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循环气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828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循环气冷却器,包括管箱(1)、管板(2)、壳体(3)、换热管(4),所述管箱(1)采用锥形封头;所述管板(2)与换热管(4)采用沉孔焊的方式进行连接,管箱(1)和管板(2)与物料接触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换热管(4)采用高精度冷拔不锈钢光亮退火管,所述管箱上设置有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管箱与换热管的内表面光洁度,并且在管箱上增设便于检修的人孔,通过以上措施,可大大提高气固两相物料在换热器中的通过性,避免物料堆积造成换热器堵塞,保证生产的稳定运行。可有效减少聚丙烯装置循环气冷却器的堵塞现象,并且一旦操作不稳定发生堵塞现象后,提供了便于现场清理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装备领域的循环气冷却器,具体地,涉及应用于聚丙烯装置的一种立式循环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环管法聚丙烯装置如生产抗冲共聚产品时需串联一气相流化床反应器,该反应器反应热的撤除是通过一台立式循环气换热器来实现,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正常操作情况下,壳程介质为冷却水,由壳程底部入口进入,管程介质为丙烯+聚丙烯粉末,管程介质从上管箱顶部入口进入,通过换热管管束后从下管箱底部出口排除,壳程、管程物料逆向流动进行传热,冷却后的管程物料通过压缩机循环返回气相反应器;壳程材质为碳钢,管程及换热管采用不锈钢。由于管程物料来源于气相共聚反应器,介质为丙烯、PP等气固两相,物料中还残留一部分催化剂活性,如果在换热器内形成粉料堆积,在残余催化剂作用下可继续生成聚合反应,粉料堆积越来越大,从而造成换热器堵塞,严重时造成反应器停车,因此,该换热器的设计应结合具体操作工况,重点预防和解决换热器堵塞,以及一旦堵塞后如何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分析并解决上述现有设备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预防和解决换热管堵塞的一种立式循环气冷却器;本技术为一种立式循环气冷却器,包括管箱1、管板2、壳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循环气冷却器,包括管箱(1)、管板(2)、壳体(3)、换热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1)采用锥形封头(1?1);所述锥形封头(1?1)的锥角为15~60度;所述管箱(1)通过设备法兰与所述的管板(2)连接;所述管板(2)与所述换热管(4)的一端焊接;所述换热管(4)固定在所述的壳体(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 立式循环气冷却器,包括管箱(I)、管板(2)、壳体(3)、换热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I)采用锥形封头(1-1);所述锥形封头(1-1)的锥角为15飞O度;所述管箱(I)通过设备法兰与所述的管板(2)连接;所述管板(2)与所述换热管(4)的一端焊接;所述换热管(4)固定在所述的壳体(3)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循环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I)的锥形封头(1-1)顶端为管程物料的入口,且所述锥形封头的锥角为2(Γ30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循环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管箱(I)的锥形封头(1-1)上开设有人孔(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循环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4)为换热管组,换热管组平行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且各个所述换热管(4)的管程物料进口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敏李莉赵钢李芳苏洪王小敏于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