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适合由残疾人使用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871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3:24
一种适合由残疾人使用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包括用于接纳不具有抓握转向装置的能力的人的上肢的附连装置。附连装置包括中空主体,在中空主体中设有:座部,其用于接纳上肢的末端;前开口,其具有开放轮廓,当末端被接纳在座部中时,上肢通过该前开口伸出;侧开口,其接合到前开口,其沿中空主体延伸以允许上肢的末端分别插入中空主体或从中空主体移除;以及相对的邻接区域,其成形和定距成使得当上肢的末端经受扭转移动时邻接上肢的末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适合由残疾人使用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其具有主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中概括的特征。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在为了驾驶它们而通常需要使用者能够用一只或两只手夹持在合适的转向装置的手柄上的所有车辆中具有一般的应用,以便允许甚至由例如截肢或残废之后的没有这种能力的残疾人来驾驶车辆。本专利技术在摩托车中,并且更具体地在需要对车辆更大的夹持能力的用于摩托车越野赛的摩托车中,具有优选的但非排他性的应用。一般来讲,在车辆中,转向装置由把手或由其移动受操纵它的使用者直接控制的转向盘来表示。此外,这样的转向装置通常设有一个或多个车辆控制器,在使用者的手夹持在转向装置上的同时,该控制器能够由使用者的手直接操作。这种类型的车辆的示例由摩托车来表示,在该摩托车的转向装置(把手)上设有能由使用者夹持的具体的手柄,该使用者还控制加速器,并且其手能容易地操作制动器或离合器杆。然而,控制车辆的这种可能性显然不适用于没能力用手夹持的残疾人。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使常规车辆也能由这些人驾驶的需要,已知提供附件来将使用者的上肢的自由末端固定到摩托车的把手。这样的附件包括适合固定到摩托车的把手的开放的护套,其中接纳肢体的末端护套也能由将肢体的末端保持在护套内部的结合物来封闭。然而,这样的解决方案确实具有一些相关的缺点,第一个缺点是由于结合是相对费力而复杂的操作并且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手的事实。在残疾人不能够用双手夹持的情况中,这意味着该残疾人不可能在没有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操作。上述已知解决方案的第二个相关的缺点来自其固有的安全性缺乏。实际上,应该指出的是,一旦结合到护套,肢体就紧紧地固定到护套和因此车辆上,而没有快速脱离护套的可能。因此,在跌倒的情况中,附连到摩托车的使用者必然沿地面被拖行,这对其生命造成更大危险。另一个缺点来自这类装置不足以确保摩托车也能由不能用双手夹持的残疾人驾驶的事实。实际上,残疾人未被普遍地研究,以便能够操作在常规把手上想到的所有摩托车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基础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由残疾人使用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其在结构和功能上设计成克服结合所引用的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在这样的问题中,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制造一种高性价比、安全、构造简单且使用方便的车辆用转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用转向装置,其中用于驾驶它的所有控制器都承载在把手的水平处,以便甚至由不能双手夹持且不能使用其脚的残疾人来控制。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制造一种转向装置,其允许上述残疾人驾驶甚至配有顺序变速杆的摩托车,并且也能在摩托运动或摩托车越野赛中比赛。通过根据下面的权利要求制造的适合由残疾人使用的车辆用转向装置,由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实现了这些目的。附图说明从结合附图为说明而非限制目的示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配有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车辆用转向装置的第一示例的把手的摩托车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是在第一操作位置的图1的摩托车的把手的第一细节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至5是在相应的不同操作位置的图2的细节的一些特征的示意性局部视图,图6是图1的摩托车的把手的第二细节的示意性透视图,图6a和6b是图6的细节的示意图,其中肢体示出为分别在用于插入把手中的位置和已插入把手中的位置,图7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车辆用转向装置的第二示例的转向盘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参照图1至6b,附图标记I整体地指示摩托车2的把手,其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适合由残疾人使用的车辆用转向装置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摩托车2特别旨在用于摩托车越野赛,但把手I也能类似地用于预计将通过这种类型的转向装置驾驶的任何其它类型的公路或非公路机动车辆。此外,即使通过将明显地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的合适的简化和技术修改,该把手也能用来驾驶自行车和没有马达的类似的车辆。把手I常规地沿主纵向X延伸,并且在相对的两端分别存在左手柄7和右手柄50。手柄7、50都能够在始于中间静止位置的两个旋转方向上围绕轴线X旋转,并且它们能通过这样的旋转操作驾驶摩托车2所需的控制器,如下文更好地说明的。每个手柄7、50具有牢牢固定到其的相应的附连装置100,所述装置适于接纳不具有用手夹持的能力的人的上肢B的末端。每个附连装置100包括基本上刚性的中空主体101,其中形成座部102以接纳使用者的右或左上肢的末端。座部102优选地构造成适应肢体B的末端的形状,但它也可以不严格地遵守这样的形状,前提是它能够接纳末端。