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喜树碱的喜树内生真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301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喜树碱的喜树内生真菌及其在制备喜树碱中的应用。深绿木霉LY357是从珙桐科植物喜树器官组织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2012年11月19日,保藏编号CGMCC6858。该菌株采用常规的液体发酵培养方法可应用于制备喜树碱,所得喜树碱主要存在于发酵液提取物中。深绿木霉LY357从喜树植物材料中分离获取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利用深绿木霉LY357发酵培养获得喜树碱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并且所得喜树碱产量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生真菌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喜树内生真菌及其在制备喜树碱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真菌及由其制造或获得的物质

技术介绍
喜树碱(CPT)属于萜类吲哚生物碱,是一种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I而发挥抗肿瘤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其抗肿瘤机制独特。喜树碱系列衍生物如10-羟基喜树碱、伊立替康、拓扑替康等是附加值极高的抗肿瘤药物,对多种器官组织的癌症病变均有效,已成为世界抗肿瘤药物市场上的主要品种。喜树碱最早由Wall等人于1966年从我国特有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树皮中分离获得,后来又陆续在海木狗牙花(Ervatamiaheyneana)、臭味假柴龙树(Nothapodytesfoetida)以及短小蛇根草(Ophiorrhizapumila)等植物中发现。喜树碱市场需求大,单纯靠从喜树中提取喜树碱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国际市场每年喜树碱需求量3000kg,但是全球喜树碱年产量仅600kg),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因此,开展喜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合成喜树碱,提高喜树碱产量成为喜树碱获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珙桐科植物喜树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LY357,属深绿木霉,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2012年11月19日,保藏编号CGMCC685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珙桐科植物喜树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LY357,属深绿木霉,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2012年11月19日,保藏编号CGMCC685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生真菌,其特征在于:ITS和5.8S rDNA片段608bp JBSEQID N0.1 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生真菌应用于制备喜树碱。4.一种从珙桐科植物喜树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深绿木霉LY35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喜树植物材料按照常规操作切段、清洗、消毒后接种到5%水琼脂固体培养基,28°C ±2°C恒温培养2 3周,待植物材料长出菌丝,挑取菌丝移至沙氏琼脂固体培养基继续培养,最后经纯化后得到内生真菌深绿木霉LY35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喜树植物材料是喜树树根或树皮或果实或树叶或树枝。6.一种利用珙桐科植物喜树内生真菌深绿木霉LY357获得喜树碱的方法,包括深绿木霉LY357菌株发酵培养步骤、喜树碱粗提物步骤;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酵培养步骤中,依常规方法制得深绿木霉LY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应刚蒲祥屈细兴陈菲张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