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其设置在两结构柱之间,其包括胎模、胎架、轨道梁、滑靴和自锁式动力系统,所述胎模设置在胎架上,所述轨道梁沿连续梁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三角支架上,所述三角支架固定结构柱上,所述胎架与轨道梁之间通过自锁式动力系统相互连接;所述滑靴设置在胎架底部,胎架降落时,滑靴降低到轨道梁顶面,可带动胎架沿轨道梁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工具式机械化流水作业方式,可有效加快施工速度、降低人工成本和节约材料投入,实现大跨度混凝土结构的高效快速集约化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工工程施工
,涉及一种工具式移动模架系统,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大跨度连续梁施工多采用搭设落地式脚手架的施工方法,需大量人力资源,存在人工成本高、工期长、脚手架稳定性差、手工散装散拆模板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目前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散拼散装式操作造成的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投入大、施工速度慢的问题,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大跨度多跨连续梁施工模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加快施工速度、降低人工成本和节约材料投入的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其设置在两结构柱之间,其包括胎模、胎架、轨道梁、滑靴和自锁式动力系统,所述胎模设置在胎架上,所述轨道梁沿连续梁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三角支架上,所述三角支架固定结构柱上,所述胎架与轨道梁之间通过自锁式动力系统相互连接;所述滑靴设置在胎架底部,胎架降落时,滑靴降低到轨道梁顶面,可带动胎架沿轨道梁滑动。本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采用上述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进行连续梁施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I)混凝土结构柱先施工至梁底,同时设置抗剪预埋件,拆模后安装钢牛腿;(2)当结构柱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安装抱箍式三角支架;(3)在抱箍上采用定位螺栓安装并固定轨道梁;(4)将胎架通过自锁式动力系统和轨道梁连接;(5)胎架就位后,进行标高轴线的测设并纠偏、组合、固定,直至满足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然后进行第一段结构梁的施工;(6)当结构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将自锁式动力系统逐步放松,使胎架脱离混凝土结构梁表面,直到胎架底部的滑靴降低到轨道梁顶面,然后移走自锁式动力系统;(7)拆除胎模并清理干净,在滑靴的作用下沿轨道梁移动胎架至相邻柱跨;(8)滑移完成后,利用动力系统将胎架顶升,胎架就位后,进行标高轴线的测设并纠偏、组合、固定,直至满足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然后进行第二段结构梁的施工;(9)拆除第一根柱间梁下方的轨道梁和抱箍式三角支架,整修后安装到第三段;(10)第二段结构梁施工结束后,将胎模拆除,并清理干净,胎架再次滑移,就位、顶升和纠偏,施工第三段结构梁。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采用工具式机械化流水作业方式,可有效加快施工速度、降低人工成本和节约材料投入,实现大跨度混凝土结构的高效快速集约化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具式移动模架工作状态的正视图;图2为图1移动模架工作状态的侧视图;图3为抱箍三角支架立面结构图;图4为牛腿立面结构图。附图标记如下1、胎模2、胎架3、轨道梁4、自锁式动力系统5、滑靴6、三角支架7、牛腿8、结构柱601、上箍602、主梁603、连梁604、下箍 605、斜撑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如某施工工程包括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为双层现浇板。主体部分长约350m,宽约60m,层高14m。其竖向结构由直径1400mm,柱距20m的混凝土圆形柱网组成,柱子顶部由大跨度梁连接。整个大空间结构纵横开阖,风格鲜明且一梁一柱,结构简单,机械化流水作业面充足。如果采用传统的钢管排架的方法,则需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地处澳门材料进出不便,给施工带来的影响很大。采用移动模架的方法进行大跨度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不仅工具式移动模架可以重复利用,而且施工质量好,施工速度快,可以有效节约工期和费用。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其设置在两结构柱8之间,其包括胎模1、胎架2、轨道梁3、滑靴5和自锁式动力系统4,所述胎模I设置在胎架2上,所述轨道梁3沿连续梁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三角支架6上,所述三角支架6固定于结构柱8上,所述胎架2与轨道梁3之间通过自锁式动力系统4相互连接;所述滑靴5设置在胎架2底部,胎架2降落时,滑靴5降低到轨道梁3顶面,可带动胎架2沿轨道梁3滑动。