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导热系数散热双面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962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高导热系数散热双面胶带,将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乙二醇或者三乙胺;放置于真空环境的烘箱中,100℃恒温0.9~1.1小时,然后升温到300℃,恒温0.9~1.1小时后自然冷却,从而获得聚酰亚胺薄膜;将聚酰亚胺薄膜从室温升至250℃,再升至500℃,再以9~11度/min的速度升至1200℃,从而获得预烧制的碳化膜;采用压延机压延所述步骤四的预烧制的碳化膜;以19~21度/min的速度升至2400℃,保持0.9~1.1小时,再以19~21度/min的速度升至2900℃,保持1.8~2.2小时后冷却,从而获得主烧制的石墨膜;然后石墨膜进行压延从而获得所述石墨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提高了导热性能,避免胶带局部过热,实现了胶带导热性能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导热系数散热双面胶带,属于双面胶带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日益变得超薄、轻便,这种结构使得电子设备内部功率密度明显提高,运行中所产生的热量不易排出、易于迅速积累而形成高温。另一方面,高温会降低电子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当前电子行业对于作为热控系统核心部件的散热材料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高效导热、轻便的材料迅速将热量传递出去,保障电子设备正常运行。传统石墨散热片工艺是将石墨粉末,如鳞片石墨,分散在粘合剂中,通过热压制成石墨散热片,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098100. 9,201010240207. 8。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散热片已在市场上销售,其导热系数普遍较低。为了提高导热性能,有报道,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002281.0,将天然石墨处理后得到可膨胀石墨,热处理后得到蠕虫状,压延后可得到散热片。另有报道,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074263. 6,以天然鳞片石墨和煤浙青为原料,先混捏,再压制成型,然后在石墨化制备导热石墨散热材料。这些方法虽然能部分提高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导热系数散热双面胶带,所述散热双面胶带贴合于散热面和发热部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双面胶带包括轻剥离型PET膜(1)和重剥离型PET膜(2),此轻剥离型PET膜(1)和重剥离型PET膜(2)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导热胶粘层(3)、石墨层(4)和第二导热胶粘层(5);所述石墨层(4)通过以下工艺方法获得,此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乙二醇或者三乙胺,充分搅拌后涂覆于一玻璃基材层或者有机基材层上;步骤二、在氮气保护下,80℃恒温0.9~1.1小时;步骤三、放置于真空环境的烘箱中,100℃恒温0.9~1.1小时,然后升温到300℃,恒温0.9~1.1小时后自然冷却,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导热系数散热双面胶带,所述散热双面胶带贴合于散热面和发热部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双面胶带包括轻剥离型PET膜(I)和重剥离型PET膜(2),此轻剥离型PET膜(I)和重剥离型PET膜(2)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导热胶粘层(3)、石墨层(4)和第二导热胶粘层(5);所述石墨层(4)通过以下工艺方法获得,此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乙二醇或者三乙胺,充分搅拌后涂覆于一玻璃基材层或者有机基材层上;步骤二、在氮气保护下,80°C恒温O. 9^1.1小时;步骤三、放置于真空环境的烘箱中,100°C恒温O. 9^1.1小时,然后升温到300°C,恒温O.9^1.1小时后自然冷却,从而获得聚酰亚胺薄膜;步骤四、将聚酰亚胺薄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4飞度/min速度从室温升至250°C,保持O. 9 1.1小时,然后以2. 5 3. 5度/min,升至500°C,保持I小时;然后以4 6度/min的速度升至800°C,保持O. 9 1.1小时;再以9 11度/min的速度升至1200°C,保存O. 9 1.1 小时后冷却,从而获得预烧制的碳化膜;步骤五、采用压延机压延所述步骤四的预烧制的碳化膜;步骤六、以19 21度/min的速度升至2400°C,保持O. 9 1.1小时,再以19 21度/min 的速度升至2900°C,保持1. 8^2. 2小时后冷却,从而获得主烧制的石墨膜;步骤七、然后步骤六所得的主烧制的石墨膜进行压延从而获得所述石墨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导热系数散热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闯杨晓明李炜罡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