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13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适用于定位一散热模块鳍片,其包括:一主体,该主体的埠口呈开放状,该埠口之二侧分别设有一侧壁,而该二侧壁的下缘之间且位于埠口之内侧设有一L形连接部,且该二侧壁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至少一勾持部;使用时,将散热模块鳍片置入该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内,可令散热模块鳍片的左右两侧抵靠至二侧壁的内表面,且令散热模块鳍片的后侧抵靠至L形连接部的内表面,又令散热模块鳍片的前侧抵靠至勾持部,从而限制散热模块鳍片任意滑动。如此一来,不再需要额外的辅助定位治具,也可达到定位目的,缩短作业工时,并可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可简化作业工 时之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为一常规之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适用于收容并定位一散热模块鳍片30',该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包括一主体10',该主 体IO,的埠口呈开放状,该埠口之二侧分别设有一侧壁100,,且该二侧壁100' 之间相互平行,而该二侧壁100'的下缘之间且位于埠口之内侧设有一 L形连接部皿,。使用时,将散热模块鳍片30,直接置入该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内,可 令散热模块鳍片30'的左右两侧抵靠至二侧壁IOO,的内表面,且令散热模块鳍片 30'的后侧抵靠至L形连接部101'的内表面,而散热模块鳍片30'的前侧位于开 放的埠口处,则需额外增加一 L形定位治具20'套设于散热模块鳍片30'的前侧, 再通过一夹具(图未示)沿着上下方向将主体10'、 L形定位治具20'及散热模块 鳍片30'夹持后,从而限制散热模块鳍片30'任意滑动。然而,散热模块鳍片30'必须在L形定位治具20'的辅助下才能完全限制散 热模块鳍片30'之相关位置,从而达到定位之目的,如此,不仅增加了定位时的 作业工时,而且增加了制作L形定位治具20,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作业工时之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适用 于定位一散热模块鳍片,其包括 一主体,该主体的埠口呈开放状,该埠口之 二侧分别设有一侧壁,而该二侧壁的下缘之间且位于埠口之内侧设有一 L形连 接部,且该二侧壁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至少一勾持部;使用时,将散热模块鳍 片置入该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内,可令散热模块鳍片的左右两侧抵靠至 二侧壁的内表面,且令散热模块鳍片的后侧抵靠至L形连接部的内表面,又令 散热模块鳍片的前侧抵靠至勾持部,从而限制散热模块鳍片任意滑动。如此一来,不再需要额外的辅助定位治具,也可达到定位目的,缩短作业 工时,并可节省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常规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之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与散热模块鳍片之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之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图示详 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为将一散热模块鳍片30定位,本专利技术散热模块鳍 片组装定位机构包括一主体10,该主体10的埠口呈开放状,该埠口之二侧分别 设有一侧壁110,于本实施例中,该二侧壁100之间相互平行。而该二侧壁100 的下缘之间且位于埠口之内侧设有一L形连接部101,于本实施例中,该L形连 接部101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且该二侧壁100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至少一勾持 部102,于本实施例中, 一侧壁100上设有一勾持部102,且勾持部102分别自 侧壁100的端部上缘分别垂直向内弯折,另,为不影响散热效果,可将勾持部 102的尺寸设计得尽可能细小(例如细条状),仅需与散热模块鳍片30的前侧表 面局部小区域接触即可。使用时,将散热模块鳍片30置入该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内,可令散 热模块鳍片30的左右两侧抵靠至二侧壁100的内表面,且令散热模块鳍片30 的后侧抵靠至L形连接部101的内表面,又令散热模块鳍片30的前侧抵靠至勾 持部102,从而限制散热模块鳍片30任意滑动。再通过一夹具(图未示)沿着 上下方向将主体10及散热模块鳍片30夹持后,从而完全限制散热模块鳍片30 的相关位置。以上所述者,仅为本专利技术其中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 实施范围;即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专利技术专 利范围所涵盖。权利要求1. 一种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适用于定位一散热模块鳍片,其特征 是包括一主体,该主体的埠口呈开放状,该埠口之二侧分别设有一侧壁,而该二 侧壁的下缘之间且位于埠口之内侧设有一 L形连接部,且该二侧壁的端部向内 弯折形成至少一勾持部;使用时,将散热模块鳍片置入该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内,可令散热 模块鳍片的左右两侧抵靠至二侧壁的内表面,且令散热模块鳍片的后侧抵靠至L 形连接部的内表面,又令散热模块鳍片的前侧抵靠至勾持部,从而限制散热模 块鳍片任意滑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该二 侧壁之间相互平行。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该L 形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一侧 壁上设有一勾持部。5.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勾持 部分别自侧壁的端部上缘向内弯折。6.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勾持 部分别自侧壁的端部分别垂直向内弯折。7.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勾持 部的形状为细条状。全文摘要一种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适用于定位一散热模块鳍片,其包括一主体,该主体的埠口呈开放状,该埠口之二侧分别设有一侧壁,而该二侧壁的下缘之间且位于埠口之内侧设有一L形连接部,且该二侧壁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至少一勾持部;使用时,将散热模块鳍片置入该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内,可令散热模块鳍片的左右两侧抵靠至二侧壁的内表面,且令散热模块鳍片的后侧抵靠至L形连接部的内表面,又令散热模块鳍片的前侧抵靠至勾持部,从而限制散热模块鳍片任意滑动。如此一来,不再需要额外的辅助定位治具,也可达到定位目的,缩短作业工时,并可节省生产成本。文档编号G12B15/00GK101312078SQ200710028218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坤政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汉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适用于定位一散热模块鳍片,其特征是包括:一主体,该主体的埠口呈开放状,该埠口之二侧分别设有一侧壁,而该二侧壁的下缘之间且位于埠口之内侧设有一L形连接部,且该二侧壁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至少一勾持部;使用时,将散热模块鳍片置入该散热模块鳍片组装定位机构内,可令散热模块鳍片的左右两侧抵靠至二侧壁的内表面,且令散热模块鳍片的后侧抵靠至L形连接部的内表面,又令散热模块鳍片的前侧抵靠至勾持部,从而限制散热模块鳍片任意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汉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