胎架、埋件选用钢材不低于Q345,其余选用钢材不低于Q235 ;所述胎架2为半凹形桁架结构,其由方钢和圆管焊接形成。轨道梁3采用焊接H型钢。所述三角支架6为抱箍式三角支架,其搁置在结构柱8的牛腿7上,与结构柱8进行抱箍,包括相互连接且为对称结构的两个抱箍组件,每个抱箍组件分别包括上箍601、主梁602、连梁603、下箍604和斜撑605,所述上箍601和下箍604分别为半圆弧状,主梁602连接在上箍601半圆弧的两端,上箍601和下箍604之间通过连梁603相互连接,斜撑605连接在主梁602与下箍604之间。所述牛腿7位于斜撑605与下箍604交接处正下方,牛腿7与结构柱8内预埋件焊接连接。所述轨道梁3固定在三角支架的主梁602上,轨道梁有四根,两根为一组,分别设置在结构柱8的两侧。所述自锁式动力系统包括液压油缸和液孔单向阀。所述胎模包括钢面板、竖肋和横向围檩。钢面板厚度为O. 5mm,竖肋间距小于等于30cm,采用单拼5号槽钢制作,横向围檩采用10号双拼槽钢制作,对拉螺栓采用直径20mm螺杆。采用上述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进行连续梁施工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混凝土结构柱8先施工至梁底,同时设置抗剪预埋件,拆模后安装钢牛腿7 ;(2)当结构柱8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安装抱箍式三角支架6,在抱箍式三角支架6的抱箍与结构柱之间垫设摩擦片;(3)在抱箍上采用定位螺栓安装并固定轨道梁3 ;(4)将胎架2通过自锁式动力系统4和轨道梁3连接,胎架2和轨道梁3距离为IOOmm ;(5)胎架2就位后,进行标高轴线的测设并纠偏、组合、固定,直至满足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然后进行第一段结构梁的施工;(6)当结构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将自锁式动力系统4逐步放松,使胎架2脱离混凝土结构梁表面,直到胎架2底部的滑靴5降低到轨道梁3顶面,然后移走自锁式动力系统4 ;(7)拆除胎模I并清理干净,在滑靴5的作用下沿轨道梁3移动胎架2至相邻柱跨;(8)滑移完成后,利用自锁式动力系统4将胎架2顶升100mm,胎架2就位后,进行标高轴线的测设并纠偏、组合、固定,直至满足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然后进行第二段结构梁的施工;(9)拆除第一根柱间梁下方的轨道梁3和抱箍式三角支架6,整修后安装到第三段;(10)第二段结构梁施工结束后,将胎模I拆除,并清理干净,胎架2再次滑移,就位、顶升和纠偏,施工第三段结构梁。(11)重复上述工况,直到结构全部完成。大跨度混凝土梁自重及施工荷载通过胎架2、动力系统4、抱箍三角支架6传递给结构柱8。当一段柱间梁施工完成,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梁柱形成强度可靠的整体框架时,即可将梁胎架滑移到下一柱间继续施工。在胎架的接缝处采用专用的胶布进行密封防止漏浆。所有模板须涂刷脱模剂,否则会影响脱模。影响混凝土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照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做的同等变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其设置在两结构柱之间,其包括胎模、胎架、轨道梁、滑靴和自锁式动力系统,所述胎模设置在胎架上,所述轨道梁沿连续梁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三角支架上,所述三角支架固定结构柱上,所述胎架与轨道梁之间通过自锁式动力系统相互连接;所述滑靴设置在胎架底部,胎架降落时,滑靴降低到轨道梁顶面,可带动胎架沿轨道梁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其设置在两结构柱之间,其包括胎模、胎架、轨道梁、滑靴和自锁式动力系统,所述胎模设置在胎架上,所述轨道梁沿连续梁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三角支架上,所述三角支架固定结构柱上,所述胎架与轨道梁之间通过自锁式动力系统相互连接;所述滑靴设置在胎架底部,胎架降落时,滑靴降低到轨道梁顶面,可带动胎架沿轨道梁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架为半凹形桁架结构,其由方钢和圆管焊接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架为抱箍式三角支架,其搁置在结构柱的牛腿上,与结构柱进行抱箍,包括相互连接且为对称结构的两个抱箍组件,每个抱箍组件分别包括上箍、主梁、连梁、下箍和斜撑,所述上箍和下箍分别为半圆弧状,主梁连接在上箍半圆弧的两端,上箍和下箍之间通过连梁相互连接,斜撑连接在主梁与下箍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固定在三角支架的主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式动力系统包括液压油缸和液孔单向阀。6.根据权利要求f5任一项所述的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模包括钢面板、竖肋和横向围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跨度多跨连续梁工具式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竖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林,申青峰,徐磊,周屹东,徐青松,胡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