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云蛤科贝类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扩增引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8025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由通用引物扩增得到的72条紫云蛤科16S?rRNA序列,用CLUSTALW软件比对分析,在确定的保守区域通过引物设计软件Primer?Premier5设计多对引物,用230个紫云蛤科个体在10μl体系下反复进行PCR反应试验,最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筛选出一种含有简并碱基的紫云蛤科贝类线粒体16S?rRNA基因高效扩增引物,其特征是:ZG16Sa??5’-TATCAAAAACATGGCCTCCTGA-3’ZG16Sb??5’-AGCTCTGATCGCGTAARATTTY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紫云蛤科贝类线粒体16S?rRNA引物,可以有效扩增出紫云蛤科贝类不同物种的目的片段,扩增效率高达97%,能够准确鉴定某些难于鉴别的近缘物种,满足紫云蛤科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需要,对紫云蛤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多样性评估、遗传育种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紫云蛤科贝类线粒体16S rRNA[16S核糖体RNA(16small_subunitribosomal RNA)]基因的扩增引物。
技术介绍
紫云蛤科(Corbiculacea)隶属于双壳纲(Bivalvia),异齿亚纲(Heterodonta),帘蛤目(Veneroida),全部海产,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日本、菲律宾和印度洋,通常埋栖于潮间带至浅海细沙或泥沙质海底。紫云蛤科是一类经济价值较大的双壳贝类,很多种类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可鲜食,也可制成干品,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重要的经济价值。例如,中国紫蛤、双线紫蛤、紫彩血蛤和尖紫蛤等都是名贵的海珍品。该科贝类种类较多、多样性丰富,鉴定一般根据壳形、刻纹、铰合部和闭壳肌痕等形态特征,但实际上壳形的高度可塑性以及发育中存在的中间形态和中间生境,使得紫云蛤科的系统分类往往较困难,特别对于一些亲缘物种,单利用形态学数据很难区分开来。而且,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其种质资源已明显消退,紫云蛤种质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亟不可待。关于紫云蛤科的增养殖和生物学特征等方面已有研究和报道,但是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云蛤科贝类线粒体16S?rRNA基因的扩增引物,其特征是ZG16Sa5’?TATCAAAAACATGGCCTCCTGA?3’、ZG16Sb5’?AGCTCTGATCGCGTAARATTTYA?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云蛤科贝类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扩增引物,其特征是ZG16Sa5’-TATCAAAAA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琪于贞贞孔令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