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50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41
一种旋转压缩机,其能够避免通过离心分离降低向密闭容器外部排出的油量时的密闭容器的尺寸扩大,并且抑制成本增加。旋转压缩机(10)在密闭容器(12)内收纳电动单元(14)和由电动单元(14)的旋转轴(16)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构部(18)而构成。旋转压缩机构部(18)具有上气缸(38)和上部支撑部件(54),其气缸(38)具有在内部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该上部支撑部件(54)密封该压缩室并具有排出消音室(62),在该气缸(38)内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到该排出消音室(62),还具有在该上部支撑部件(54)上构成的油分离装置(90),该油分离装置(90)对排出到排出消音室(62)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密闭容器内收纳电动单元及由该电动单元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构部而构成的旋转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这种压缩机例如具有第一和第二旋转压缩单元的内部中间压型多级(两级)压缩式旋转压缩机构成为在密闭容器内收纳有电动单元和由该电动单元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构部。制冷剂气体从第一旋转压缩单元的吸入口吸入至气缸的低压室侧,并通过转子和叶片的动作被压缩而成为中间压,接着从气缸的高压侧经由排出口、排出消音室向密闭容器内排出。该密闭容器内的中间压制冷剂气体从第二旋转压缩单元的吸入口吸入至气缸的低压室侧,并通过转子和叶片的动作进行第二级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接着从高压室侧经由排出口、排出消音室向压缩机的外部排出。另外,密闭容器的底部为油存储部,通过安装在旋转轴的一端(下端)的油泵(供油装置),从油存储部中吸取油,并将油供给至旋转压缩机构部的滑动部等,从而进行润滑和密封。然而,如上所述,第一旋转压缩单元中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中混入的油排出至密闭容器内,并在该密闭容器内的空间移动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从制冷剂气体中分离,但在第二旋转压缩单元中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中混入的油,直接与制冷剂气体一起向压缩机的外部排出。因此,存在油存储部中的油量不足,滑动性能和密封性能下降这样的问题。另外,还存在排出到压缩机外部的油阻碍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等,对制冷剂回路带来恶劣影响的问题。另一方面,考虑了在密闭容器外部的配管上连接油分离器,并将从排出制冷剂气体中分离的油返送至压缩机内的方案,但是会产生设置空间增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同样产生在密闭容器成为最终压力的内部高压(单级)式旋转压缩机中,但是不限于内部中间压型旋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不成为最终排出压力的旋转压缩机中也是极其严重的问题。于是,提出了在旋转压缩机构部和密闭容器内面之间设置利用离心力从第二旋转压缩单元排出的制冷剂气体中分离油的油分离机构,从而从向密闭容器外排出的制冷剂中分离油,使分离后的油流到密闭容器内底部的油存储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0598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05985号公报然而,在旋转压缩机构部和密闭容器之间设置油分离机构的现有技术中,不得不相应地至少使密闭容器的径向尺寸增大。另外,由于构成压缩机的部件数量也显著增加,因此还存在成本增加的问题。于是,提出了不在旋转压缩机构部和密闭容器之间设置利用离心力的油分离机构,而是在封闭用于构成第二旋转压缩单元的排出消音室的支撑部件的凹部的盖上设置油分离器的方案,但是,导致本来仅确保一定的强度就可以的盖的厚度增大,这样密闭容器的轴向尺寸扩大就成为问题,并且还存在卧式旋转压缩机中为容易但在立式旋转压缩机中从排出消音室流向盖内的油分离机构的制冷剂的路径变得复杂的问题(例如,参照上述专利文献2)。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相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构成,其目的为提供一种旋转压缩机,能够避免通过离心分离降低向密闭容器外部排出的油量时的密闭容器的尺寸扩大,并且抑制成本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压缩机,构成为在密闭容器内收纳电动单元及由该电动单元的旋转轴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构部,其特征在于,旋转压缩机构部具有:气缸,其具有在内部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封闭部件,其封闭压缩室并具有排出室,在该气缸内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到该排出室;还具有油分离装置,该油分离装置在该封闭部件上构成,对排出到排出室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构成为在密闭容器内收纳电动单元及由该电动单元的旋转轴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构部的旋转压缩机中,旋转压缩机构部具有:气缸,其具有在内部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封闭部件,其封闭所述压缩室并具有排出室,在该气缸内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到该排出室;还具有油分离装置,该油分离装置在该封闭部件上构成,对排出到所述排出室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因此,能够利用油分离装置有效地对气缸内被压缩并排出到排出室内的制冷剂中混入的油进行离心分离,能够显著地降低向旋转压缩机外部排出的油量。