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的手刹操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566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手刹操纵杆(1),其具有把手件(5)以及与把手件(5)相连的套筒形外壳(18)。所述手刹操纵杆(1)还具有沿把手件(5)的纵向延伸的、能够克服压力弹簧(17)的力轴向移动的、带有布置在端部的操纵按钮(13)的推杆(12)。外壳(18)配属有沿径向定向的、朝推杆(12)的方向延伸的支撑元件(20)。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支撑元件(20)沿纵向布置在操纵按钮(13)与把手件(5)之间,并且压力弹簧(17)与操纵按钮(13)相背离的端部区段(22)支撑在支撑元件(20)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手刹操纵杆,所述操纵杆具有把手件、与把手件相连的套筒形外壳以及沿把手件纵向延伸的、能够克服压力弹簧的力轴向移动的、带有布置在端部的操纵按钮的推杆,其中,所述外壳具有沿径向定向并且朝推杆的方向延伸的支撑元件。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手刹操纵杆作为用于驻车制动器的操纵装置(如用于汽车)已由DE102007053461A1已知。手刹操纵杆可枢转地支承在与汽车车身固定连接的轴承支架中。手刹操纵杆由把手件形式的前部杆区段、用于容纳止动装置的中部杆区段及带有用于例如连杆和/或牵引索的牵引机构的牵引机构支座的后部杆区段组成。手刹操纵杆由金属铸件(优选轻质金属)按照已知的压铸方法制造。把手件设计为闭合的空心型材。能够克服压力弹簧的力沿纵向运动并且在端部具有操纵按钮的推杆支承在空心型材中。为了支撑弹簧,设置有轴套。此外,把手件在外侧由套筒形的外壳包围并且与之固定相连。为容纳操纵按钮,所述外壳在前部区域内具有开口。为实现操纵按钮在外壳上的径向支撑,外壳或操纵按钮具有沿径向定向并且朝推杆方向延伸的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设计为点状突起,并且布置在操纵按钮外表面与外壳朝向所述外表面的内表面之间。手刹操纵杆的这种设计方案需要高昂的组装费用,所述费用尤其是由用于将压力弹簧支撑在把手件闭合的空心型材中的轴套形式的附加构件所引起的。DE202009013243U1、EP1818229A1 和 EP1818230A1 同样对带有能够克服弹簧力纵向移动的推杆的车用手刹装置作了描述。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背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经改善的同时也只需较小组装费用的手刹操纵杆。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用于汽车的手刹操纵杆解决,其具有把手件、与把手件相连的套筒形的外壳以及沿把手件纵向延伸的、能够克服压力弹簧的力轴向移动的、带有布置在端部的操纵按钮的推杆,其中,外壳具有沿径向定向并且朝推杆的方向延伸的支撑元件,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支撑元件沿纵向布置在操纵按钮与把手件之间,并且压力弹簧与操纵按钮相背离的端部区段支撑在支撑元件上。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手刹操纵杆,在所述操纵杆中,支撑元件沿纵向布置在操纵按钮与把手件之间,并且压力弹簧远离操纵按钮的端部区段支撑在所述支撑元件上。手刹操纵杆的这种设计方案将产生更小的组装费用,因为不再需要用于支撑压力弹簧的轴套形式的附加构件。用于压力弹簧的支座集成在外壳中。也就是说压力弹簧的支承在外壳与操纵按钮之间实现。为了支撑压力弹簧而需要额外安装的构件不是必需的。此夕卜,相比于开头所述的现有技术,所述手刹操纵杆具有更小的长度,以此为压力弹簧在手刹操纵杆前部区域的布置创造空间。也可以不用如在传统手刹操纵杆中所需要的那样为压力弹簧涂油脂,因为由于构造空间较短使压力弹簧设计得更加稳固而且相对推杆具有更大的间距。组装费用和生产费用也可以通过将外壳与支撑元件设计为一体而得以减少。外壳和支撑元件主要由塑料构成,并且例如可以用注塑方法生产。用于外壳的材料可特别考虑热塑性塑料,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或聚酰胺(PA)。双组分的设计方案也是可行的,其中,在外部区域出于触觉和/或视觉原因设置有热塑性弹性体(TPE)或合成橡胶(EPDM)。当然也可以在外壳的外表面上根据汽车的装备变型施加例如由皮革构成的附加表层或者由适当材料构成的附加涂层。在此,已证明特别有利的是,支撑元件在外壳的整个周向上延伸。通过支撑元件环形及环绕的设计方案,将为尤其设计为螺旋弹簧的压力弹簧提供稳定的支座,其中,压力弹簧的外部匝圈以整个周向贴靠在支撑元件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备选实施形式也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S卩,外壳具有两个或多个分布在周向上的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布置在共同的、横向于把手件纵向定向的平面内。由此支撑元件以有利的方式均匀地布置在外壳的周向上。按照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规定,外壳和把手件不可拆卸地彼此相连。由此防止了把手件与外壳之间的相对运动,并且确保支撑元件与推杆或者操纵按钮相隔确定的距离,使得弹簧可以功能及工艺可靠地布置和支撑在操纵按钮与支撑元件之间。外壳与把手件之间的连接可通过材料接合式连接、摩擦配合式连接或形状配合式连接实现,其中已证实外壳与把手件之间的压配合在组装费用方面特别有利。