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属于空气处理设备,是由管板Ⅰ、管板Ⅱ,换热管和翅片构成,其所述的管板Ⅰ、管板Ⅱ之间阵列固定排布着换热管,换热管的一端部均置于管板Ⅰ内腔中,管板Ⅰ外侧与介质入口管连通、另一端均置于管板Ⅱ内腔中,管板Ⅱ外侧与介质出口管连通,所述的换热管均穿过并固定在管板Ⅰ和管板Ⅱ之间均布着的翅片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空气冷却器加工后,因采用一体大板片平面或异形表面式翅片,折合到光管的空气侧传热系数大大提高,强化管外传热;如再采用加工型高效管,可同时强化管内传热,换热性能好。耗能底、故障率低,降低了工人的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利用空气冷却冷凝管内介质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空气冷却器是以环境空气为冷却介质并横掠翅片管外,使管内高温工艺流体得到冷却或冷凝的设备。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空气冷却器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空气冷却器主要由管束、风机、构架、百叶窗和梯子平台组成,管束的换热管采用截面为圆形的钢管,钢管外面采用铝片进行轧制,形成双金属轧片管代号DR结构。因换热管的布管形式要求,翅片管只能采用低翅片或高翅片两种结构型式,不能进一步提高空气侧的传热系数,管基本采用圆形截面钢管,对传热也无传热提高/增强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是由管板Ⅰ、管板Ⅱ,换热管和翅片构成,其所述的管板Ⅰ、管板Ⅱ之间阵列固定排布着换热管,换热管的一端部均置于管板Ⅰ内腔中,管板Ⅰ外侧与介质入口管连通、另一端均置于管板Ⅱ内腔中,管板Ⅱ外侧与介质出口管连通,所述的换热管均穿过并固定在管板Ⅰ和管板Ⅱ之间均布着的翅片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管板Ⅱ的外侧设有管板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翅片为平面和异性表面中的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相邻翅片之间的距离为2.5-9毫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换热管采用加工型高效异形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管板Ⅰ、管板Ⅱ的两侧之间连接着边梁。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优点在于:空气冷却器加工后,因采用一体大板片平面或异形表面式翅片,折合到光管的空气侧传热系数大大提高,强化管外传热;如再采用加工型高效管,可同时强化管内传热,换热性好。耗能底、故障率低,降低了维修工人的维修频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轴向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A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换热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节后附图1至附图4最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是由管板Ⅰ1、管板Ⅱ2,换热管3和翅片4构成,其所述的管板Ⅰ1、管板Ⅱ2之间阵列固定排布着换热管3,换热管3的一端部均置于管板Ⅰ1内腔5中,管板Ⅰ1外侧与介质入口管6连通、另一端均置于管板Ⅱ2内腔7中,管板Ⅱ2外侧与介质出口管8连通,所述的换热管3均穿过并固定在管板Ⅰ1和管板Ⅱ2之间均布着的翅片4上。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是由管板Ⅰ1、管板Ⅱ2,换热管3和翅片4构成,其所述的管板Ⅰ1、管板Ⅱ2之间阵列固定排布着换热管3,换热管3的一端部均置于管板Ⅰ1内腔5中,管板Ⅰ1外侧与介质入口管6连通、另一端均置于管板Ⅱ2内腔7中,管板Ⅱ2外侧与介质出口管8连通,所述的换热管3均穿过并固定在管板Ⅰ1和管板Ⅱ2之间均布着的翅片4上。所述的管板Ⅱ2的外侧设有管板盖9.所述的翅片4为平面和异性表面中的一种。相邻翅片4之间的距离为2.5-9毫米。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是由管板Ⅰ1、管板Ⅱ2,换热管3和翅片4构成,其所述的管板Ⅰ1、管板Ⅱ2之间阵列固定排布着换热管3,换热管3的一端部均置于管板Ⅰ1内腔5中,管板Ⅰ1外侧与介质入口管6连通、另一端均置于管板Ⅱ2内腔7中,管板Ⅱ2外侧与介质出口管8连通,所述的换热管3均穿过并固定在管板Ⅰ1和管板Ⅱ2之间均布着的翅片4上。所述的管板Ⅱ2的外侧设有管板盖9.所述的翅片4为平面和异性表面中的一种。相邻翅片4之间的距离为2.5-9毫米。所述的换热管3采用加工型高效异形管。管板Ⅰ1、管板Ⅱ2的两侧之间连接着边梁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主体为空气冷却器,管内走被冷却介质,管外安装有大板面式翅片,管外走空气,通过流动的空气带走管内介质的热量。加工型高效异形管是高效管型可同时强化管内、管外换热效果; 对杂质粘稠、杂质含量高的工况,强化效果更加显著。空气冷却器采用一体大板片、高密度,片间距可调式翅片;大板片翅片可以是平面或异形表面结构,增大换热系数。换热管可采用加工型高效异形管,包括但不限于缩放管、螺纹管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换热管3的管束翅片4采用一体大板片式结构,且片间距根据工艺计算结构进行适当调整。翅片4间距的尺寸根据换热量确定,数值一般在2.5--9毫米之间,对于确定的大板面式翅片间距数值是由压制或冲制工装调整保证的。换热管可以采用加工型高效管。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在引风式鼓风模式下运行,气流均匀横掠通过管束翅片,带走大量热量,冷却冷凝冷却器内部介质,实现节能降耗。空气冷却器是以环境空气为冷却介质并通过翅片管外,使管内 高温工艺介质冷却或冷凝,具有环保、节水及寿命长等优点。本本专利技术的采用大板面翅片和高效管集成的方式实现了高效换热效果,首先换热基管采用缩放管等高效管,强化了传热,提升换热能力15%以上;其次翅片采用大板面翅片,较常规增大了翅片的换热面积30%以上,同时规整了空气流通的通道,均匀增大了通过翅片空气流速,增大了翅片与空气间的传热系数,强化了传热。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实现了该空气冷却器总传热系数至少提高20%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是由管板Ⅰ(1)、管板Ⅱ(2)、换热管(3)和翅片(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板Ⅰ(1)、管板Ⅱ(2)之间阵列固定排布着换热管(3),换热管(3)的一端部均置于管板Ⅰ(1)内腔(5)中,管板Ⅰ(1)外侧与介质入口管(6)连通,换热管(3)的另一端均置于管板Ⅱ(2)内腔(7)中,管板Ⅱ(2)外侧与介质出口管(8)连通,所述的换热管(3)均穿过并固定在管板Ⅰ(1)和管板Ⅱ(2)之间均布的翅片(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是由管板Ⅰ(1)、管板Ⅱ(2)、换热管(3)和翅片(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板Ⅰ(1)、管板Ⅱ(2)之间阵列固定排布着换热管(3),换热管(3)的一端部均置于管板Ⅰ(1)内腔(5)中,管板Ⅰ(1)外侧与介质入口管(6)连通,换热管(3)的另一端均置于管板Ⅱ(2)内腔(7)中,管板Ⅱ(2)外侧与介质出口管(8)连通,所述的换热管(3)均穿过并固定在管板Ⅰ(1)和管板Ⅱ(2)之间均布的翅片(4)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福臣,
申请(专利权)人:赵福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