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分式轴系配油环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691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剖分式轴系配油环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毛坯上的哈夫面2铣平,将上半环1和下半环7的毛坯合成圆环,在其外壁点焊,然后粗加工外圆、端面、内孔及巴氏合金沟槽;在整环上配钻制作螺栓孔4及定位销孔5;拆开整环上的焊点,哈夫面2之间垫金属板3,并使金属板3向内孔中心伸出,锁合上半环1和下半环7,浇铸巴氏合金层6,后拆除金属板3,钻油孔8,精加工内孔及油槽。解决了两个半环上巴氏合金的浇铸问题,实现了剖分式配油环的整体式加工,加工工艺简单,工装器件少,并可保证配油环内孔的加工精度,内孔中巴氏合金层厚度均匀一致,克服了单边现象,配油环的成品率较高,质量好,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油环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剖分式轴系配 油环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配油器作为给机械轴系供油必不可少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 部件上。过去,无论是配油器的配油环还是其两边的低压泄油环均为整 体式。这种配油环环体套装在配油轴上,变距用压力油通过环上的油孔 和油槽进入轴内。调距桨工作时,配油轴高速旋转,配油环不旋转,液 压油通过配油环将液压油分配到变距油缸的两腔中,使变距油缸往复运 动。低压泄油环安装在配油环的两边,其作用是将配油环泄漏的液压油 收集起来流回泄油箱,轴上的配油环和低压泄油环节省了空间,但拆卸 维修相对困难,如果配油环或低压泄油环或其中的密封件出现故障,必 须拆开联轴节,移开配油轴,留出一定的拆卸空间,才能将配油环或低 压低压泄油环从配油轴上拆下。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用剖分式配油器结构,也就是使配油环和低压泄油环均制成两个半圆形轴瓦状,并在其结合面上设置有锁紧螺栓和 定位销,构成便于拆开的配油器结构。但按照常规方法加工分别加工该 剖分式配油环,加工工艺复杂,其内孔的同轴度和圆度难以符合要求, 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无法离心浇铸内孔上的巴氏合金层,即使将配油环 中两个圆形轴瓦锁紧后再浇铸巴氏合金,则会造成内孔中巴氏合金层不 易分割的现象,或难以实现剖分式结构,或增加配油环加工的难度,导 致其内孔加工质量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复杂,质量低,无法浇 铸内孔上巴氏合金的缺陷,提出一种。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包括如下步骤A. 加工出上半环和下半环的毛坯,先粗加工毛坯上的哈夫面,将上 半环和下半环的毛坯合成圆环,在其哈夫面外壁点焊,使其构成一整环, 然后粗加工外圆、端面、内孔及巴氏合金沟槽;B. 在粗加工后整环一侧的上半环上配钻螺栓孔并在下半环上对应 的孔内攻丝,在整环另一侧上半环上配钻并铰制定位销孔;C. 拆开整环上的焊点,在上半环和下半环的哈夫面之间垫金属板, 并使金属板向内孔中心伸出,其伸出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其后所浇铸巴 氏合金层的厚度,然后用螺栓和定位销锁合上半环和下半环;D. 采用离心浇铸方式在由上半环和下半环构成的内孔中浇铸巴氏 合金层;E. 拆下螺栓和定位销,分开上半环和下半环,去掉金属板,精加 工上半环和下半环上的哈夫面,并再次用螺栓和定位销锁合上半环和下 半环,在上半环上钻油孔并攻丝,精加工内孔及油槽。在上述的,步骤C中所述金属板的厚 度为0. 1 0. 5毫米,金属板上对应螺栓孔和定位销孔开有孔或槽。在上述的,所述的金属板为铜板或 钢板。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 实现了剖分式配油环的整体式加工,特别是粗加工后通过在哈 夫面垫上金属板,再整体浇铸巴氏合金。金属板较容易与巴氏合金层分 离,可以防止两个半圆形轴瓦上的巴氏合金层粘连成一体,并保证其巴 氏合金层与基材连接牢固,解决了两个半环上巴氏合金的浇铸问题。2. 加工工艺简单,粗加工中利用点焊,其后利用配油环上的螺栓 和定位销来锁紧固定两个半环,工装器件少,并可保证配油环内孔的加 工精度,内孔中巴氏合金层厚度均匀一致,克服了精加工后巴氏合金层 厚薄不匀的单边现象,配油环的成品率较高,质量好,制造成本低,使 用寿命长。3、 使用范围更广。对配油轴的结构要求降低,如图1所示。剖分 式配油环能够在不拆开配油轴与相邻轴的联接的情况下,从轴的外表面 上分开,所以配油轴与相邻轴的联接形式不受约束,可以为夹壳式联轴 节、也可以是现在应用广泛的液压联轴节(液压套筒和液压法兰均可), 还可以为经济性高的固定法兰联接。