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18432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4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不改变操作杆的长度、就能够容易进行满足所希望的操作杆比率与所希望的输出行程双方的设定、且部件件数少的停车制动器。停车制动器(1)是能够使制动器拉索(100)被设于基体部件(10)上的拉索导向件(50)引导、而能够在枢轴支承于基体部件的操作杆(20)上设置的卷筒(40)卷绕的装置,将卷筒的圆弧状的卷绕部分(41)的圆的中心(A)配设为从操作杆的转动的中心(O)偏心,以操作杆位于规定的操作位置时、使制动器拉索朝向卷筒离开拉索导向件的圆弧状的引导部(51)的点(C)与制动器拉索最开始与卷筒的卷绕部分接触的点(D)的距离为恒定的方式,组合卷筒(40)与拉索导向件(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停车制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停车制动器,即,通过拉起以可起伏地转动的方式枢轴支承于基体部件上的操作杆,来拉动一端侧与操作杆连结的制动器拉索,而在连结有制动器拉索的另一端侧的制动部产生制动力。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停车制动器,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装置。即,来自制动部侧的制动器拉索经由连结杆而与中继连杆连结,利用连结缆线来连接该中继连杆与杆侧,该连结缆线在安装于杆的筒上卷绕,在基体部件的下部设置中继连杆,在相同的基体部件的上部设置操作杆。然而,以往,在汽车的驱动系统构造为FR(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构造的情况下,用于将置于车辆前侧的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后轮的驱动轴(传动轴)配置于车辆中央部,从而车内的地板中央部成型为隆起为帽状。而且,多在其顶部安装操作杆型停车制动器。另一方面,在FF(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或R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构造的情况下,由于没有驱动轴(传动轴),所以地板形成为平板形状。然而,对于停车制动器而言,从操作性的方面看欲极力避免改变其杆的把手位置,但与FR的情况相比,FF或RR的情况下,安装位置下降相当于地板相对低的量。因此,停车制动器变大该量大小。因此,从省空间、轻型化的观点看,为了使部件小型化,提出了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1204号公报然而,该停车制动器有如下问题点,即,如上述那样,除了具备中继连杆、连结缆线,还需要用于连结中继连杆与均衡器的连结杆,并且,需要对这些各部件进行连结或保持的销类等多的部件或构件。另外,停车制动器的设计中,当设定重要的比率、输出行程时,必须根据杆的输出部臂的长度L1、L2与中继连杆的臂的长度L3、L4的相关关系,来求出满足比率与输出行程二者的解。然而,专利文献1的停车制动器由杆与中继连杆两个联锁构成,从而比率变化复杂而难以求出设计解。该以往例的情况下,首先设定行程,以满足比率的方式来设定杆的输出部臂的长度L1,但L1必然变大而杆也变大。因此,存在无法取得与周边部件的间隙的问题、把手位置位于操作性差的位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这样的以往的技术所具有的问题点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停车制动器,即,利用由制动器拉索的卷筒的筒半径与卷绕角度使卷绕量(即、行程)变化的原理,不改变操作杆的长度,通过调整拉索导向件半径,能够容易使设定需要的杆比率后的需要的行程满足所希望的杆比率与输出行程,并且,部件件数少。用于实现这样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要旨存在于如下各项的专利技术。[1]停车制动器1构成为,通过拉起以可起伏地转动的方式枢轴支承于基体部件10上的操作杆20,来拉动一端侧与操作杆20连结的制动器拉索100,而在连结有制动器拉索100的另一端侧的制动部产生制动力,该停车制动器1的特征在于,上述基体部件10具备拉索导向件50,该拉索导向件50对从上述制动部侧延伸的制动器拉索100进行保持,并且以朝向上述操作杆20延伸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上述操作杆20具有对被上述拉索导向件50引导的制动器拉索100进行卷绕、并与上述制动器拉索100的一端连结的卷筒40,上述卷筒40构成为,至少卷绕上述制动器拉索100的卷绕部分41形成为圆弧状,将该圆弧状的圆的中心A配设为从上述操作杆20的转动的中心O偏心,上述拉索导向件50构成为,至少使上述制动器拉索100朝向上述卷筒40离开的引导部51形成为圆弧状,以上述操作杆20位于规定的操作位置时、使从上述拉索导向件50延伸的制动器拉索100离开上述引导部51的点C与上述制动器拉索100最开始与上述卷筒40的卷绕部分41接触的点D的距离为恒定的方式,组合上述卷筒40与上述拉索导向件50,从而能够进行规定的比率的行程量的设定。[2]根据项[1]所述的停车制动器1,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杆20的转动的中心位于比上述卷筒40的成为圆弧状的卷绕部分41的圆的中心更靠近上述卷绕部分41。[3]根据项[1]或者[2]所述的停车制动器1,其特征在于,上述拉索导向件50的成为引导部51的圆弧的半径比上述卷筒40的成为卷绕部分41的圆弧的半径大。