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桥壳加强环的制作方法及专用弯曲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867131 阅读:8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后桥壳体加强环的制作方法及专用成形模具,该方法包括选料、下料、弯圆、对焊、校平工序,所述弯圆工序是采用专用弯曲模具将钢板条料逐段弯曲成圆形。该方法中的弯曲模具由上模板、凸模、凹模、下模板、加强筋组成,凸模、凹模的数量各为二件,分装于上模座、下模座闭合对应面的左右两端,在两凸模、两凹模与上下模板连接的内侧,各设置一加强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后桥壳体加强环制作方法及专用成形模具实施方便,模具结构简单,缩短产品制造周期,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为环类零件的加工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工艺方法和弯曲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扁钢或钢板条料制作汽车后桥壳加强 环的方法及该方法中使用的专用弯曲模具。二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后桥壳加强环的加工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釆用 圆钢加热锻造, 一种是釆用扁钢或钢板条料送入三辊或四辊轧 床轧圆。采用圆钢加热锻造成本较高,对环境污染较大,工人 劳动强度大,零件加工精度较低,容易产生不合格品,给工厂 造成浪费。采用三辊或四辊轧床轧圆生产效率较高,能满足技 术要求,但同一台轧床适用范围太小,对于不同规格的零件需 配制不同型号的轧床。设备投入较大,对于中、小批量多品种 的环类零件的加工不经济。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桥壳加强环的制作方法, 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方法中使用的专用弯曲模具。以提高生 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后桥壳体加强环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料、 下料、弯圆、对焊、校平工序,所述弯圆工序是采用专用弯曲 模具琢段弯曲成圆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后桥壳加强环的专用弯曲模具,该模具 由上模板、凸模、凹模、下模板、加强筋组成,其中凸模、凹 模的数量各为二件,分装于上模座、下模座闭合对应面的左右 两端,在两凸模、两凹模与上下模板连接的内侧,各设置一加3强筋,从而使该模具可同时成形两件工件。本专利技术采用钢板毛坯制作汽车后桥壳加强环的制作方法及 其弯曲成形模具。可减少新产品开发试制过程中的设备投入, 縮短产品制造周期,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为环类零件的加工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工艺方法和弯曲模具。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桥加强环专用成形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在零件初始弯曲状态时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在零件弯曲终止状态时的A-A剖视图。 图中l-上模板、2-凸模、3-工件、4-加强筋、5-凹模、6-下模板。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采用扁钢或钢板条料弯曲成汽车后桥壳加强环的加 工方法是1) 根据加强环技术要求选定用于加工加强环的材料毛坯种 类、牌号和规格,并根据零件尺寸计算其展开料长度;2) 根据零件材料厚度选择下料方法,对于厚度小于13 im 的钢板釆用剪板机剪切下料,厚度大于13inm的钢板选择气割下 料;3) 根据加强环尺寸计算其弯曲力,由于该方法是采用逐段 弯曲,所需弯曲力较小,10吨以上的油压机可满足成形要求;4) 将弯曲模安装在油压机上调试好,再将已下条料放入弯 曲模内,油压机带动凸模下行压住条料逐段弯曲使其成一闭环, 使其对接处间隙为1 4mm。5) 将加强环接口处焊接。6) 在油压机上对加强环端面进行整平。根据前述汽车后桥壳加强环采用金属坯料弯圆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强环弯曲模具由上模板K凸模2、凹模5、下模板 6、加强筋4构成。其中凸模2、凹模5数量均为2件,加强筋 4数量为4件(如图1所示),凸模2、凹模5悍装于上模座、 下模座闭合对应面的左右两端,在两凸模、两凹模与上、下模 板连接的内侧,各焊接一加强筋4,该模具可同时成形两件工件 3。在该弯曲模中,加强环弯曲后的直径取决于凸模和凹模型 面半径以及加强环材料的弹性模量。若加强环要求保证内径, 设计弯曲模具时应以凸模为准。如图1所示,条料放入凹模槽 内逐段弯圆,条料以一个恒定的半径逐渐弯曲成一封闭的环。 加强环弯曲单件所需时间取决于材料进给速度和所弯的板坯的 长度。毛坯长度应满足零件弯曲终止后对接处间隙为1 4im。为了有效控制毛坯弯曲过程中产生失稳翘曲变形,在凹模上设 有与坯料厚度对应的开槽,因毛坯放入凹模槽内与槽底接触弯 曲,槽底圆弧面充当凹模,槽两侧面控制毛坯厚度方向的变形, 所以槽宽以钢板毛坯的厚度定。工件弯圆时,将该弯曲模具安装在油压机工作台上,在每 一凹模槽中各放置一毛环条料,启动油压机下行,逐次送料, 逐次压弯,直至其弯曲成要求的圆形。可同时弯曲成形两个加 强环即工件3。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后桥壳体加强环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料、 下料、弯圆、对焊、校平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圆工序是 采用专用弯曲模具将钢板条料琢段弯曲成圆形。2、 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桥壳加强环的专用 弯曲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由上模板(1)、凸模(2)、凹模(5)、下模板(6)、加强筋(4)组成,其中凸模(2)、凹模 (5)的数量各为二件,分装于上模座(1)、下模座(6)闭合 对应面的左右两端,在两凸模、两凹模与上下模板连接的内侧, 各设置一加强筋(4)。3、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桥壳加强环的专用弯曲模具, 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5)设有与毛坯条料厚度对应的开槽。全文摘要一种汽车后桥壳体加强环的制作方法及专用成形模具,该方法包括选料、下料、弯圆、对焊、校平工序,所述弯圆工序是采用专用弯曲模具将钢板条料逐段弯曲成圆形。该方法中的弯曲模具由上模板、凸模、凹模、下模板、加强筋组成,凸模、凹模的数量各为二件,分装于上模座、下模座闭合对应面的左右两端,在两凸模、两凹模与上下模板连接的内侧,各设置一加强筋。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后桥壳体加强环制作方法及专用成形模具实施方便,模具结构简单,缩短产品制造周期,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为环类零件的加工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工艺方法和弯曲模具。文档编号B21D5/10GK101310916SQ200710077770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同治军, 尚德娥, 谢朝顺 申请人:贵州航天红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桥壳体加强环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料、下料、弯圆、对焊、校平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圆工序是采用专用弯曲模具将钢板条料琢段弯曲成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德娥同治军谢朝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红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