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半钢炼钢转炉除尘泄爆的供氧方法及半钢冶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2141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5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半钢炼钢转炉除尘泄爆的供氧方法及半钢冶炼方法。所述供氧方法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转炉吹炼开始至90s时,控制供氧强度为1.5~2.0m3/(min·t钢);第二阶段:转炉吹炼90~150s时,控制供氧强度为2.5~3.0m3/(min·t钢);第三阶段:转炉吹炼150s以后,控制供氧强度为3.5~4.0m3/(min·t钢)。所述半钢冶炼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供氧方法来作为半钢冶炼过程中的供氧制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半钢炼钢转炉干法除尘系统泄爆次数,并且冶炼操作时不用人工来回调节供氧强度,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钢炼钢转炉干法除尘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半钢炼钢转炉的干法除尘系统泄爆的供氧方法,以及一种采用该供氧方法的半钢冶炼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干法除尘系统对半钢炼钢转炉产生的烟气进行净化与回收。转炉干法除尘系统主要包括汽化冷却烟道、蒸发冷却器(EC)、静电除尘器(EP)、煤气切换站、煤气冷却器(GC)、放散系统、输灰系统等。当除尘器电场中C0、H2、02等气体含量达到一定值时就可能造成爆炸,因此,静电除尘器都安装有泄爆装置,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一旦除尘器内发生爆炸,泄爆装置能够自动打开将燃烧膨胀的气体及时进行排放并且能够自动复位,降低了对静电除尘器的破坏程度,从而保证了静电除尘器长期运行,但是每次泄爆也会对设备造成损伤,因此,如何防止泄爆成为延长干法除尘系统寿命的重要因素。在现有的专利文献中,公开号为CN10201092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披露了一种基于干法除尘工艺的转炉氧枪吹炼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整氧枪氧气调节阀门的开度来实现对冶炼过程供氧流量的调节,以达到控制烟气中氧气和CO含量进而防止泄爆的目的。该方法需要不断调节阀开度,操作繁琐,且未提及供氧强度。公开号为CN101619375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披露了一种顶底复吹转炉防止电除尘泄爆的方法,该方法先抽走装炉产生的烟气,再进行正常吹炼,并通过控制铁水中硅含量、氧枪吹氧流量及烟气分析仪中CO与O2的比例来达到防止泄爆的目的。然而,该专利文献是针对铁水炼钢,普通铁水炼钢由于含有硅、锰等发热元素,吹炼初期主要是硅、锰与氧的反应,产生的CO气体量较少,而半钢炼钢过程中,由于脱硫提钒后获得的半钢中碳质量百分含量为(3. 4% 4. 0% ),半钢中硅、锰发热元素含量极低,因此转炉冶炼初期主要为碳与氧反应,即在冶炼初期会产生大量的CO气体,故半钢炼钢更容易导致干法除尘泄爆;另外,铁水中硅含量很难控制,且氧气分析仪存在一定时间的滞后现象,很难准确判断CO与O2的比例,因此,该方法实现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半钢炼钢转炉除尘泄爆的供氧方法,该供氧方法通过调整炼钢转炉的供氧强度,以降低半钢炼钢时转炉干法除尘泄爆的几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该供氧方法的半钢冶炼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止半钢炼钢转炉除尘泄爆的供氧方法,所述供氧方法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转炉吹炼开始至90s时,控制供氧强度为1. 5 2. Om3/(min · tiH);第二阶段转炉吹炼90 150s时,控制供氧强度为2. 5 3. Om3/ (min · tiH);第三阶段转炉吹炼150s以后,控制供氧强度为3. 5 4. Om3/ (min · tiH)。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止半钢 炼钢转炉除尘泄爆的供氧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当转炉吹炼过程中提氧枪后再次下氧枪时,重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个供氧阶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止半钢炼钢转炉除尘泄爆的供氧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氧方法的三个阶段设置为自动控制模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半钢冶炼方法,所述半钢冶炼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供氧方法作为半钢冶炼过程中的供氧制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能够有效控制半钢炼钢转炉干法除尘系统泄爆的次数,并且冶炼操作时不用人工来回调节供氧强度,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防止半钢炼钢转炉除尘泄爆的供氧方法采用“三步”供氧方式,即将转炉整个供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所述三个阶段可以在转炉冶炼供氧模式中设置为三种自动控制模式开吹模式、开吹90s模式和正常冶炼模式。