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异型双功能试剂为连接桥的脑膜炎多糖结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3572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含PEG的异型双功能试剂作桥连剂的新型多糖结合疫苗制备技术,并基于此技术,开发出了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此技术的优势在于:(1)避免了传统工艺中多糖和蛋白质各自的自身交联,提高了产率,也利于质量控制;(2)长的PEG链可增大多糖和蛋白质之间的距离,降低两者之间相互的空间屏蔽效应,提高多糖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制备脑膜炎奈瑟氏球菌荚膜多糖结合疫苗的结合技术;基于此结合技术,制备 出了脑膜炎荚膜多糖结合疫苗,可用于脑脊髓膜炎等重要疾病的免疫预防,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氏球菌引起的脑膜发炎的疫症,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脑膜炎奈瑟氏球菌主要经由咳嗽,喷嚏或接吻传播,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最后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常见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后颈僵硬;亦会有嗜睡、呕吐、惧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此病可引致脑部受损甚至死亡,病死率较高,维持在5-10%之间,遍见于世界各国,呈散发或大、小流行,以儿童发病率为高。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在未使用抗生素以前该病的病死率在70%左右,使用抗生素治疗以来病死率降低至5% 15%,甚至低于5%。然而,由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细菌的耐药菌株数量和种类迅速地增长,导致治疗更加困难。这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忧虑,并增加了病人的治疗成本和难度。为了应对不断恶劣化的抗药性病菌对人类的威胁,世界各地的医生开始严格地控制使用抗生素,同时扩大疫苗的接种范围。因此,研制与开发预防流行性脑膜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以共价键的方式将脑膜炎荚膜多糖连接到载体蛋白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以共价键的方式将脑膜炎荚膜多糖连接到载体蛋白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以聚乙二醇(PEG)为连接桥连接脑膜炎荚膜多糖和载体蛋白,PEG的分子量为200-10000Da,优化的PEG分子量为2000D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PEG为异型双功能试剂,以PEG分子为骨架,结构式为NH2-PEG-R, PEG分子的一端为氨基,PEG分子的另一端(R)为能与巯基反应的化学基团,其中,优选的R基团为马来酰亚胺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以不含PEG的异型双功能试剂为连接桥连接脑膜炎荚膜 多糖和载体蛋白,不含PEG的异型双功能试剂的结构式为NH2-R1-R2,一端为氨基,另一端(R2 )为能与巯基反应的化学基团,其中,优选的R2基团为马来酰亚胺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含PEG的异型双功能试剂NH2-R1-R2,Rl为碳数为1_10的烷基,优选的异型双功能试剂为N-2-胺乙基-马来酰亚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所用的脑膜炎荚膜多糖为A群、B群、C群、W135群和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奈瑟氏球菌荚膜多糖。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所用的载体蛋白包括但不限于破伤风类毒素、CRM197、白喉类毒素、百日咳类毒素、大肠杆菌LT、大肠杆菌ST、外毒素A、外膜复合物C、孔蛋白、转铁蛋白结合蛋白、肺炎球菌溶血素、肺炎球菌表面蛋白A、肺炎球菌粘附素蛋白质、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涛安文琪苏志国范蓓黄庆瑞马小伟潘若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