此时,由于在封闭部件上构成油分离装置,因此能够防止密闭容器的径向尺寸扩大,并且在用于构成排出室的本来具有一定厚度尺寸的封闭部件上构成油分离装置,从而还能够防止扩大封闭部件的厚度尺寸而引起的密闭容器的轴向尺寸扩大,由此有效地避免由于设置利用离心力的油分离装置而引起的旋转压缩机的尺寸扩大。另外,通过在构成有排出室的封闭部件上构成油分离装置,能够在封闭部件上集中设置排出室和油分离结构,从而在提高加工性的同时,还能够缩短并简化从排出室到达油分离装置的流路。并且,由于无需在旋转压缩机构部和密闭容器之间设置用于油分离装置的特别的机构,因此还抑制了部件数量的增加,从而还能够最大程度地抑制由此产生的生产成本和部件成本的增加。在上述旋转压缩机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排出阀,其配置在排出室内;制冷剂排出管,其与密闭容器连接;排出通路,其形成在封闭部件上,将排出室和制冷剂排出管连通,用于将排出到排出室的制冷剂不经过密闭容器内部就向外部排出;油分离装置以设于排出阀和排出通路之间的形式构成。在上述旋转压缩机中,其特征在于,旋转压缩机构部具有第一和第二旋转压缩单元,将由第一旋转压缩单元压缩的制冷剂向密闭容器内部排出,将排出到该密闭容器内部的制冷剂在构成第二旋转压缩单元的气缸压缩,并向排出室排出。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由于具有:排出阀,其配置在排出室内;制冷剂排出管,其与密闭容器连接;排出通路,其形成在封闭部件上,将排出室和制冷剂排出管连通,用于将排出到排出室的制冷剂不经过密闭容器内部就向外部排出;油分离装置以在排出阀和排出通路之间设置的形式构成,因此,例如旋转压缩机构部由第一和第二旋转压缩单元构成,将在第一旋转压缩单元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向密闭容器内排出,将排出到该密闭容器内的制冷剂在构成第二旋转压缩单元的气缸内压缩,并向排出室排出的旋转压缩机中,能够利用油分离装置有效地抑制旋转压缩机的油的流出,使得制冷剂从排出室不经过密闭容器内,也就是不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油分离,直接向外部排出。此时,由于油分离装置以在排出阀和排出通路之间设置的形式构成,因此能够使从排出阀经由排出室和油分离装置到达排出通路的制冷剂的流动顺畅,而且还能够使流路最短。在上述旋转压缩机中,其特征在于,油分离装置具有:圆筒状的空间部,其形成在封闭部件上,该空间部的中心轴设为上下方向;制冷剂导入部,其用于将制冷剂导入该空间部;制冷剂导出部,其位于空间部的中心轴上并从上方进入该空间部内,该制冷剂导出部的下端在该空间部内开口 ;油流出部,其与空间部的下端连通;空间部呈朝向油流出部逐渐变细的形状,从制冷剂导入部流入空间部内的制冷剂沿着该空间部的内周面一边旋转一边下降,并流入制冷剂导出部的开口,并且从制冷剂中分离出的油流向油流出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上述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油分离装置具有:圆筒状的空间部,其形成在封闭部件上,该空间部的中心轴设为上下方向;制冷剂导入部,其用于将制冷剂导入该空间部;制冷剂导出部,其位于空间部的中心轴上并从上方进入该空间部内,该制冷剂导出部的下端在该空间部内开口 ;油流出部,其与空间部的下端连通;空间部呈朝向油流出部逐渐变细的形状,从制冷剂导入部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压缩机,其构成为在密闭容器内收纳电动单元及由该电动单元的旋转轴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构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压缩机构部具有:气缸,其具有在内部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封闭部件,其封闭所述压缩室并具有排出室,在该气缸内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到该排出室;还具有油分离装置,该油分离装置在该封闭部件上构成,对排出到所述排出室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压缩机,其构成为在密闭容器内收纳电动单元及由该电动单元的旋转轴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构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压缩机构部具有: 气缸,其具有在内部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 封闭部件,其封闭所述压缩室并具有排出室,在该气缸内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到该排出室; 还具有油分离装置,该油分离装置在该封闭部件上构成,对排出到所述排出室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排出阀,其配置在所述排出室内; 制冷剂排出管,其与所述密闭容器连接; 排出通路,其形成在所述封闭部件上,将所述排出室和所述制冷剂排出管连通,用于将排出到所述排出室的制冷剂不经过所述密闭容器内部就向外部排出; 所述油分离装置以设于所述排出阀和所述排出通路之间的形式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压缩机构部具有第一和第二旋转压缩单元,将由所述第一旋转压缩单元压缩的制冷剂向所述密闭容器内部排出,将排出到该密闭容器内部的制冷剂在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孝桥本刚志阿巴斯塔利今井悟益川贵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