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如下所述。停车制动器1配置为,一端与制动部连结的制动器拉索100被拉索导向件50保持并引导,并能够在设于操作杆20的卷筒40上卷绕。当使停车制动器1制动时,拉起以可起伏地转动的方式枢轴支承于基体部件10上的操作杆20即可。由此,制动器拉索100卷绕于卷筒40的卷绕部分41,从而拉动制动器拉索100来使制动部制动。向卷筒40引导制动器拉索100的拉索导向件50在操作杆20的操作的过程中,作为制动器拉索100从拉索导向件50离开的部分的引导部51形成为圆弧状,从而制动器拉索100在操作杆20的操作期间顺畅地被引导。卷绕部分41的圆弧状的圆的中心从操作杆20的转动的中心偏心,从而随着操作杆20的操作,从操作杆20的转动的中心至制动器拉索100与卷绕部分41的切点的半径变化。由此,能够使操作杆20的操作中的操作量与卷绕于卷筒40的制动器拉索100的卷绕量变化。这样的本专利技术构成为,以操作杆20位于规定的操作位置时、使从拉索导向件50延伸的制动器拉索100离开引导部51的点与制动器拉索100最开始与卷筒40的卷绕部分41接触的点的距离为恒定的方式,组合卷筒40与拉索导向件50,从而能够进行规定比率的行程量的设定。根据将操作杆20的转动的中心设在与拉索导向件50相近的位置,当进行拉起操作杆20的制动操作时,开始制动操作后,从制动部施加于制动器拉索100的制动反作用力小的期间,能够以操作杆20小的操作量来较大地拉出制动器拉索100并进行卷绕,随着制动反作用力变大,在相同的操作量中,制动器拉索100的拉出量减少,但操作力不会增大很多,从而能够可靠地拉出制动器拉索100并进行卷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停车制动器,以从操作杆位于规定的操作位置时的拉索导向件延伸的制动器拉索从引导部离开的点与制动器拉索最开始与卷筒的卷绕部分接触的点的距离相同的方式,将拉索导向件与卷筒的组合设为引导部的半径不同的拉索导向件与卷绕部分的半径不同的卷筒的组合,从而无需大幅度地改变杆比率就能够设定为所希望的行程量。另外,由于不需要中继杆、连结缆线,从而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并且,由于没有连结连杆等可动连杆,从而不会产生与可动连杆有关的磨损、变形等。并且,由于拉索导向件所占的空间少,因此能够进行三维的配置,从而配置的自由度格外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器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从与图1相同方向观察的停车制动器的构造的剖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位置关系的线图。图中:A-中心,O-枢轴,R-杆比率,1-停车制动器,10-基体棘轮,11、12、13-固定部,20-操作杆,21-棘爪(pall),22-释放杆,23-释放按钮,30-棘轮,40-卷筒,41-卷绕部分,50-拉索导向件,51-引导部,100-制动器拉索,110-终端配件,120-终端配件,200-枢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各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器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从与图1相同方向观察的停车制动器的构造的剖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停车制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停车制动器,其构成为,通过拉起以可起伏地转动的方式枢轴支承于基体部件上的操作杆,来拉动一端侧与操作杆连结的制动器拉索,而在连结有制动器拉索的另一端侧的制动部产生制动力,该停车制动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基体部件具备拉索导向件,该拉索导向件对从上述制动部侧延伸的制动器拉索进行保持,并且以朝向上述操作杆延伸的方式对该制动器拉索进行引导,上述操作杆具有对被上述拉索导向件引导的制动器拉索进行卷绕、并与上述制动器拉索的一端连结的卷筒,上述卷筒构成为,至少卷绕上述制动器拉索的卷绕部分形成为圆弧状,将该圆弧状的圆的中心配设为从上述操作杆的转动的中心偏心,上述拉索导向件构成为,至少使上述制动器拉索朝向上述卷筒离开的引导部形成为圆弧状,以上述操作杆位于规定的操作位置时、使从上述拉索导向件延伸的制动器拉索离开上述引导部的点与上述制动器拉索最开始与上述卷筒的卷绕部分接触的点的距离为恒定的方式,组合上述卷筒与上述拉索导向件,从而能够进行规定的比率的行程量的设定。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8 JP 2011-2290721.一种停车制动器,其构成为,通过拉起以可起伏地转动的方式枢轴支承于基体部件上的操作杆,来拉动一端侧与操作杆连结的制动器拉索,而在连结有制动器拉索的另一端侧的制动部产生制动力,该停车制动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基体部件具备拉索导向件,该拉索导向件对从上述制动部侧延伸的制动器拉索进行保持,并且以朝向上述操作杆延伸的方式对该制动器拉索进行引导,上述操作杆具有对被上述拉索导向件引导的制动器拉索进行卷绕、并与上述制动器拉索的一端连结的卷筒,上述卷筒构成为,至少卷绕上述制动器拉索的卷绕部分形成为圆弧状,将该圆弧状的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田觉黄玲芳
申请(专利权)人:大塚工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