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冲程发动机的凸轮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154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四冲程发动机的凸轮室,设有底部和回流槽。所述底部设有顺滑的平面,所述平面可将所述凸轮室内的润滑油顺畅地导流至所述回流槽,这样避免了润滑油在凸轮室内滞留,故而提高了凸轮室内的润滑油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冲程发动机的凸轮室
技术介绍
目前,如同以草木为对象的手提式割草机(剪切机)和背负式作业机,传统的二冲程和四冲程小型通用发动机,作为驱动作业人员自己手提或者背负着进行作业的作业机的发动机,已经被广泛使用。由于污染物排放规定变的越来越严格,所以将驱动源从二冲程更换为四冲程发动机的需求日益提高。然而,四冲程发动机具有更复杂的润滑系统,这使得发动机在以倾斜角度运行时不太起作用。润滑成为每个发动机厂商的主要设计问题,现在仅有本田公司按欧洲专利第EP835987号专利技术用于批量生产的可在各种倾斜角度下工作的四冲程发动机。该技术采用特殊油箱围绕安装在曲轴上的旋转刀片以产生油雾,但是按此方式设计发动机更宽,更重,成本更高。另外FUJIR0BIN公司的美国专利第US6213079号揭示了带有较为复杂的润滑系统的发动机,特别是气缸体上有较为复杂的油路管道,使加工复杂,成本提高。此外,市场上还出现另一种汽油机,其设置的凸轮室是利用气缸的外壁作为底面、并环绕底面设置侧壁,形成了凸轮室,因此凸轮室的底面是弧形及有沟槽,造成部分润滑油容易滞留在其内,不容易回流至储油箱,从而对润滑油的利用率产生了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四冲程发动机的凸轮室,能提高其内的润滑油的利用效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核心技术方案一种四冲程发动机的凸轮室,设有底部和回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设有顺滑的平面,所述平面可将所述凸轮室内的润滑油顺畅地导流至所述回流槽。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平面与所述回流槽之间为直接相互贯通。所述四冲程发动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凸轮室旁侧的气缸,所述气缸具有圆环状的外壁。所述底部与所述外壁相邻。所述四冲程发动机的凸轮室,其两侧分别开设缺口部以便所述气缸的外壁为大致等壁厚。所述四冲程发动机的凸轮室还包括位于所述底部两侧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圆弧部,所述圆弧部与所述回流槽相连。所述四冲程发动机的凸轮室,其内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部上的齿轮以及凸轮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四冲程发动机的凸轮室,不再利用气缸的外壁作为底面,而是单独在外壁上设置一个底部,并且底部设有顺滑的平面,该平面可将所述凸轮室内的润滑油顺畅地导流至凸轮室的回流槽,并避免了润滑油在凸轮室内滞留,故而提高了凸轮室内的润滑油的利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对应于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四冲程发动机的部分立体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部分立体视图。图4是图1的另一部分立体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对应于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四冲程发动机10,自上而下大致包括摇臂室1、活塞3、凸轮室5、曲轴室7、阀门室9以及储油箱11。该发动机10内还设有润滑系统(未标号),该润滑系统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本润滑系统,其利用活塞3的往复运动而产生的曲轴室7内的压力变化。当活塞3从下死点向上死点运动时产生的负压,一方面通过设置在曲轴室7和储油箱11之间的通路并在曲轴室7内负压的作用下将润滑油吸入曲轴室7中润滑其内的各零部件(未标号);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在曲轴室7和摇臂室I之间的回油通路将已润滑过摇臂室I内各零部件的润滑油吸入曲轴室7。当活塞3从上死点向下死点运动时产生的正压,通过设置在曲轴室7和阀门室9之间的单向簧片阀(图未示)将曲轴室7内产生的油雾压入阀门室9,进入阀门室9的润滑油通过设置在阀门室9和储油箱11之间的孔(图未示)回流至储油箱11,同时进入阀门室9的部分油雾通过设置在阀门室9与凸轮室5底部的孔流入凸轮室5润滑凸轮机构52,该凸轮机构52包括凸轮57以及凸轮从动件59 ;润滑过凸轮机构52的油雾通过设置在凸轮室5顶部和摇臂室I底部的通路流入摇臂室I继续润滑摇臂室I内各零部件(未标号)。另外在摇臂室I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化油器上的空滤器(图未示)相通的通气路的开口端部,此通气路将在润滑油循环中产生的吹漏气排至化油器入口的开口端部,并使得此吹漏气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进一步参照图3至图4,上述四冲程发动机10还包括设置在凸轮室5旁侧的气缸100,该气缸100具有圆环状的外壁102。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凸轮室5不再利用气缸100的外壁102作为底面,而是单独在外壁102上设置一个底部54,所述底部54与所述外壁102相邻。该底部54具有顺滑平面58和回流槽56。该顺滑平面58与所述回流槽56之间为直接相互贯通,这样,平面58可将所述凸轮室5内的润滑油顺畅地导流至所述回流槽56,并避免了润滑油在凸轮室内的滞留,故而提高了凸轮室内的润滑油的利用效率。另夕卜,凸轮室5还包括位于所述底部54两侧的侧壁51,该侧壁51包括圆弧部53,所述圆弧部53与所述回流槽56相连,这样的侧壁51构造也增强了润滑油的回流效果。凸轮室5内部除了设置凸轮机构52之外,还设有齿轮55,该凸轮机构52和齿轮55均位于上述底部54上。同时,凸轮室5的两侧分别开设缺口部500,以便气缸100的外壁102具有大致的等壁厚,从而使得四冲程发动机10能够稳定工作。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冲程发动机的凸轮室,设有底部和回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设有顺滑的平面,所述平面可将所述凸轮室内的润滑油顺畅地导流至所述回流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冲程发动机的凸轮室,设有底部和回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设有顺滑的平面,所述平面可将所述凸轮室内的润滑油顺畅地导流至所述回流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四冲程发动机的凸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与所述回流槽之间为直接相互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四冲程发动机的凸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冲程发动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凸轮室旁侧的气缸,所述气缸具有圆环状的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四冲程发动机的凸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钊郭宁冯可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瓴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