4、 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维修、更换。整体式配油环在维修或更 换时必须将配油轴脱开,并留有一定的轴向间隙,使配油环从轴上脱下 或装上,工作量非常大,维修、更换的时间长。剖分式配油环不需配油 轴作轴向移动即可进行拆卸,所以维修时不需要拆开配油轴和相邻轴的 联接,也不需断开轴内的联接,大大节省了配油环维修或更换的时间, 减轻了工作量。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示意中,上半环l、哈夫面2、金属板3、螺栓孔4、定位销孔5、巴 氏合金层6,下半环7,油孔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A. 采用锻造或铸造的方法加工出上半环1和下半环7的毛坯,先将毛坯上的哈夫面2铣平,铣平后的哈夫面2的粗糙度可以为Ra=3. 2, 平面度为0. 03毫米。将上半环1和下半环7的毛坯合成圆环,在其哈 夫面2外壁点焊,使其构成一整环,然后粗加工外圆、端面、内孔及巴 氏合金沟槽;B. 在粗加工后整环一侧的上半环1上配钻螺栓孔4并在下半环7上 对应的孔内攻丝,在整环另一侧上半环1上配钻并铰制定位销孔5;C. 人工用凿子或用锉拆开整环上的焊点,使半环1和下半环7分 离,在上半环1和下半环7的哈夫面2之间垫金属板3,并使金属板3 向内孔中心伸出,其伸出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其后所浇铸巴氏合金层6 的厚度,然后用螺栓和定位销锁合上半环1和下半环7,所述金属板3 的厚度为0. 1 0. 5毫米,金属板3上对应螺栓孔4和定位销孔5开有 孔或槽,所述的金属板3可以为铜板或钢板;D. 采用离心浇铸方式在由上半环1和下半环7构成的内孔中浇铸巴 氏合金层6, 一般情况下在内孔中浇铸巴氏合金层6的厚度为5-8毫米, 受到金属板3的阻隔,所浇铸的巴氏合金层6不会将在上半环1和下半 环7的连为一体,既保证了巴氏合金层6的浇铸质量,使靠近哈夫面2部位的巴氏合金层6切口整齐、平整,也便于上半环1和下半环7的拆 卸、分离;E.拆下螺栓和定位销,分开上半环1和下半环7,拆除金属板3, 精加工(精铣)上半环1和下半环7上的哈夫面2,并再次用螺栓和定 位销锁合上半环1和下半环7,在上半环1上钻两油孔8并攻丝,精加 工内孔及油槽。精加工后巴氏合金层6的厚度可保持在2-4毫米,厚度 均匀。步骤E中,在拆除金属板3时,若金属板3粘连在上半环1或下半 环7的哈夫面2上,也可在精加工(如精铣)哈夫面2的过程中,通过 切削,解除金属板3与其哈夫面2的连接。采用本专利技术加工方法,配油环内孔同轴度及圆度可满足与高精度配 油轴的配合要求,内孔中巴氏合金层6与基材连接牢固,厚度均匀,耐 磨性好。经在可调距螺旋桨(调距桨)装置的轴系上试用由本专利技术方法 制作的剖分式配油环,可满足其高速转动时的配油要求,安装拆卸方便, 维修省工省时,配油环的使用寿命与整体式配油环相当。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 明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 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 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 加工出上半环(1)和下半环(7)的毛坯,先粗加工毛坯上的哈夫面(2),将上半环(1)和下半环(7)的毛坯合成圆环,在其哈夫面(2) 外壁点焊,使其构成一整环,然后粗加工外圆、端面、内孔及巴氏合金沟 槽;B. 在粗加工后整环一侧的上半环(1)上配钻螺栓孔(4)并在下半环 (7)上对应的孔内攻丝,在整环另一侧上半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剖分式轴系配油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加工出上半环(1)和下半环(7)的毛坯,先粗加工毛坯上的哈夫面(2),将上半环(1)和下半环(7)的毛坯合成圆环,在其哈夫面(2)外壁点焊,使其构成一整环,然后粗加工外圆、端 面、内孔及巴氏合金沟槽;B.在粗加工后整环一侧的上半环(1)上配钻螺栓孔(4)并在下半环(7)上对应的孔内攻丝,在整环另一侧上半环(1)上配钻并铰制定位销孔(5);C.拆开整环上的焊点,在上半环(1)和下半环(7)的哈夫面( 2)之间垫金属板(3),并使金属板(3)向内孔中心伸出,其伸出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其后所浇铸巴氏合金层(6)的厚度,然后用螺栓和定位销锁合上半环(1)和下半环(7);D.采用离心浇铸方式在由上半环(1)和下半环(7)构成的内孔中浇铸巴 氏合金层(6);E.拆下螺栓和定位销,分开上半环(1)和下半环(7),拆除金属板(3),精加工上半环(1)和下半环(7)上的哈夫面(2),并再次用螺栓和定位销锁合上半环(1)和下半环(7),在上半环(1)上钻油孔(8)并攻丝,精加工 内孔及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飞黄西玲黄昭锋邱晓峰严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