此外,已证实特别适宜的是,操纵按钮与推杆可拆卸地连接。由此,组装过程可进一步简化,因为在压力弹簧被布置到推杆上并且在外壳中贴靠到支撑元件上之后才将操纵按钮插到推杆的端部上。操纵按钮支承在外壳的前部区段中并且也用作压力弹簧的支座。在将外壳安装到把手件上之前,首先将推杆布置在手刹操纵杆或者把手件中。接着,根据所使用的材料将外壳加热到大概60至80摄氏度,以减小在将设计为套筒形的外壳推套到把手件上时的装配力。通过对外壳加热,可使在推套过程中在外壳中产生可见变形的风险最小化。在外壳已安装完成的情况下,推杆将有一段从外壳中伸出。伸出部分在将外壳推套到把手件上的过程中由布置在侧面的测量系统检测并且与额定值进行比较。外壳的推套过程一直延续至所述伸出部分与额定值一致。通过这种类型的安装,推杆、外壳及把手件的构件公差可得到补偿。然后,将压力弹簧推到推杆上,直至压力弹簧贴靠到外壳的支撑元件上为止。接着将操纵按钮布置到推杆的自由端,从而使压力弹簧支撑在支撑元件与操纵按钮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在于,外壳具有减震元件,操纵按钮朝向压力弹簧的一面在推入或接合的最终位置中支撑在所述减震元件上。由此可减少在手刹解锁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因为减震元件防止操纵按钮与外壳之间产生会带来噪声的直接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已证实有利的是,减震元件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特别是泡沫材料)构成,并且固定在外壳或支撑元件上。减震元件可由软的合成橡胶(例如三元乙丙橡胶EPDM)构成,并且可通过材料接合式连接(如粘接)、形状配合式连接(如卡锁)或者摩擦配合式连接固定在外壳或支撑元件上。已证实特别相宜的是,将减震元件压入集成在外壳或支撑元件中的、设计为凹腔的凹处中。这样减震元件的固定在操纵按钮最终卡锁在推杆上之前就已实现。备选地,减震元件和外壳也可设计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减震元件在外壳的生产过程中注塑到外壳上。由于在一体式设计方案中减震元件由与外壳相同的材料构成,因此规定,减震元件具有多个沟纹和/或摩擦片。通过沟纹和/或摩擦片结构,可确保充分地减小噪声。在这里,4至12个沟纹或者摩擦片可均匀地分布在减震元件的表面上。尤其在存在包装问题的情况下,沟纹或者摩擦片也可不连续地分布在减震元件的表面上。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允许有多种实施形式。为进一步阐明其基本原理,在附图中示出了其中一种实施形式,并且在以下进行描述。在附图中:图1示出按照现有技术的、用于驻车制动装置的操纵装置的分解图;图2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手刹操纵杆的局部剖切的侧视图;图3示出图2所示手刹操纵杆的前部区域的放大视图;图4示出图3所示手刹操纵杆的立体图;图5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手刹操纵杆的第二实施形式的局部剖切的侧视图;图6示出按图3中的箭头I观察的、不带操纵按钮和减震元件的视图;图7示出按图3中的箭头I观察的、不带操纵按钮但带有减震元件的视图;图8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手刹操纵杆的第三实施形式的局部剖切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的手刹操纵杆(1),具有把手件(5)、与把手件(5)相连的套筒形的外壳(18)以及沿把手件(5)纵向延伸的、能够克服压力弹簧(17)的力轴向移动的、带有布置在端部的操纵按钮(13)的推杆(12),其中,外壳(18)具有沿径向定向并且朝推杆(12)的方向延伸的支撑元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0)沿纵向布置在操纵按钮(13)与把手件(5)之间,并且压力弹簧(17)与操纵按钮(13)相背离的端部区段(22)支撑在支撑元件(20)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30 DE 102011114592.71.一种用于汽车的手刹操纵杆(I),具有把手件(5)、与把手件(5)相连的套筒形的外壳(18)以及沿把手件(5)纵向延伸的、能够克服压力弹簧(17)的力轴向移动的、带有布置在端部的操纵按钮(13)的推杆(12),其中,外壳(18)具有沿径向定向并且朝推杆(12)的方向延伸的支撑元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0)沿纵向布置在操纵按钮(13)与把手件(5)之间,并且压力弹簧(17)与操纵按钮(13)相背离的端部区段(22)支撑在支撑元件(20)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刹操纵杆(I),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8)与所述支撑元件(20)设计为一体。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刹操纵杆(I),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0)在所述外壳(18)的整个周向上延伸。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手刹操纵杆(I),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8)具有两个或多个分布在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伯梅斯特A·克劳斯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