偏心部的反偏心侧的外周面同一位置、或者沿着该外周面形成在比该外周面更靠近轴中心侧的第2面(A2),与轴方向成直角的截面在与上述主轴侧偏心部及上述副轴侧偏心部的偏心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是凸状的形状;上述中间轴由第3面(B)形成,在该第3面(B)中,上述凸状的前端部配置在与轴方向成直角的截面中的比上述第1面(A1)和上述第2面(A2)的假想延长线的交点(C)更靠近轴中心侧,并且上述凸状的前端部由曲面和平坦面中的至少一个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31 JP 2011-2386051.一种旋转压缩机,具有电动机、曲柄轴、第I活塞、第2活塞、第I气缸、第2气缸和分隔板; 上述电动机具有定子和转子; 上述曲柄轴由上述电动机驱动,具有固定在上述转子上的主轴、设在上述主轴的轴方向的相反侧的副轴、在上述主轴与上述副轴之间设有大致180°相位差地形成的主轴侧偏心部及副轴侧偏心部、以及设在上述主轴侧偏心部与上述副轴侧偏心部之间的中间轴;上述第I活塞与上述主轴侧偏心部嵌合; 上述第2活塞与上述副轴侧偏心部嵌合; 上述第I气缸形成有圆筒状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内配置上述主轴侧偏心部及上述第I活塞,形成压缩室; 上述第2气缸形成有圆筒状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内配置上述副轴侧偏心部及上述第2活塞,形成压缩室; 上述分隔板形成有在内部配置上述中间轴的圆筒状贯通孔,将上述第I气缸的压缩室与上述第2气缸的压缩室分隔;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轴,借助形成在与上述主轴侧偏心部的反偏心侧的外周面同一位置或者、沿着该外周面形成在比该外周面更靠近轴中心侧的第I面(Al),和形成在与上述副轴侧偏心部的反偏心侧的外周面同一位置、或者沿着该外周面形成在比该外周面更靠近轴中心侧的第2面(A2),与轴方向成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井聪经,谷真男,佐藤幸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