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污水或地表水中的冷热量时污水或地表水与清水的换热装置,属于能源
技术介绍
利用污水或地表水等低品位可再生清洁能源中的冷热量为建筑物供热与空调,一般基于热泵技术,是建筑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其节能幅度可达45%以上。这些低位可再生清洁冷热源包括大气、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城市污水等等,利用这些冷热能源时,一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另一方面需要有效解决一些共性与关键技术问题。关于污水和地表水冷热源,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杂质堵塞和提高换热效率问题,如不妥善处理,则运行时换热设备的流量急剧下降,以及换热设备的效率大幅度降低,造成换热设备严重达不到使用要求。所述污水包括城市未处理污水、污水厂已处理污水和工业污水,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海水。为解决堵塞问题,有两种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在换热设备前加设防堵装置,先过滤再换热,例如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1474125A公开日为2004年2月11日、名称为“城市污水冷热源的应用方法和装置”以及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1920447A公开日为2007年2月28日、名称为“污水及地表水源热泵无阻塞压力平衡防阻装置及其系统”等等;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加大换热设备的过流断面,使含杂质的污水或地表水直接进入换热设备,杂质顺利地通过,称之为“疏导型换热”。关于第二种“疏导型换热”涉及到的相关专利及其主要缺陷如下1、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101149233A公开日为2008年3月26日、名称为“污水或地表水源热泵流道式换热系统”;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096463Y、授权公告日为2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或地表水用疏导型对角门换热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包括壳体(1)、两个清水封头(4)、多层换热管、两个管板(3)及两个污水或地表水封头(5),壳体(1)为四棱柱体,其特征是:每层换热管包括多根换热直管(2),多根换热直管(2)并列设置并焊接为一体,多层换热管沿壳体(1)的一条对角线方向固定在壳体(1)内,多层换热管水平或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多层换热管的倾斜方向一致,壳体(1)的四个棱角均通过立切面切割成四个倒棱角,多层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的管板(3)上,两个管板(3)设置在多层换热管两端管口所对应的两个倒棱角的切口处,两个清水封头(4)与两个管板(3)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清水封头(4)与所述的两个倒棱角的切口端面可拆卸密封连接;余下的两个倒棱角的两个切口与两个污水或地表水封头(5)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污水或地表水封头(5)与所述的余下的两个倒棱角的两个切口可拆卸密封连接,位于多层换热管左端的管板(3)与该管板(3)相对应的清水封头(4)之间围成的腔室由上至下分隔成N个左清水过渡腔室(6),设定位于最上端的左清水过渡腔室(6)为第一左清水过渡腔室,位于最下端的左清水过渡腔室(6)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或地表水用疏导型对角门换热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包括壳体(I)、两个清水封头(4)、多层换热管、两个管板(3)及两个污水或地表水封头(5),壳体(I)为四棱柱体,其特征是每层换热管包括多根换热直管(2),多根换热直管(2)并列设置并焊接为一体,多层换热管沿壳体(I)的一条对角线方向固定在壳体(I)内,多层换热管水平或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多层换热管的倾斜方向一致,壳体(I)的四个棱角均通过立切面切割成四个倒棱角,多层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的管板(3)上,两个管板(3)设置在多层换热管两端管口所对应的两个倒棱角的切口处,两个清水封头(4)与两个管板(3)--对应设置,两个清水封头(4)与所述的两个倒棱角的切口端面可拆卸密封连接;余下的两个倒棱角的两个切口与两个污水或地表水封头(5)--对应设置,两个污水或地表水封头(5)与所述的余下的两个倒棱角的两个切口可拆卸密封连接,位于多层换热管左端的管板(3)与该管板(3)相对应的清水封头(4)之间围成的腔室由上至下分隔成N个左清水过渡腔室(6),设定位于最上端的左清水过渡腔室(6)为第一左清水过渡腔室,位于最下端的左清水过渡腔室(6)为第N左清水过渡腔室;位于多层换热管右端的管板(3)与该管板(3)相对应的清水封头(4)之间围成的腔室由上至下分隔成N个右清水过渡腔室(7),N = 3 13,设定位于最上端的右清水过渡腔室(7)为第一右清水过渡腔室,位于最下端的右清水过渡腔室(7)为第N右清水过渡腔室,第一左清水过渡腔室通过相通的换热管与第一右清水过渡腔室相通,第一右清水过渡腔室通过相通的换热管与第二左清水过渡腔室相通,第二左清水过渡腔室通过相通的换热管与第二右清水过渡腔室相通,以此类推至第N左清水过渡腔室通过相通的换热管与第N右清水过渡腔室相通,壳体(I)上设有与第一左清水过渡腔室相通的清水进口或出口(8),壳体(I)上设有与第N右清水过渡腔室相通的清水出口或进口(9);壳体(I)与多层换热管之间形成的空间由上至下设有多个第一换热区域(10)及多个第二换热区域(11),多个第一换热区域(10)与多个第二换热区域(11)交替且部分重合设置,位于最上端的第一换热区域(10)与设置在壳体(I)上的污水或地表水出口或进口(13)相通,位于最下端的第二换热区域(11)与设置在壳体(I)上的污水或地表水进口或出口( 12 )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或地表水用疏导型对角门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直管(2)为正方形管,正方形管的管口呈菱形设置,每层正方形管中的相邻两根呈菱形设置的正方形管的相邻棱边焊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或地表水用疏导型对角门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直管(2)为长方形管,每层长方形管中的相邻两根长方形管的窄侧面焊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或地表水用疏导型对角门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直管(2)为圆管,每层圆管中的相邻两根圆管之间的中部沿圆管的长度方向设有连接板条(34),连接板条(34)与相邻的两个圆管焊接。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污水或地表水用疏导型对角门换热装置,其特征是倾斜固定在壳体(I)内的多层换热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0° < a <1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或地表水用疏导型对角门换热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清水封头(4)的端面上各设有一个清水封头法兰(14),与所述的两个清水封头(4)相对应的两个倒棱角的切口端面上各设有一个壳体连接法兰一(15),壳体连接法兰一(15)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华,迟芳,王刚,苏笑星,郭飞,严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