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桥加力器端盖轴承定位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720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0:55
一种后桥加力器端盖轴承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后桥加力器,后桥加力器的传动轴的两端分别支撑于后桥加力器壳体,传动轴沿轴向依次安装有从动盆齿轮、慢速主动齿轮、同步环和快速主动齿轮,从动盆齿轮与输入主动锥齿轮啮合,后桥加力器壳体上对称设有轴孔,各轴孔用端盖盖住,端盖一体成型有向壳体的轴孔内延伸的轴承座,轴承座的内腔中安装轴承,通过轴承支撑传动轴,端盖的轴向端面上设有螺纹通孔与轴承座的内腔对应,各螺纹通孔中螺纹配合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的一端抵住轴承的外圈,调节螺钉的另一端用锁紧螺母紧固定位。通过端盖上的轴承座对轴承径向定位,调节螺钉对轴承轴向间隙调节定位,减小组合在传动轴上的零件之间的积累误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调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后桥加力器端盖轴承定位调节 装直。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后桥加力器,如图5所示,传动轴2上组合有多达十几个零件,每个零件均存在加工精度误差,零件数量越多,累积的误差越大,由于没有调节零件轴向间隙的装置,加力器在使用过程中累积的误差得不到修正,如果积累误差过大,使得盆齿和角齿的安装距离和间隙加大,会直接导致加力器的噪音增大,缩短盆角齿的使用寿命,甚至打坏,间隙过大还会导致轴承3的间隙加大,使得轴承偏心旋转,致使轴承寿命低,且容易打坏,间隙过大还会导致转动齿轴向蹿动距离加大,致使脱档几率增加。但是,若各零件之间的间隙过小,会导致各零件转动不灵活,严重的,甚至抱死,损伤零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后桥加力器端盖轴承定位调节装置,通过端盖上的轴承座对轴承径向定位,调节螺钉对轴承轴向间隙调节定位,减小组合在传动轴上的零件之间的积累误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桥加力器端盖轴承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后桥加力器,后桥加力器的传动轴的两端分别支撑于后桥加力器壳体,所述传动轴沿轴向依次安装有从动盆齿轮、慢速主动齿轮、同步环和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桥加力器端盖轴承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后桥加力器(1),后桥加力器的传动轴(2)的两端分别支撑于后桥加力器壳体(1a),所述传动轴(2)沿轴向依次安装有从动盆齿轮(8)、慢速主动齿轮(9)、同步环(10)和快速主动齿轮(11),所述从动盆齿轮(8)与输入主动锥齿轮(12)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加力器壳体(1a)上对称设有支撑传动轴(2)的轴孔(1b),各轴孔(1b)用端盖(4)盖住,端盖(4)通过多个固定螺钉(7)与后桥加力器壳体(1a)固定连接,所述端盖(4)一体成型有向壳体的轴孔(1b)内延伸的轴承座(4b),端盖(4)的轴承座的内腔中安装轴承(3),通过轴承(3)支撑传动轴(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桥加力器端盖轴承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后桥加力器(I),后桥加力器的传动轴(2)的两端分别支撑于后桥加力器壳体(la),所述传动轴(2)沿轴向依次安装有从动盆齿轮(8)、慢速主动齿轮(9)、同步环(10)和快速主动齿轮(11),所述从动盆齿轮(8)与输入主动锥齿轮(12)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加力器壳体(Ia)上对称设有支撑传动轴(2)的轴孔(lb),各轴孔(Ib)用端盖(4)盖住,端盖(4)通过多个固定螺钉(7)与后桥加力器壳体(Ia)固定连接,所述端盖(4) 一体成型有向壳体的轴孔(Ib)内延伸的轴承座(4b),端盖(4)的轴承座的内腔中安装轴承(3),通过轴承(3)支撑传动轴(2),端盖(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可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富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