具体地讲第一阶段采用开吹模式,即,转炉吹炼开始至90s时,控制供氧强度为1. 5 2.Om3/(min *t·)。这是因为,氧气开吹时炉内碳氧反应并不剧烈,消耗的氧气量较少,此时采用低供氧强度可以减少炉内未反应的氧含量使之达不到泄爆范围。第二阶段采用开吹90s模式,即转炉吹炼90 150s时,控制供氧强度为2. 5 3.Om3/(min · tiH)。这是因为,氧气开吹90 150s之间碳氧反应较为剧烈,氧气消耗量增大,此时,将提高供氧强度 至2. 5 3. Om3/(min · t·)主要有以下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提供较为充足的氧含量,以减少烧铁升温导致的金属损失;二是为了减少供氧强度的增加梯度,如跳过此阶段而直接进入第三阶段,即供氧强度直接从1. 5 2. Om3/(min · t·)提高到3.5 4. Om3/(min · Η),跨度过大,容易造成氧气含量急剧上升,导致泄爆,另外,还极易使炉渣返干,突然增加的射流还可能导致烟罩结渣。第三阶段为正常冶炼模式,即转炉吹炼150s以后,控制供氧强度为3. 5 4. Om3/(min · t·)。开吹150s后半钢炼钢碳氧反应已经相当剧烈,此时氧气消耗量巨大,采用3.5 4. Om3/(min · tiH)的高供氧强度主要是为了向熔池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保证转炉冶炼的冶金效果。当转炉吹炼过程中需要提氧枪后再次下氧枪时(例如,中途因倒渣需要提枪后再下枪),按照第二次开吹处理,即重复上述的三个阶段(开吹模式、开吹90s模式和正常冶炼模式),直至冶炼终点。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半钢冶炼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供氧方法作为半钢冶炼过程中的供氧制度。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其进行进一步说明。示例 I某公司半钢炼钢采用干法除尘系统,为防止除尘泄爆影响转炉生产,将转炉冶炼供氧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转炉吹炼开始至90s时,控制供氧强度为1. 5m3/(min-t钢);第二阶段转炉吹炼90 150s时,控制供氧强度为2. 5m3/ (min *tiH);第三阶段转炉吹炼150s以后,控制供氧强度为3. 5m3/(min · t·),直至吹炼终点。采用本示例的供氧方法后,冶炼操作时不用人工来回调节供氧强度,干法除尘泄爆次数为3次/年。示例2某公司半钢炼钢采用干法除尘系统,为防止除尘泄爆影响转炉生产,将转炉冶炼供氧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转炉吹炼开始至90s时,控制供氧强度为2. Om3/(min-t );第二阶段转炉吹炼90 150s时,控制供氧强度为3. Om3/ (min *tiH);第三阶段转炉吹炼150s以后,控制供氧强度为4. Om3/(min · tiH),直至吹炼终点。采用本示例的供氧方法后,冶炼操作时不用人工来回调节供氧强度,干法除尘泄爆次数为3次/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半钢炼钢转炉干法除尘系统泄爆次数控制为3次/年,并且冶炼操作时不用人工来回调节供氧强度,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尽管上面已经通过结 合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半钢炼钢转炉除尘泄爆的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方法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转炉吹炼开始至90s时,控制供氧强度为1.5~2.0m3/(min·t钢);第二阶段:转炉吹炼90~150s时,控制供氧强度为2.5~3.0m3/(min·t钢);第三阶段:转炉吹炼150s以后,控制供氧强度为3.5~4.0m3/(min·t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半钢炼钢转炉除尘泄爆的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方法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转炉吹炼开始至90s时,控制供氧强度为1. 5 2. Om3/(min · t钢);第二阶段转炉吹炼90 150s时,控制供氧强度为2. 5 3. Om3/ (min · t钢);第三阶段转炉吹炼150s以后,控制供氧强度为3. 5 4. Om3/ (min · t钢)。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均陈永曾建华杜利华喻林翁建军杨森祥何为梁新腾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