中空主体101还具有前开口 103,当相应的末端被接纳到座部102中时,使用者的肢体通过前开口 103伸出。前开口 103具有开放轮廓,并且接合到侧开口 104,侧开口 104沿中空主体101延伸以允许肢体B的末端分别插入座部102或从座部102移除。优选地,侧开口 104形成于中空主体101的外侧上,其面向把手I的相反方向,以便有助于在需要时将肢体从中空主体101快速而有效地脱离。在主体101上,优选地在前开口 103的轮廓处,还形成有相对的邻接区域105a、105b,其成形和间隔成使得当肢体B的末端经受使用者的扭转移动时邻接肢体B的末端(图6b)。特别地,前开口 103的轮廓为袋形,其具有远离侧开口 104伸长的一般C形的外形。应该指出的是,上肢B与附连装置100的牢固联接需要使用者的专门移动和因此高度的意图,这类似于能够抓握手柄的使用者主动夹持手柄中出现的情况。所需移动的有效性基于以下事实即使在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整个手的手指时,上肢的前臂的腕部也具有不完全圆柱形的结构。这样,可以因此通过侧开口 104触及中空主体101的座部102,从前开口 103伸出而不妨碍邻接表面105a、105b,并且之后利用腕部或前臂的扭转移动用腕部或前臂压靠这样的邻接表面,从而锁定保持在座部102内部的上肢B的末端(参见图6a、6b)。应该指出的是,为了抵接表面105a、105b,可以有利地利用所涉及的例如尺骨和桡骨的骨骼结构的不对称性质。应当理解,这样,向附连装置100中插入上肢B的末端是快速而简单的,并且不需要要求外部干预的任何操作。此外,在使用者的肢体和附连装置之间的联接需要使用者的主动移动,并且能在任何时候非常迅速地脱离。为此,在有必要从把手I中迅速摆脱的情况中,例如在摩托车2跌倒的情况中,侧开口 104的存在以及到座部102的方便通路的提供还代表从中空主体101迅速离开的路线。在此处描述的优选示例中,可以设想,把手I包括相应的附连装置100,以用于使右手柄50和左手柄7以及两者适当地布置成允许仅仅通过旋转移动来操作不同的驾驶控制器,如在以下段落中所描述的。在该构型中,摩托车2能有利地由不能用双手抓握的残疾人驾驶。然而,可以设想,在使用者仅在其中一只手上具有功能性残疾的情况中,可以制备配有单个附连装置100的把手。把手I的右手柄50优选地布置成控制摩托车2的加速器和前制动器,而左手柄7则优选地布置成控制摩托车2的传动比、离合器和后制动器中的改变。手柄50优选地具有控制燃料分配阀的打开的第一线缆51和控制其关闭的第二线缆52,这进一步意味着确保与之有关的摩托车2的减速。优选地,线缆51、52都固定到在固定到手柄50的止挡件53a和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适合由残疾人使用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包括附连装置,所述附连装置用于接纳不具有抓握所述转向装置的能力的人的上肢,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装置包括基本上刚性的中空主体,其中设有: 座部,所述座部用于接纳所述上肢的末端, 前开口,所述前开口具有开放轮廓,当所述末端置于所述座部中时,所述肢体穿过所述前开口伸出, 侧开口,所述侧开口接合到所述前开口且沿所述中空主体延伸,以分别允许所述末端插入所述中空主体或从所述中空主体移除,以及 相对的邻接区域,所述相对的邻接区域成形和间隔成当所述肢体的所述末端经受扭转移动时邻接所述肢体的所述末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邻接区域对应于所述前开口的所述开放轮廓而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把手,并且所述附连装置固定到所述把手的至少一个末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 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装置附连到所述把手上的可旋转手柄,以便控制所述手柄的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装置附连到控制所述车辆的制动器的手柄,所述手柄包括用于控制能通过旋转所述手柄而操作的所述制动器的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转向装置包括制造在所述手柄上的突出部,当所述手柄旋转时,所述突出部能够与操作所述制动器的液压回路的活塞邻接。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旋转控制所述车辆的加速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转向装置通过在与造成所述加速器打开的旋转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所述手柄来操作。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连接到第一线缆,所述第一线缆能够通过旋转所述手柄而张紧,以便控制所述车辆的燃料输送阀的打开,第一附属物从所述手柄延伸以在所述第一线缆被所述手柄的旋转张紧时接合所述第一线缆并放大所述第一线缆的行程。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连接到第二线缆,所述第二线缆能够被所述手柄在与张紧所述第一线缆所需的旋转相反的方向上的旋转而张紧,以便使所述燃料输送阀关闭。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附属物从所述手柄延伸以在所述第二线缆被所述手柄的旋转张紧时接合所述第二线缆并放大所述第二线缆的行程。12.根据权利要求4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装置附连到手柄,在所述手柄上设有控制所述车辆的传动比中的变化的装置,所述变化能由所述手柄的旋转来操作。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传动比中的所述变化的所述装置包括: 所述车辆的离合器的第一控制元件,其能移动进入在其中所述离合器脱开的操作位置, 用于所述车辆的变速杆的第一控制元件,其能移动进入在其中更高传动比被接合的操作位置, 用于所述离合器和所述变速杆的所述第一控制元件借助于所述手柄机械连接到一起,所述手柄能从中间位置旋转移动到变速杆操作位置,以使控制所述离合器和所述变速杆的所述第一元件两者在所述旋转的过程中移动至它们对应的操作位置。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朝所述变速杆操作位置旋转期间,所述变速杆的所述第一控制元件的操作位置在所述离合器的所述第一控制元件的操作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尔维奥·马罗托
申请(专利权)人:富尔维奥·马罗托帕特丽夏·格赫丁创新工厂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