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伺服电机加压全自动换向器点焊机。现有的换向器点焊机采用气缸加压,影响焊接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台上设置有倾斜自动滑轨,对应倾斜自动滑轨的高位固定有支架,对应倾斜自动滑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工件提升装置和分度机构。支架上固定有伺服电机和水平导向柱。横梁通过螺杆与伺服电机配合连接,并与水平导向柱活动配合。主电极座与横梁连接,并与分度机构位置对应。横梁与主电极座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和压力传感器在瞬间来准确控制压力,提高焊接质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阻焊设备,具体是一种换向器点焊机。技术背景目前,常规的换向器点焊机均采用气缸来加压,气源压力的变化对焊 接质量影响较大。但是在工作中,气源压力大小控制比较困难,影响焊接 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准确控制 焊接压力,并可以自动化生产的换向器点焊机。本技术包括机台,机台内设置有气缸,工件提升装置与气缸配合 连接。机台上设置有倾斜自动滑轨,机台上对应倾斜自动滑轨的高位固定 有支架,对应倾斜自动滑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分度机构。支架上分别固定 有伺服电机和水平导向柱。横梁通过螺杆与伺服电机配合连接,并与水平 导向柱活动配合。主电极座与横梁配合连接,并与分度机构位置对应。横 梁与主电极座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于采用伺服电机控制主电极压力的结构,以及 采用倾斜自动滑轨结构提高自动化程度,主电极、分度机构的结构采用现 有的换向器点焊机中的对应结构,不再详尽描述。本技术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和压力传感器在瞬间来准确控制压力, 提高焊接质量。同时,可以自动将工件上升到焊接位置,焊接后自动退 出,实现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伺服电机加压全自动换向器点焊机的机台10内设置有 气缸9,机台10上设置有倾斜自动滑轨1。机台10上对应倾斜自动滑轨1的高位固定有支架2,对应倾斜自动滑轨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工件提升 装置11和分度机构8,工件提升装置11与气缸9配合连接。支架2上分 别固定有伺服电机3和上下两根水平导向柱4。横梁5通过螺杆6与伺服 电机3配合连接,并与水平导向柱4活动配合,伺服电机3通过螺杆6可 以推动横梁5沿水平导向柱4前后移动。主电极座7与横梁5配合连接, 并与分度机构8位置对应。横梁5与主电极座7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工作中,待焊接工件放在倾斜自动滑轨高位,自动滑向中央,工件提 升装置通过气缸动作将工件提升到焊接位置。伺服电机通过螺杆推动横 梁,主电极座上夹持电极棒,对工件进行焊接。通过分度机构将工件焊一 点分度一个槽。横梁与主电极座间的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和控制电极压力 的大小。 一个转子焊接完毕后,工件提升装置往下复位,焊接好的转子自 动滚滑到倾斜自动滑轨的低位端。该换向器点焊机通过伺服电机和压力传感器方便设定和控制焊接压力 到最佳参数,如预压压力小、焊接压力中锻压压力大,在瞬间来准确控制 压力,提高焊接质量。同时,可以自动将工件上升到焊接位置,焊接后自 动退出,实现自动化生产。权利要求1、伺服电机加压全自动换向器点焊机,包括机台,其特征在于机台内设置有气缸,工件提升装置与气缸配合连接;机台上设置有倾斜自动滑轨,机台上对应倾斜自动滑轨的高位固定有支架,对应倾斜自动滑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分度机构;支架上分别固定有伺服电机和水平导向柱,横梁通过螺杆与伺服电机配合连接,并与水平导向柱活动配合;主电极座与横梁配合连接,并与分度机构位置对应;横梁与主电极座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伺服电机加压全自动换向器点焊机。现有的换向器点焊机采用气缸加压,影响焊接质量。本技术机台上设置有倾斜自动滑轨,对应倾斜自动滑轨的高位固定有支架,对应倾斜自动滑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工件提升装置和分度机构。支架上固定有伺服电机和水平导向柱。横梁通过螺杆与伺服电机配合连接,并与水平导向柱活动配合。主电极座与横梁连接,并与分度机构位置对应。横梁与主电极座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本技术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和压力传感器在瞬间来准确控制压力,提高焊接质量。文档编号B23K11/02GK201115894SQ20072011357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1日专利技术者陈家乐 申请人:陈家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伺服电机加压全自动换向器点焊机,包括机台,其特征在于机台内设置有气缸,工件提升装置与气缸配合连接;机台上设置有倾斜自动滑轨,机台上对应倾斜自动滑轨的高位固定有支架,对应倾斜自动滑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分度机构;支架上分别固定有伺服电机和水平导向柱,横梁通过螺杆与伺服电机配合连接,并与水平导向柱活动配合;主电极座与横梁配合连接,并与分度机构位置对应;横梁与主电极座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陈家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