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合成的对鳞翅目高毒力的Bt双价融合蛋白及编码基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3130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鳞翅目有毒的人工合成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基因,该人工合成的基因包含Vip83Cry9C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该基因质粒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DH5α/Bt./6p/pGEVC9C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1363。经过生物学实验验证,证明该杀虫融合基因对鳞翅目具有毒性,可专一性毒杀小菜蛾等农业害虫。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上述融合蛋白在转基因杀虫微生物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合成的对鳞翅目有高毒力的Bt双价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该基因包括Vip83*和Cry9Ca*基因及其所述的构成和编码序列。
技术介绍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口前最常用的商品化杀虫微生物,其表达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insecticidal proteins),对鳞翅目等农业上常见害虫具有专一'丨生毒杀作用(喻子牛etal.,1996) ο目前,在生产应用中使用最多的是杀虫晶体蛋白(ICPs),ICPs主要分为俩大类,Cry类蛋白和Cyt类蛋白,截止2009年6月6日,克隆得到的ICPs基因已增至58群449中Cry类基因,2群27种Cyt基因(Crickmoreet al., 1998)。其晶体结构与功能以及杀虫机制已有了一定的了解(Li et al.,1991)。Cry类蛋白又称为δ内毒素,在序列结构上分为明显的N-半段跟C-半段,其中C-半段富含二硫键,而N-半段为核心毒性区,在空间结构上有分为3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合成的融合杀虫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合成的融合杀虫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0:1所述。2.一种融合杀虫蛋白,其蛋白质的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述,其分子量为159.433.40kDa。3.—种表达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融合蛋白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 α /Bt./6p/pGEVC9C,保藏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铎董方林拥军史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