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3164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包括姜黄素纳米颗粒和溶菌酶,所述溶菌酶通过共价键与所述姜黄素接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提高了药物的肾间质靶向性,有效延缓药物释放、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掩盖药物异味,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等的毒副作用。在靶器官内控制释药,使其药效增强,同时降低对人体其他器官和细胞的不良反应,使姜黄素中药制剂能发展成为安全、稳定、有效的新型中药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姜黄素纳米颗粒,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肾纤维化的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
技术介绍
肾间质纤维化病理机制有多环节与多靶点的特点,目前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而多采用综合措施。传统的治疗药物主要有:ACE1、血管紧张素II I型受体拮抗剂(ATlRA)、可溶性TGF-β抗体等。然而由于传统药物的靶向性差,所以抗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差,浪费大量的医疗资源。我国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疾病中有悠久的历史,目前研究较多的中药有姜黄素、丹参、大黄、冬虫夏草、慢肾康、大黄庶虫丸等。姜黄素(curcumin, CM)是从植物姜黄Curcumalonga L.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和降血脂等作用。目前已有学者证实姜黄素能干扰MCs细胞周期分布,具有抗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彭文、李琦、付文成等《姜黄素及OX-LDL对系膜细胞凋亡及FAP-1和bag-Ι表达的影响》,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 (4):54-57 ;王浩,付文成,王云满等《姜黄素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系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上海医学,2007,30 (7):545-547.)。然而目前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包括姜黄素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溶菌酶,所述溶菌酶通过共价键与所述姜黄素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包括姜黄素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溶菌酶,所述溶菌酶通过共价键与所述姜黄素接合。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5 135纳米。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的包封率为65.78 76.36%。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姜黄素的含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王云满王浩殷佩浩李琦金周慧刘育军付文成朱冰冰姚卫国程蔚蔚孙仲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